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於2007/03/23
前言:
由古至今,經由認知而肯定及探討自己的存在,故而將識視為輪迴中最重要的主因,進而認為識是人我生命中心本體,成為了許多人的想法。然而,由這樣為起始點,來探討五蘊中的識,則勢必產生不同的觀點。
如果,一開始,對於識的看法或解讀,存有一絲絲的放鬆,那麼,勢必造成進一步的解釋,最後則將走上唯心的哲學,所以,佛在世的時候,一開始便在這起始點上,就打入停損點,以避免人們找某種肯定且永恆的存在,只是,這一句話,還是敵不過人們心裡的需求,而被丟棄與遺忘。
一. 齊識而還
本句出於《雜阿含二八七經》,同 SN.12. 65.(5) Nagarasuttaṃ、《增壹阿含38.4經》、No.713《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No.714《緣起聖道經》,No.715《佛說舊城喻經》。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含意呢?由於這句話許多人提到,但甚少完整瞭解本句的話語而帶過,又或者解釋時,只注重「齊識而還」而忽略「不能過彼」的語句,於是這一個完整的表達概念只剩下了「識而還」。而什麼是「齊」?什麼又是「彼」呢?
這一句話其實是很震撼的,我們來看SN.12.65.巴利原文:
Tassa mayhaṃ, bhikkhave,
etadahosi – paccudāvattati kho idaṃ viññāṇaṃ nāmarūpamhā na paraṃ gacchati.
我們發現了幾個關鍵的含意,idaṃ是「此」、「這個」的意思,漢譯是使用「齊」一字,gacchati 是「離去」、「移動」的意思,nāmarūpamhā是nāma+rūpam+hā,hā是語助詞,類是「 啊!」所以此字是「名及形色啊!」,本字漢譯是使用代名詞「彼」,用來代表前一句中的「名色」,但巴利文卻是直接表達出來,如此,本句完整的翻譯是:
「我作是思惟時,這個識的再次返還,是因為這個識並不能〈na〉超越〈paraṃ〉名色而移動〈離去〉。」
我們也可以看看英譯,Thanissaro Bhikkhu 對「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翻譯是:
「Then the thought occurred to
me, This consciousness turns back at name-&-form, and goes no farther.」
Sri
Lanka 版對「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翻譯是:
「Monks, then it occurred to
me, This consciousness turns back from name and matter, does not go beyond.」
如此,兩個英譯版本與上文翻譯的「這個識的再次返還,是因為這個識並不能超越名色而移動〈離去〉」之意是相同的。這樣,再來看此句的前一句:「有名色故有識,緣名色而有識。」及後面一句是:「於此之限制,生而亦老,衰而至死後將再生。」便能夠很清楚的明白識與名色之關係與其架構。
二. 識入母胎
DN
15.(2) Mahanidanasuttam中有一句話,被拿來當成有一個識會入胎的說明,然而這樣理解之時,勢必會與SN.12. 65.不符而背離。先看本句的原文是:
“Vibbanabca
hi, ananda, matukucchismim na okkamissatha, api
nu kho namarupam matukucchismim
samuccissatha”ti?
“No
hetam, bhante”.
本句中文試譯:〈本段架構類同後句,故不分析〉
「阿難〈ananda〉!若識無入母胎時,尚有名色聚集於母胎嗎?」
回答:「大德!實無。」
下一句原文是:
“Vinnananca
hi, ananda, matukucchismim okkamitva
vokkamissatha,
api nu kho namarupam itthattaya
abhinibbattissatha”ti?
“
“No
hetam, bhante”.
重點字句分析:
Vinnanan+ca
識以及。
matu母+kucchi子宮+smim形成單數處格,在子宮中、於子宮中。
Okkamati
(ava + kam + a), 獨立詞,進入,掉入,發生。
vokkami
單獨使用為vokkamati的過去式,已避開,已背離。但vokkam+ ati表第三人稱,變成 satha為表達複數,未來式,將避開,將背離...。
由於matukucchismim...vokkamissatha形成為絕對處格,故有:
1.【原因】(由於…)2.【條件】(如果、若…)之含意。此處由於並非原因,故是用於條件。
Api,
【無格式變化詞】 亦,即使,然後。
~nu, 疑問式語氣。
kho:
adv. 確實
nama名+rupam色
Itthatta,【中】目前的情況,這一生。+ ya形成關係代名詞
Abhinibbatti,【陰】出生,生成,轉成。
本句中文試譯:
「阿難〈ananda〉!若識入母胎後而背離〈元版翻譯成:消滅〉,名色亦能生成此一生的情況嗎?」
回答:「大德!實無。」
DN
15.同漢傳 DA.13,而此句漢譯是:
「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南北分析:
1.無論南北傳皆是用「假設語」,表達假設有一個識無入胎、入母胎後而偏離〈離去、過彼〉、尚未不成熟時〈daharasseva:年紀輕輕〉就與名色切斷或無有識時〈南傳無此句,故略舉〉的四種〈南,三種〉情況,來討論這樣是否還有名色的可能。換言之,本經從頭至尾並無說有一個識會在與名色間飛來飛去或跑來跑去。請注意,這是「假設語」。
2.漢譯中第二種可能是「若識入胎不出者」,不過此語應是有問題的,比對漢傳 MA.97與南傳 DN.15時,可以知道,本句應是「若識入胎即出者」才合理。
3.這四種情形其實都與 SA.287/SN.12.65相互呼應,表達出識並不能超越名色而移動〈離去〉。
4.根據SA.42/SN.22.57與
SA.59/SN.22.5之定義為「名色集是識集」,而不是有「識則名色集」。
5.根據 MA201/MN.38是「眼、耳、鼻、舌、身、意法生識」,請注意次序,這些都是呼應於SA.42等等諸經。
6.根據 SA.58提到五蘊之名的何因、何緣時,其先後產生次序是:
6.1
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
6.2
觸因、觸緣,生受、想、行陰。
6.3
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
故,亦相應於上諸經。
7.根據SA.213/SN.35.92.93等所提之「三事和合觸」,五蘊則是一整體的概念。
沒有留言:
不接受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