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初禪精髓:法思惟見五陰!–介紹佛陀自覺前的初始禪修(五)Dharma Contemplation Sees the Five Aggregates!

The Essence of First Jhāna: Dharma Contemplation Sees the Five Aggregates!

🟨前言

在佛教的修行中,禪修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淨化身心,超越煩惱,體驗法義。但是,禪修並不是一種空洞的、無所思惟的、無所觀察的靜坐,而是一種有目的的、有方向的、有內容的心智活動,需要我們運用正念、正知、正見等智慧的工具,來觀照自己的身心現象,並且與佛法的教義相對應,以達到解脫的境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初禪中的法思惟,也就是如何在靜慮的過程中,回憶、思考、觀察佛法的真理,特別是集滅法,也就是五陰的起源和變化,以及如何遠離感官欲樂和不善的法,進入善的法。我們將參考多個佛經的原文,並依照關連的順序,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一些啟發和指引,讓我們一起在禪修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更快。

🟨你可以把牛趕進初禪,但你卻不要牠們思考。

You can lead cows into the first jhāna but you don't want them to think.

《SN 16.9》中記載,佛陀曾對比丘們說:

「比丘們,我只要有意願,就能遠離感官欲樂,以及遠離不善的法,達到初禪,具有思惟和觀察(反思和評估、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由靜慮而生的喜樂,而安住其中。」

「具有思惟和觀察」(Vitakka-vicāra)在傳統上的翻譯是「有尋有伺」或「有覺有觀」的。意思是將思惟轉向到、定向於、引導至遠離欲樂及遠離不善的法這兩件事上,然後予以觀察、分析及評估,如何能遠離欲樂和成就善法。「Vitakka-vicāra」並不是「注意力的貫注」以及「注意力的維持」。

佛陀在《MN.19》中,對於尋與伺的解釋,舉了一個牧童的比喻:

比丘們,正如在雨季的尾聲,秋日的季節,稻田裡盈滿莊稼,牧童要護衛牛群。他用棍子左右擊打,制止牛群,不讓牛群靠近。這是何故呢?因為牧童了解,如果牛群靠近稻田,就會招致殺害、囚禁、責罵或鞭打的災難。比丘們,我亦如是,我覺察了不善的法的危險、苦惱和汙染,覺察了善的法的解脫、利益和清淨。

牧童的棍子可以說是戒(Silā)。只要是佛弟子都會受五戒,對吧!問題是戒(Silā)並不是「約束的規定」、「禁止的行為」,而是指「道德實踐的習慣」,其棍子就是「實踐良好的行為」。牛群是感官欲望,一旦靠近稻田就會招致災難,這整過程就是不善法。牧童之所以了解這件事,那是因為牧童經過了對牛的行為與後果,進行思考和分析,所以能夠了解,然後,他評估到了這件事的危害,故能察覺過患,觀察到不善法的發生,如此,他能夠針對遠離欲樂及遠離不善法予以反思與評估,直到成就這兩事,就不需對此反思與評估(無尋無伺)。

「vitakka」(尋)是由前綴「vi」和動詞根「takk」組成,再加上名詞後綴「a」。「vi」表示完全地、遠離、不是、分離、區別、部份、否定地,「takk」表示推測或推理,「a」表示名詞。因此,「vitakka」的基本意思是「完全地推測」、「徹底地推理」、「區別推測」、「遠離推理」。「vicāra」(伺)是由前綴「vi」和動詞根「car」組成,再加上中間音「e」和名詞後綴「a」。其中,「car」表示移動或遊走,「e」表示連接,「a」表示名詞。因此,「vicāra」的基本意思是「完全地推測中移動」、「徹底地推理中遊走」、「區別推測中的遊走」、「遠離推理的移動」。

「vitakka」(尋)除了是處於不完全明白之時的推敲,也意味著徹底推測而能明白,同樣的,「vicāra」(伺)除了是在推敲之時的搖擺,但也意味著左右擺脫不定後的確定。通常將「尋」簡單理解成「思惟」,「伺」簡單理解成「觀察」,都是不夠精確的。而 B. Anālayo 認為「vitakka」是「注意力的初始運用 」或「 心的初始運用」,「vicāra」(伺)是「持續的運用」(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P.78/中譯:P.95),其中,「持續」可視為「car」的移動或遊走之連貫狀態,但是,「vitakka」(尋)的說明,就如同作者自己所言,屬於「推測」,而非原義。或 B. Sujato在翻譯《MN.4》等等經文時,把尋伺解釋成「將心置放在其中並保持連接」,保持「靜止」(stilled),這等同重新定義,分割止觀,建構了一道高牆。

回到牧童的比喻,這個「對牛的行為進行思考和分析」就是以「對牛的行為」為一個指向、定向的目標予完全地推測,並持續予以確認,也就是說這樣的思考是具有針對性的,此外,在EBT的禪修上,這是以自己為目標的,因此,對於「vitakka」(尋)的思考解釋,可以恰當的理解是「定向的思考」,更好的理解是「於推測中反思」。反思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它不僅涉及對過去經驗的回顧,還包括對自己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評估和批判。反思的目的是為了從經驗中學習,並且改進自己的知識、技能和品質。反思是一種自覺、主動、專注的認知學習活動,它需要持續參與和不斷調整,如果單純理解成思惟、思考,則會造成更廣泛的概念,涵蓋了不同心智的過程,例如評價、創造等。

如果,牧童不讓牛去思考而是靜止在當下,那麼,牛的思惟在靜止時,還會依照示警而不去踩踏稻田嗎?經過訓練後,牛的思惟真的可以靜止在原地了,但永遠不會知道問題在哪裡。除非牠離開靜止,回憶之前,阿!腳踏在或不在稻田中。佛陀於正覺之前,在練得四禪八定後,就是這樣發現,自己的腳還在稻田中,故修正方向,最終,教導弟子們八解脫,並改造了過去錯誤的禪那法要。佛陀不會教你過去祂自己所犯過錯誤的方法,可是,許多的指導者未必會如此,或誤以為這是保留佛陀過往修習禪那的方法,學友們!應知、明辨。

🟨初禪中的法思惟,通常修行者會在心中默念法的口頭教導。

Dharma contemplation in the first jhāna is usually where the practitioner will meditate on the verbal teachings of the Dharma in their mind.

佛陀提到我們應該親近、聽聞、接近、恭敬、追憶(隨其回想即「尋」也而念住,anussatimpāhaṃ)、隨從具有戒、定、慧、解脫知見的比丘,為什麼呢?《SN 46.3》:

「比丘們,因為聽聞了這些比丘的法,就能離開兩種煩惱,即身和心的煩惱。他們離開了這兩種煩惱,就能回憶起(anussarati)那法,就能隨著思考(隨尋思,anuvitakketi)那法。」

這裡也正是初靜慮的法要:「遠離感官欲樂,以及遠離不善的法」。初學者應不斷回憶、思考那法,即默念其聽聞到的並追憶與複習,而一旦開始追憶其法,就是在培育「正念」。在《SN 22.79》中提到「回憶起」(anussarati)的對象是五受陰,這是直打法義核心。在《MN.23》佛陀則要我們去針對無明、憤怒、疑惑、五蓋、五受陰、五種欲及喜、貪予以隨尋思、隨伺察。這裡,我們看到邁向良好品德行為所對治的五種欲及更深層的三毒,也看到進入善法的法要--無明、五受陰。五種欲就是感官欲樂,而無明及五受陰就是不善的法,此乃四靜慮的第一階,也是初學者的入手處。

🟨遠離不善的法,必須相應於正法
To avoid unwholesome states, one must correspond to the right teachings.

續上所述,除了五種欲及三毒的處理需要尋伺外,要進一步的禪修,重點是不是無明、五受陰?讀通前文的話,答案應是肯定的。那麼要如何修習呢?在《SN 22.126》提到:「什麼是無明?」,就是對五陰有集(samudayadhammaṃ)、滅法(vayadhammaṃ)不如實知。這是不是要解決無明,得由五陰的集滅法來下手呢?現在許多說明都是觀五蘊生滅,然後變成五蘊的產生是一生一滅、五蘊生起又滅去,但是,根據巴利文本其實是五陰的集滅法。

巴利語「vayadhammaṃ」,莊春江老師翻譯是「消散法」,漢譯《SA.256》作「磨滅法」,其真正意義是「變化的、衰敗的、毀壞的法」,用來表達佛教的無常觀,也就是說,並不是「消滅」、「滅除」或「消失不見」,而是一個轉變與變化的衰敗動態,因此,當佛在說無常的定型句時,必然是「無常的、變易的、變異的」。巴利語「samudayadhammaṃ」,此複合名詞受梵語影響,通常被翻譯成「集法」,但原義是「起源的法」,即「法的起源是……」,指向的是--「因緣」。如果對五陰如實知,這稱為「明」,則此又對應到什麼呢?當然是初果要破的「疑」--「得明」。

由於「滅」總有誤區,我們可以看一看完整的無常之描述,在《SN 25.2》提到:

「比丘們,色塵是無常的,變化的(vipariṇāmino:變異的),不同的(aññathābhāvino:異變的存在);聲音是無常的,變化的,不同的;香氣是無常的,變化的,不同的;味道是無常的,變化的,不同的;觸感是無常的,變化的,不同的;法是無常的,變化的,不同的。」

因此,集滅法是要在不恆常、變化中及不同存在下去進行反思、評估其起源(因緣)的。再來,當對五蘊不如實知時,那要如何觀呢?實際的操作手法呢?這是在《SA.68》/《SN 35.107》,此兩經是沒有被發現,可以南北對照與相應的經文。由於,這裡是重點,解釋了為何名色緣六入處,故列出漢譯本:

「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

緣眼{乃至}[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愛}[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


如此,是不是由六入來觀五陰?簡單介紹,關於初禪的短短一句話,其實依其次第,並串連出及包含到了整個正法要。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