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心」(citta)在EBT的意義--契經的「心」意義其實很狹窄--The meaning of citta in EBT

 

前言:

心是一個古老而複雜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和時代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印度-雅利安語系中的「心」,特別是契經中的「心」,它與西方哲學和現代心理學的「心」有何異同?我們將發現,契經中的「心」,其實是一個很狹窄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人的「想法(觀念)」和「情感(情緒)」,而不是整個心理範疇,更不是一個獨立的精神實體。我們將從語言學、文獻學和佛教教理的角度,來分析契經中的「心」,並探討它對於修行者的意義和價值。

正文:

在表音文化中,我們可以舉原始印歐語當中的幾個重要代表來探討:

一方是:原始印歐語的「*ḱḗr」,在古日耳曼語中可能對應於「hertan」,進而演變成現代德語的「Herz」。在古英語中可能對應於「heorte」,進而演變成現代英語的「heart」。

另一方是:原始印歐語發音的「*ḱórd」,在拉丁語中可能對應於「cor」,進而演變成現代法語的「coeur」。

我們可以看到,同屬原始印歐語的印度-雅利安語支則保留了此兩種特徵,一個是「hṛdaya」,一個是「citta」。

這是很複雜也很有趣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文獻中發現「*ḱḗr」或「*ḱórd」的古老用法是「心臟」,後來,「心」既指身體的心臟,也用來象徵情感和智力,這種用法是在14世紀以前,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如柏拉圖(Plátōn,BC 427年—BC 347,接近佛陀的年代)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BC 384—BC 322)的思想。可是在印度-雅利安語中,則似乎不同。當然,我們後來知道「心」在很多時候,應該是「頭腦」而不是「心臟」。

「心」作為純精神概念的使用,一般而言會認定始於17世紀的笛卡爾(René Descartes),他是第一個清晰地將心靈等同於意識和自我認識的,也是第一個將其與大腦區別開來,這也是當今普遍的應用與理解。但是,我們在印度-雅利安語系中,看到有些差異。因為,在印度-雅利安語中,似乎不像歐洲語系那樣混著使用,而是刻意的分開「hṛdaya」及「citta」兩者。

可能源於「*ḱórd」的「citta」,在最古老的《Ṛigveda》中,我們看到「citta」是具有感知、思維、反思、想像、想法、情感、知識和意願(目的)、可見(標誌)的功能,屬於主觀的意識活動。稍晚於《Ṛigveda》的《Ayurvedic》,提到的「失智」(Cittanāśa),即「失去智力」,因此「citta」是指「智力」、「思想」。而可能相同於佛陀年代的《Taittirīya Saṃhitā》文獻中,則有這麼一句話:

「cittá saṁtānéna bhaváṁ yaknā́ rudráṁ tánimnā paśupáti sthūlahr̥dayénāgní hr̥̄dayena rudráṁ lóhitena śarvám mátasnābhyām mahādevám antáḥpārśvenauṣiṣṭhahána śiṅgīnikośyā̀bhyām …」

翻譯:「我們通過意圖的方式(將心意轉變),祭祀魯德拉(Rudra,吠陀時代後期,轉換為濕婆),他是眾生的主宰,牧者之主;以厚實的心臟(hr̥dayén)祭祀阿耆尼(Agni,火神),魯德拉的心臟,可怕的,紅色的;我們以紅色的心臟,祭祀薩爾瓦(Sarva,濕婆),他是母親的肚臍,一切的毀滅者;我們用內在的心臟,祭祀摩訶提婆(Mahadeva,偉大的天神),他是最優秀的祭祀者,吠陀的保護神;我們以角型容器裝呈心臟,祭祀 …」

這裡可以看到「citta」是指「意圖」、「心意」,當然,我們也可以通俗的翻譯成「心靈」,而此句其它為「心」的用語,則是心臟(hr̥dayén)。在另一部《Śvetāśvatara Upaniṣad》中,「citta」則是「思想」。晚於佛陀時代的《Mahābhārata》則被描述人物的「感情」。在《Pañcatantra》中,被用來描述動物的「情緒」。在這些列舉的文獻,可以發現皆是源於《Ṛigveda》的用法。

在《Saṃyuttanikāyo》(相應部)中,更可以看到,「citta」在於表達情感、情緒的使用方面,會比《Ṛigveda》來的更多。然而,《Ṛigveda》中的「citta」,於使用範圍的意義較為寬廣,並且有如何對應五蘊的
分類問題,所以,在《SN 41.6》/《SA.568》質多羅長者亦有此疑而問,kāmabhū 尊者回覆:

「saññā ca vedanā ca cittasaṅkhāro……Saññā ca vedanā ca cetasikā」

翻譯:「認知(感知)和感受(只限定在樂、苦、不苦不樂三種的反應)是心的活動(心的構築)。……想和受是心的活動(心的因素、與心相伴的現象、心的屬性)。」

這個定義南北傳相同,此外,大福度把「心」侷限在知覺(感知)及樂、苦、不苦不樂三種的反應。更詳細說明的話,則是將關於吠陀中的「心」,把其中「想法(觀念)、情感(情緒)」的意義,予以進一步地縮減其範圍。這是基於實修的角度而言的,所以是狹隘的。要點是在我們依據EBT立場的修行方式時,在第二階段的時候,必然是進入以苦集聖諦的修行方法,在這個時候,一旦眼見色、耳聞聲…身關聯接觸,乃至意關聯法(受想思)時,於知覺(感知)和樂、苦、不苦不樂能分別識知,或分別識知在知覺(感知)和樂、苦、不苦不樂的當下,不使其生命的活動受到「無明」發動,在相關條件串聯的那時,隨順渴愛所導致的苦集,這才是《契經》談「心」的重點。

如果把「心」的解釋,擴大至一般對象,那麼更應該要知道,一旦提到「心」,就是指「想法(觀念)與情緒(感受)」。而「心」並不是整個心理範疇,更不是如笛卡爾那般,有一個獨立的精神。在契經中說的「心」,於擴大時,可以說是「想法(觀念)、情感(情緒)」的過程,所以,Jayarava Attwood:

「所有抽象的本質,它們就是抽象的。當我們用抽象名詞來討論心時,巴利聖典的作者,則是用過程來討論心」。

我們讀一下巴利文獻學會的創辦者 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的意見,他說:

「心,即人的情感本性中心和焦點,以及內在的和伴隨其表現的智力因素;即思想。……所有這些表達方式都強調「情感」和「觀念或思想」方面,而不是精神和理性方面。因此,它可以被理解為有意的、衝動、籌劃;情緒、性情、心態、對印象的反應。只有在後來的學術研究中,我們才有理由在其技術意義上應用『思想 』一詞。」

我們通常用抽象名詞來討論「心」,佛陀卻是由緣起造成憂悲苦惱的生命經驗過程,來使用「心」,因此,他要我們調伏心--解決恐怖、障礙、情感、情緒、懷恨、觀念、思想等的問題--逆向緣起,換句話說,恐怖、障礙、情感、情緒、懷恨、觀念、思想等的過程本身,就是心。無論問題是病苦的心,還是無病苦的心,佛陀回答說愁、悲、苦、憂、絕望不生起,就是無病苦的心。這已表示心是--愁、悲、苦、憂、絕望的想法(觀念)、情感(情緒)。

假使,有志者願意打破現代觀念所說的「心」,那麼,便能對準「錯誤的觀念」及「情緒的反應」上,適當對治,深入法的言語、教理。一旦如此培育「正確(見)的觀念」,就是佛陀說初禪的善法要件之一--離惡不善之法,「情緒的平息」,就是佛陀說初禪要件之二的離欲。如能於法選擇、思量,就有「正確(見)的觀念」,這就是佛陀說二禪要件之一,善於住在調伏「觀念與感受」(心),如此法喜與熟練,則是佛陀說二禪要件之二。敞若能念於法隨觀集滅法而知,熟能生巧的離開情緒、錯誤觀念,則逮達三禪。當離法之掉舉,樂滅、苦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後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契經中的「心」,是一個與生命經驗和緣起法相關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契經中的「心」,是指人的「想法(觀念)」和「情感(情緒)」,它們是造成憂悲苦惱的根源,也是解脫苦惱的關鍵。契經中的「心」,是指一個需要被調伏、清淨和覺悟的,而不是一個需要被崇拜、保護和發展的實體。契經中的「心」,是一個與禪定、智慧和涅槃密切相關的主題,而不是一個與個性、自我和存在無關的議題。契經中的「心」,是一個對於修行者有深刻啟發和指導的概念,而不是一個對於一般人有混淆和誤導的概念。我們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學人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契經中的「心」,並從中獲得真正的解脫。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