巴利文 Ānāpānasati 正確的翻譯應是:安那般那念、安般念、出入息念、念阿那阿波那、念安般、安般念、念出入息、念無所起、持息念或稱數息觀。所以,SA.803會說:
「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
一字之差,天南地北,沒有對此不同辨別出來,在擇法上只會背道而馳。出入息念是以觀為主的修習,而不是出入息定依止為主的修習〈道論稱之為般念三摩地〉,兩者最大不同是一個是扣緊法脈,一個則是萬一不小心便走向外道。如果我們不分辨清楚止與觀,就如同不知道佛教的修習是必須扣緊佛法本義的重要性。
2)經文則要
SA.803的安般次第是:(瑜伽師地論次第亦同故略)【SN.54.1. 的安般次第】
1. 念於內息。【NA】
2. 念於外息。【NA】
3. 息長息短。【了知我長入息,了知我短入息】
4. 覺知一切身入息。【覺偏身入息】
5. 覺知一切身出息。【覺偏身出息】
6.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我止身行入息】
7. 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後面略過。【我止身行出息】
請注意,「念」與「覺知」,世尊並不是教我們「止於息」或「專注於息」,而「念」與「覺知」則是代表著要我們「專注的去觀察所緣而正知」,所以,在此階段時佛會指出:
MA.81:「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指十六勝行前四階是確實了知息的內外長短等狀況)
MA.98:「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也是指十六勝行前四階是確實了知息的內外長短等狀況〉
當我們能持續專注覺知呼吸的一切種種且清清楚楚分別與知道之後,依經說則是會進入到覺知喜與樂的階段,這意味著如果單由定的角度來看,此時是接近或俱有初禪以上,又或為南傳所說的近行與安止之實力了,如此,才有可能再擴展開來,專注觀察其觸受而正知觸受的苦、樂及不苦不樂。也就是說,呼吸的鍛鍊,如果是把注意力放在空氣與皮膚的觸點上,這個方法是修止的方法,如果是把注意力放在觀察空氣與皮膚觸點的種種變化上,進而觀察到空氣與所有(身)觸點的種種變化〈覺知一切身行息出入息〉,這個方法是修觀的方法。事實上,像四界分別觀也如同安般一樣,只是所緣不是呼吸而是四大,而馬哈希尊者為了避免初學者將止與觀分辨不明,更是將所緣於呼吸改為觀察腹部。此外,十六勝行的每一階都是以正觀為主,非常一致,不會有什麼前後要點不同的問題。
如果跳脫十六勝行(soḷasavatthukaṁ ānāpānassatikammaṭṭhānaṁ)前四階而直接去觀察觸受的苦、樂及不苦不樂,試問如果連呼吸的觸受都無法觀察的清楚,又如何能說可以專注觀察到其他的種種觸受呢?如果可以專注觀察到其他的種種觸受,那應當也能清清楚楚觀察到呼吸的種種觸受變化。再來,要能覺知呼吸一切種種前提,對大多數人來說,當然是持續專注力的訓練,只是這樣的訓練,並不適合混入十六勝行中,因為基本上,十六勝行如同三十七道品一樣,是由「念」居中貫穿全部,也就是說,十六勝行是以念為主的止觀並重方式來開始,這要點便如同SA.275的定義:「一心正念,安住觀察」,而這也就是「念」的要點。如果,還是要將專注力的訓練混入十六勝行中,如道論中將般念三摩地的修習放在一開始,雖無不可,但如不明辨止與觀,則還是會產生「十六勝行前四階屬身念處,是蠻奇怪的,以身念處的意義來說其實是在修觀,而這四個都是修定。」的這般疑問,且會在第二步開始時還是以止為主,而道論這時的第二步,也就是長短息的訓練開始,其實是十六事的第一階,已經由止轉為觀了。至於修觀時,有時因為不斷的強調覺知的訓練,導致過渡的專注於所緣,而會忘記去覺知所緣,這是要注意的。
3)關於一切身
一切身到底該如何解讀?覺知呼吸的一切種種,是為了能覺知呼吸與其所接觸到身體的整個過程,再來,這個「身」是聚集義,也就是說這個「身」實則是以呼吸為主而包含空氣與空氣所接觸身體某一處的整個過程,這過程也包含了當一個循環呼吸時其中間的停頓處〈換氣點或稱空無位、遠離位〉,所以叫一切身。更深入的說,一切身的身指的是呼吸身,一切身是說整個呼吸以及呼吸接觸到身體所有的感受過程,在這過程中修習者會明顯感受到呼吸的推動、支撐、冷、熱、硬、軟等等四大之現像,並且在實修中,修習者不必等到喜、樂便可以觀察的到四大的情形,而且只需專注於某一種感受,如推動的現像,便會很容易的獲得身心的喜樂,這時,修習者也會越來越容易發現三毒並制止三毒。覺知一切身行息入(出)息,是說覺知氣息正在進行入(出)息的整個呼吸感受過程,也就是這個身實則有呼吸身及身體之兩義。
如果把一切身的身看成身體,未嘗不可,但容易理解成覺知整個身體正在進行氣息入(出)息,又或是,理解成整個身體正在進行入(出)息,這樣是變成很怪異的解讀,而如果將此處解讀成覺知整個身體而呼氣,那也是很奇怪,因為這樣變成在觀察整個身體,似乎不必要再強調呼吸,又,在進行實際修習的操作上,什麼又叫做覺知整個身體而呼氣呢?當把一切身的身看成身體,且如果理解成整個身體及身體所接觸呼吸時的感受,則道理是可視同一切身的身看成呼吸本身。
如果一開始便認為十六勝行前四階是修定,那到此處更容易變成專注在整個身體,當然也有可能變成專注在整個呼吸。這樣的話則更本不是在修十六勝行,而是在修四禪八定。
4)結語
參考帕奧的《觀呼吸與觀四界》或佛使的《觀呼吸》之教法,都是將一切身的身說明為呼吸本身,而清淨道論中對「學我將知一切身出息......入息」的說明是:
「即我于全出息身的初中后為令覺知明白其出息而學;我于全入息身的初中后為令覺知明白其入息而學。……因 為有的比丘對于片片展于(体內)的出息身或入息身的初則明白,然非中后;他只能取其初,而對于中后則覺疲倦。有的則對于中的明白,然非中后。或者對于后的 明白,然非初中;他只能取其后,對于初中則覺疲倦。或者對于(初中后)一切都明白,他亦能取一切,不對任何而覺疲倦。」
所以可知,這裡也是將「一切身」解釋成「全出息身」,此「全出息身」指的是呼吸的初中後,因此,也與帕奧等的解釋相同,不過,在烏巴慶(U Ba Khin 1899~1971)的承傳中,則持不同意見,理由是:
1. 念處經裡提到的其他事例很清楚是指色身,而非氣息身。
2. 覺知一切身的步驟就只是重複之前所練習的而已。
3. 「一切身」解釋成色身的說法可由《坐禪三昧經》看到相同得到依據。
無論如何,念於出入息或覺知一切身出入息都是代表著要正觀,也就是說十六勝行緊緊的扣住了正念、扣住了四念處、扣住了佛法核心。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题目不是就在说明前四个阶段的辨正而已吗?
回覆刪除本篇如同題目主旨,探討前四個階段到底應當是偏向止,還是觀。
刪除自說語
回覆刪除大多數禪修的人,通常把「尋、伺」解釋成「
注意力的引導,把它鎖定在一個定點上」。因
此,「尋」就是在鎖定過程中的找尋,「伺」
就是鎖定過程中的瞄準。而這也成為了通俗的
標準說明與步驟。
另一種的解釋,來自於奧義,而把「尋、伺」
理解成為了內心的影像跟內心的言詞,以此而
發展出形形色色的禪修方法,而且,同樣的如
同上面的理解,都深深的影響佛教,有的進而
嚴重的偏離教義。
然而,這般的解釋真的符合正法嗎?為什麼沒
有幾個人能夠發現?禪修的一開始便走錯方向
了呢?如果,您看過我的文章:《關於十六勝
行所說的身與是修止還是觀?》,那麼,便應
當知曉「尋、伺」的翻譯或解釋是有問題的。
我們來看正法中對此兩字的定義。
AN 4.35:
『他產生出任何他想要產生的念頭,他不產生
出任何他不想要產生的念頭。他產生任何他想
要產生的意向,他不產生任何他不想要產生的
意向。像這樣尋之路上,是心的成就者。』
幾個重點,不是泯滅念頭,不是專一某念(影
像),而是非散亂的刻意取向、將心導住所緣
的對象,使身心能夠更安穩、能夠體會到喜樂
或喜樂熄滅的觸受,如此,正觀法義。如果,
此時,心無導住所緣,而生其他,則皆為五欲
因緣所生念,譬如,觀呼吸見光明。
最好的表達與理解,則是後來玄奘法師的翻譯
,他把「vitakka」跟「vicāra」這兩個字翻
譯成「覺、觀」。賢友們,「尋、伺」是容易
偏離成教外或是傾於止的禪修方法,也造成千
年來先止或先觀問題的爭吵,而「覺、觀」才
是符合正法四念處的修行與方向。
法友所言甚善!泯滅念頭很辛苦。專一某念很痛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