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到底是觀世音還是觀自在?(一)字源架構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

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卷3:

「石窣堵波西渡大河三四十里,至一精舍,中有阿縛盧枳低濕伐羅菩薩像(唐言觀自在。合字連聲,梵語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云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威靈潛被,神迹昭明,法俗相趨,供養無替。」(CBETA 2020.Q1, T51, no. 2087, p. 883b21-25)

「avalokiteśvara」=「avalokita」+ 「īśvara」,「伊濕伐羅」即為「īśvara」,一般認為是上主(神)、國王、主人、控制者的意思(如圖),並無自在之義。因此,主張正確的翻譯是「觀察王菩薩」、「觀察主菩薩」,並認為玄奘法師也是錯的。而玄奘法師又認為「觀世音菩薩」或「光世音菩薩」是不正確,但並未多解釋,那麼,是不是「觀察主菩薩」,才真的正確?依據辛島靜志的《法華經文獻研究-觀音的語義解釋》是支持先有「avalokitasvara」,然後有「avalokiteśvara」,此說,大至與玄奘法師所說略同,但法師認為訛謬也。

鑑於,印度教似乎是教內禁區,討論時皆不觸予或迴避,本文以印度教角度來探討。

先說觀世「音」,實際上,翻譯者是將「īśvara」在發音上誤認為「svara」,而此語在《摩奴法典》(Dharmashastra)、《戲論》(Natyashastra)、《往世書》(Purana and Itihasa)等等都有「音」之義,所以,翻譯成「觀世音」。此外,在吠檀多、吠陀(Vedanta)的《Chāndogya khāṇḍa 3 śloka 2》中,「svara」是命(uyir)及顯現,為提毗(Devi,指女神,在婆羅門意味著指拉克希米、帕爾瓦蒂、杜爾加等等女神,都是指濕婆的妻子:夏克提)的語言與音樂之本體。觀世音菩薩原本為男性雕像,後來轉變成女性,因此,由觀世音菩薩後來變成女性的神像,即在
「svara」此處。又有認為「音」應為「念」,如《注維摩詰經》卷1,鳩摩羅什曰:

「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亦名觀世念亦名觀自在也。」(CBETA 2020.Q1, T38, no. 1775, p. 331a25-27)

不過,無論是梵語還是巴利語,「svara」皆未見此義。

依據《DDSA:The practical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伊濕伐羅」、「īśvara」有:

1.)至上的權力、力量,能…,絕對的控制。此處,絕對的控制就是大自在。

2.)統治者,王。

3.)富饒或至尊者。(其實也是指濕婆)

4.)一位丈夫。(其實也是指濕婆)

5.)衆神之神。(其實也是指濕婆)

6.)濕婆(Śiva)的名字。

依據《Cologne Digital Sanskrit Dictionaries:Shabda-Sagar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伊濕伐羅」、「īśvara」有:

1.)宇宙的最高統治者。 因此,它適用於所有不同的神性,主要是指濕婆(Śiva)。 根據梵語,伊濕伐羅是解放的精神。 根據數論派的卡皮拉(Kapila)說法,則是有限的; 根據瑜伽派的波顛闍利(Patanjali)所說,是無限的。 在正理論(Nyaya)系統中,伊濕伐羅還是一種具有屬性的有限精神。 在吠檀多(Vedanta)中,是無限和普遍的精神,是創造的原因和實質。

2.)濕婆(Śiva)的名字,尤其是在復合詞中,外形為林伽(Linga)並含隱其濕婆之靈,用來表示那無上的至尊。

有法友 Rachel Sadhu認為,「avalokiteśvara」從梵語復合詞的角度看,肯定是拆成 īśvara,因為前面的lokita(詞根√ lok的過去被動語態,英譯:seen, beheld, viewed)無格變化,是復合詞中正確形式。如果拆成svara,前面的詞就成了lokite,有了格變化,不能出現在復合詞中。

無論如何在印度教中,濕婆(Śiva)與夏克提(Śakti)代表宇宙本身,故都有「大自在」美譽,而無論是「īśvara」還是「svara」,都可知道,前者指濕婆(Śiva),後者指夏克提(Śakti),在印度教中的原初,梵的顯現,那個至上,指的是濕婆(Śiva)與夏克提(Śakti),而這對夫妻化身為觀自在,被東亞諸國的大乘佛教徒信仰與膜拜。

除了語言學的證據外,在佛教經文中,也有文獻的證據,說明大悲咒的本尊菩薩是「青頸觀自在菩薩」而不是「千手千眼觀音」,此處不談,而這「青頸」正是濕婆特徵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