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不僅要學習佛法的知識,更要將其融入實踐,親身體驗解脫之道。佛陀強調更高的觀點,指引我們遠離爭論與執著,進而捨棄邪見、渴望,尤其是在擺脫兩種「存在」(有)的關鍵上,我們必須明辨和實踐,才能剷除「邪見」。佛陀的現見法是在現實中觀察與解決,而不是在想像中尋求,如此不共外法的啟發,必能達到內在和諧,最終解決煩惱和苦難。請您讓這段佛陀的教導,成為我們生命的指南,引領我們走向寧靜與智慧。
正文
某位容色絕佳的敏捷生物,來到溫泉園中,這使得整個園區顯的更加光亮,但是,他有個疑惑:
「為什麼時間是多苦的、多絕望的,在這裡有多少過患呢?怎樣的法可以直接可見、能即時、可請你來看的、能引導、而被智者各自經驗的?」
❇️法如燈火,照亮黑暗,只要你願意打開心扉,就能立即感受到它的光明。法不是一種抽象的理論,而是一種實際的行動。法是可以通過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來觀察、聽聞、嗅覺、品嘗、觸摸和體會的。法是可以隨時隨地、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不分境界的來實踐、應用和驗證的。法是可以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讓我們遠離苦惱,得到安樂的。法是可以讓我們立刻,從內心到外在,從身體到心靈,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只要我們願意嘗試,就能體驗到法的奧妙和解決煩惱。佛陀的法,就怕您不願親自試一試。
世尊回答到:
「Akkheyyasaññino sattā, akkheyyasmiṃ patiṭṭhitā; Akkheyyaṃ apariññāya, yogamāyanti maccuno. “Akkheyyañca pariññāya, akkhātāraṃ na maññati; Tañhi tassa na hotīti, yena naṃ vajjā na tassa atthi.」
「能被言說而有所想時,便能建立在言說之上;若不明白言說的意義,則會被死亡所綁。但若明白言說的意義後,✨他在具體的、實際的或變化所成為的存在(hotīti)是被否定的,以致於,他應該說他在普遍的、抽象的或永恆的存在(atthi)是被否定的。」
❇️在這裡,世尊如同一位慈愛的導師,他強調我們需要先建立對佛法的認識,然後才進一步理解並深入體驗,這樣才能真正理解「無我」這個解脫煩惱的關鍵。法雖然能直接可見,但不是在尚未明白時而盲修瞎練,或是只有理論而不去親身嘗試,不願深入體驗。此外,在這句話中,試圖揭示了「atthi」與「hotīti」兩種存在的微妙差異,且都是要處理的深淵。
❇️這裡的翻譯,雖然使用了較多的字詞,那是為了能夠更清楚地表達「atthi」與「hotīti」兩種存在(有)的差異,因為,如果沒有老師告訴您如此法要,可能難以發現問題。佛陀在這句話表示出,應於事實中予以客觀的觀察,瓦解實際現象的存在,並能進一步瓦解超現實的存在。「atthi」除了表示一種普遍的、抽象的或永恆的存在,也可以用來表示一種假設的或條件的存在,或是,一種主觀的或感受的存在。「hotīti」除了表示一種具體的、實際的或變化的存在,也可以用來表示一種將來的或可能的存在,「hotīti」還可以用來表示一種客觀的或事實的存在。
❇️法不是一種隨意的說法,而是一種有根據的智慧。法是要通過學習、思考、分析、比較、辨別、推理、歸納、演繹等方法來獲得、建立、擴充和深化的。法是要透過認識、理解、明白、覺悟、證悟、實悟等過程來達到、完成、圓滿和超越的。法是要以「無我」為核心,打破我的、我是、我相一切的迷惑,從而解除一切的煩惱和苦難的。
❇️建立知識的過程並非空洞的學習,而是將佛法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實踐中。了解「無我」的深義,是解開生命迷霧的關鍵。這是一場充滿啟發性的旅程,讓我們共同探索其中的奧秘。
世尊補充道:
「當思考此是相同的、或者是殊勝的、或者是卑劣的人,因為這樣他會爭論。在這三方面能不動搖的人,相同的或者殊勝的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
❇️在這裡,世尊如同一位智慧的平和者,他避免了因為對「法」的理解不同,而不願學習他的知識、學問及教法。他鼓勵我們以開放的心態,更高的角度,來學習他的教法,這樣才能真正領會其深遠的含義。法是要以謙虛、學習、聽取、參考的心來接受一切有益的建議和意見的,而真正的智者不受這種所困擾。
然後,敏捷生物不甚明白,世尊退一步說:
「捨棄了概念(邪見),不陷入勝慢,斷除對此名色的渴愛;斷開束縛,無苦無欲,尋找你的人們將找不到你。」
❇️在這裡,世尊如同一位堅定的舵手,他指引我們在認識和理解佛法後,要有勇氣捨棄過去的無知。他強調,真正的實踐關鍵在於克服「我慢」和「對此名色的渴愛」,就像是在風暴中穩定船隻的舵。這是一場深沉的內省之旅,讓我們從中汲取智慧的滋養。
敏捷生物還是不甚明白,世尊再退一步說:
「不要用言語、思想、身體,去做任何邪惡之事,捨斷感官欲望,保持有念和正知, 不去追求行苦和無益之事。」
❇️在這裡,無論您是問者、學人或是修行者等,在無法建立認識、理解佛法知識之時,那麼,至少要先能夠不去做邪惡之事,如此,培養淨化心靈的基石。捨斷感官欲望,是為了讓內心清澈,有念和正知是保持清明的觀照,這樣才能遠離行苦和無益之事,走向真正的滅苦。如果當對法的知識、認識、領會可行時,則應嘗試實踐四念處。這就像是在未知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向前的進步。
🟪以上,屬個人重譯,其中將「夜叉」(yakkho)翻譯成「敏捷生物」,這因為古吠陀的「 yakṣa」是「快速的光芒」,來自「yaks」的話,意為「快速移動」或是「迅速的生物」--能隨意快速地改變居所。
獻給知行合一者以及處於各個階段的修行者,願眾生具足正見,接引正法,成就聖道。
~From SN.1.20:Samiddhisuttaṃ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