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Saṅkhāra),該術語具有不同深淺的含義,得在前後語句中確定,Saṅkhāra 有世界與發生的主觀與客觀之融合,具有準備、成分、協同作用、原因組合等內涵,基本上,東西方都無法於翻譯中,找到此語其特定意義的根源,只能由其幾個方面的應用表現來表達。我們試圖歸納此語,但無法特別定義該語的翻譯。整理如下:
1️⃣某一過程、結果的條件、基本屬性的總和。
1.1 構成或導致生命或存在的條件或屬性的總和;任何事物的基本要素。例如,在表達緣所生法的特徵時,漢譯術語:「有為」,如此表示整個緣起法則的緣支,都是「多种原因」之一。
1.2 基本條件,前因或協同(協調的活動),心理度量,行為,言語,思想的必要條件。由此之故,佛陀使用的「身行口行意行」,水野弘元老師解讀其意義是「行為及其習慣」。
2️⃣五蘊之一或生命構成要素。
2.1 以1.為基礎而在表達「造成狀況」方面是指「saṅkhatamabhisaṅkharonti」:創造的原因、條件組合,而產生的準備、安排、建造或不斷產生(還原)的情形。漢譯術語:「為作相」、「作被作的」。如此呼應「有為」、「身行口行意行」及「五蘊」。
2.2 以五蘊之一而言時,表示這是造成「存在」(五蘊)狀態的造作、作用或活動,並有具體綜合、呈現及協同作用的含義。故為表示色、受、想、行、識的造作、作用或活動。
2.3 在五蘊的關係中,色、受、想、行、識就是條件或屬性,於這些條件的活動過程,即是「行」。此整個過程的呈現及協同作用也是「行」。我們可以用水野弘元老師的說明,將「行」簡化成「行為」,而這行為是具體化的狀態、活動或作用,沒有行,色、受、想、識就不會活動或造作,色、受、想、識之間,也不會協調與聯絡,更不會有具體化的狀態--「行為」。
3️⃣整個「行為」中,「思」乃主要的條件、原因之一,故,「行」又可為「思」。六思身(cetanākāyā)為整體行動中的狀態中,由思(cetanā)所致的「行為」,亦即具有積極的思想;意圖;目的;意志的整體行動、行為。「思」於正面時,導向「如理作意」及由「正志」而起,乃至聖道的完成;於負面時,則是陷入「我見」或「無明」。
4️⃣做複數時,即「諸(一切)行」(sabbe saṅkhārā),則最廣泛的意義上是指「現象世界」--「所有事物都是由預先存在的條件、原因構成」。
在部派佛教中,則解讀成「業力」或性格、過往印象。梵語中的用法,更多樣化,如,組合一起、形成良好、淨化、思想、記憶、心理印像或回憶的能力、對以前存在狀態所做行為的印象等多義。
因此,語言學家認為此述語的理解,非常困難,但「行」的要點,在著重於第 1項而起。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