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契經修習有三個次第,佛陀稱此次第叫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其內容為應當知(遍知)苦聖諦的集與滅,複知(捨斷)苦聖諦的集與滅,已知(作證)苦聖諦的集與滅,並確實能夠對苦聖諦的集與滅來修(已修)。這段介紹,其實是修行法要、要訣、總綱,任何四念處修行的方法,都應予以明辨,有沒有把握住此原則。
在當知(遍知)苦聖諦的集與滅的階段時,也有三步驟,第一步是要先能夠清楚分辨出色受想行識,並經由再三確認,自己有沒有「如實知」(知法)何為色,何為受想行及識。也就是說,在瞭解苦聖諦之時,必須徹底瞭解色受想行識,分辨出這五種蘊為何與生滅現象,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能等閒忽略之,如果,此處的辨別,只是理論上的、概念上的、言語上的,那麼勢必成為往後進步的障礙。因此,漢譯的七事相應中,經文一開始,便把五取蘊編排在第一順位,也是這個原因。假使,能夠辨別出色受想行識,就表示對苦聖諦有一定的瞭解,也意味著可以進入苦集聖諦,以及本篇要談的道聖諦之修習。
在如實知色受想行識後,其第二步就是得確認它們的產生與衰敗,以及在道聖諦中,針對它們的集起、滅去來修習,並且將其熟練,這個步驟佛陀稱為「如實見」(見法)。然後,才能進入第三步,開始深入苦集聖諦,借由色受想行識的產生與衰敗,明瞭法的集起(明法),而能進入苦集滅聖諦,將法的集起予以破壞。在此操作過程中,會經歷到一些修行關鍵,最終成就時,則為「入法」。這三個步驟,都為「無常觀」的內容,即關連到四聖諦第一轉,非常地、特別地重要,除了,第一個如實知色受想行識外,第二及第三的步驟,為本篇文章所著重的與探討處,當然,每個人的狀況、認知不同,有的學人可能陷在此處,不明如何進步,又或是,很可能馬上進入到後面關於「苦」的關鍵步驟,甚者入法(流)於聖道,佛陀稱此為「得法」,這些差異,主要是看個人對苦集聖諦有多瞭解。
字源
觀智一般是指內觀的智慧,但是這個智慧的翻譯,其巴利語是 Ñāṇa,而不是指 Paññā(般若),就像有時候也會把 Bhūri翻譯成智慧,但實際上這裡面的內涵是有所區別的。 Ñāṇa這個字的來自於 jānāti,實際上是認識、理解、洞察、確信及識別出的意思。所以,Vipassanāñāṇa是指隨著禪觀的進步與過程中,所獲得的各種關鍵體驗。
內觀的種種關鍵體驗
在阿姜念(Achaan Naeb)著的《身念處禪觀修法》後段部份,列出了十六階智,而馬哈希尊者(Mahāsi
Sayādaw, U Ssbhana Mahāthera)著的《清淨智論》,更是於整本論中,都在細說這十六體驗的修法。十六階智也就是十六觀智,這個所羅列出關於「智」的說法與編排,應當是整理《清淨道論》之後,所獲得的結果,而本篇文章只針對最重要的「無常」來談,因為,此處清楚了,意味著邁入聖道。現在,回到《相應部》原說,及整理其他較古老的論書來比較時,則應當是如下的表格:
觀智 Vipassanāñāṇa |
|||||
巴利語 |
《攝阿毘達磨義論》 |
《解脫道論》 |
《相應部》 |
全部三相 四諦三轉 |
|
sammasana |
思惟 |
廣觀 |
廣觀 |
思惟 |
無常 |
udayabbaya |
生滅 |
生滅隨觀 |
生滅 (現在諸法變壞) |
生滅 |
|
bhaṅga |
壞 |
破壞 (思擇所緣) |
Vibhaṅga 分別、解析因緣 |
||
怖畏現起 |
怖畏 |
怖畏 |
苦 |
||
ādīnava |
過患 |
過患隨觀 |
過患(怖畏近住) |
過患 |
|
nibbidā |
厭 |
厭離隨觀 |
|
厭離(由沉迷中清醒) |
|
muñcitukamyatā |
脫欲 |
脫欲智 |
欲解脫 |
欲解脫 |
|
paṭisaṅkhā |
省察 |
省察隨觀 |
|
審察 |
無我 |
saṅkhārupekkhā |
行捨 |
行捨 |
捨諸行 (停止簡擇欲解脫) |
捨 |
|
anuloma |
隨順 |
|
隨順 (觀無我而住) |
生滅
「Jarāmaraṇe ñāṇaṃ, jarāmaraṇasamudaye ñāṇaṃ, jarāmaraṇanirodhe ñāṇaṃ, jarāmaraṇanirodhagāminiyā paṭipadāya ñāṇaṃ; jātiyā ñāṇaṃ, jātisamudaye ñāṇaṃ, jātinirodhe ñāṇaṃ, jātinirodhagāminiyā paṭipadāya ñāṇaṃ…Jātisamudayā jarāmaraṇasamudayo; jātinirodhā jarāmaraṇanirodho;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jarāmaraṇ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趣老死滅之道跡智。生智、生集智、生滅智、趣生滅之道跡智。有智、有集智、有滅智、趣有滅之道跡智。…生集之故,有老死集,生滅之故,有老死滅。此八支聖道乃趣老死滅之道跡。」(CBETA 2020.Q1, N14, no. 6, pp. 65a14-67a2 // PTS.S.2.57)
生命的主要困境,就在於誕生後必會老死,所以,佛陀在四十四智的一開始,就要我們理解(Ñāṇa)關於死、老死的集起(samudaye,主要指集聖諦)、老死的熄滅(nirodhe,主要指滅聖諦)及如何修習並洞察老死的方法,而漢譯關於苦聖諦的一開始,即SA.1經便指導我們要觀無常,但在尼柯耶的經文排序,是先說要以己為洲及介紹苦集滅道後,才開始指導觀無常,此外,代表四聖諦三轉的定型句,即無常、苦、無我,在SN 12.70經、SN 18.1經等,佛陀要我們應於此,予以思維,然而,這個無常,很多解釋或理解時,都只有當成變化不斷(變異),或是沒有恆久之意味,必須深入釐清。
SN 1.11經:
「Aniccā sabba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
「諸行實無常,乃是生滅性,生者必有滅,寂此正悅樂」(CBETA 2020.Q1, N13, no. 6, p. 8a2-3 // PTS.S.1.6)
本句白話為「實際上,一切行為都是無常的,是產生與衰敗的法則,在產生之後就被減少。」諸行的行,就是五取蘊中的行,於色受想行識造作,所以,諸行,其實代表了五取蘊,也因此,佛教修行的開始,就必須如實要明白五取蘊的無常,也就是應當要知道五取蘊,或諸行,如何的產生與衰敗。應注意的事,沒有徹底瞭解、分辨出色受想行識的話,尤其是行蘊,沒有觀察到的話,很難瞭解色受想行識都有行的身心現象。
生,巴利語 uppāda是產生、製造之義,過去完成式是 Uppajjitvā。滅,巴利語 vaya是減少、缺乏、消耗,對應於產生後的減少,也就是說,這裡,並不是指「產生之後就完全的沒有,然後又產生」,而是指「產生之後就減少」。第二句「生者必有滅」中的滅,巴利語 nirujjhanti,正是苦集滅道聖諦中之滅(nirodha)的比擬語,因此,此處是指將五取蘊或一切行的產生,能予以破壞、平定(滅聖諦 nirodha)的話,就能夠如下一句所說的「寂此正悅樂」,又,此話原語是「它們的平息是樂」(tesaṃ vūpasamo sukho),寂字,不是指寂靜,是指平息。無常,依據佛陀此句的說明,便不是單單只有字面意義上的變異、沒有恆久,而是指應將產生諸行的過程予以熄滅(滅聖諦),也正因如此,第二句的話中,會用 nirujjhanti。
SN 22.102經:
「Kathaṃ bhāvitā ca, bhikkhave, aniccasaññā kathaṃ bahulīkatā sabbaṃ kāmarāgaṃ pariyādiyati …pe… sabbaṃ asmimānaṃ samūhanati? ‘Iti rūpaṃ, iti rūpassa samudayo, iti rūpassa atthaṅgamo; iti vedanā… iti saññā… iti saṅkhārā… iti viññāṇaṃ, iti viññāṇassa samudayo, iti viññāṇassa atthaṅgamo’ti– evaṃ bhāvitā kho, bhikkhave, aniccasaññā evaṃ bahulīkatā sabbaṃ kām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rūp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bhav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avijj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asmimānaṃ samūhanatī」
「諸比丘!如何修習無常想?如何多修習者,永盡一切欲貪……乃至……永斷一切我慢耶?此是色,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滅,此是受……想……行……識之集,此是識之滅。諸比丘!如是修習無常想,如是多習者,永盡一切欲貪,永盡一切色貪,永盡有貪,永盡一切無明,永斷一切我慢。」(CBETA 2020.Q1, N15, no. 6, p. 220a8-13 // PTS.S.3.157)
在如實知曉色受想行識為何之時,也要開始正觀無常,而其步驟的重點,並不僅侷限關注在自己與外在環境後,身心或身或心所產生的不斷變異情形,也不要誤認當觀察到此種情形,就是生命的實相。實際上,每個人都知道現實世界中的種種,都是無常的、不穩固的,就像每個人都知道,今身必有一死,這種認知與現實,本來就是如此。去練習這個,並不能幫助你入法,觀察這個,似能體悟非我,但不可能斷除身結,思維這個,只是為了協助自己不要去取著種種,不要為了一時,而導致種種憂悲惱苦。無常,除了表達出變異的現象外,更重要的,必須體會,這現象所導致的過患,不要誤認、想像、推測、認定自我生命可以永久存在,或是為了滿足生命所需,而去追求虛幻的種種。
練習無常想,實際上是要練習覺察、正觀色受想行識的集起(samudayo意味著集聖諦)與滅去(atthaṅgamo集起毀壞),無常的生,是說五取蘊的產生,無常的滅,是將苦集滅除,這才是無常的生滅義。請開始練習,先要能夠明白,哪種情況、現象是色受想行識,確認了色受想行識,然後正觀色是如何的集起;受是如何的集起…識是如何的集起,正確地知曉、見到,色受想行識不斷的集起,及其所致的四種取,並導致身心的苦迫,於是,在能夠如實知苦集聖諦的情況下,藉由因緣觀,知道如何將苦集破壞,瓦解苦迫的根源,那麼,這才是正法中,佛所說的無常真實義。
SN 22.89經:
「So aparena samayena pañcasu upādānakkhandhesu udayabbayānupassī viharati– iti rūpaṃ, iti rūpassa samudayo, iti rūpassa atthaṅgamo; iti vedanā… iti saññā… iti saṅkhārā… iti viññāṇaṃ, iti viññāṇassa samudayo, iti viññāṇassa atthaṅgamo’ti」
「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CBETA 2020.Q1, N15, no. 6, p. 187a2-3 // PTS.S.3.131)
無常想要我們正觀五取蘊的產生,而正觀五取蘊,則又同於無常想的練習,佛陀為了使學習者明瞭,使用了兩種不同角度,來說明同一件事,可謂用心良苦,而這不同取角的解釋,都是為了清楚表示,這樣才是正確的操作方式,能夠使我們馬上在知、見、明、覺、慧、無間等的次第上,快速的得知、得見四聖諦。
在此經文中,巴利語的 udayabbayānupassī,為「觀察生滅」,不過,此處的「生」,並不同於SN 1.11經文的 uppāda,而是上升、生長或增加,因為,在SN 1.11經中,主要為介紹無常,而這裡,則是要開始觀察,會增長五取蘊的取,而集至苦的緣由。所以,必須要先能觀察到、確實知道,色的集起(samudayo意味著集聖諦),然後知道色的滅盡(atthaṅgamo集起毀壞、滅聖諦);受的集起,然後知道受的滅盡…。換個方法來談,在任何一個動作中,都必須關注在識緣名色,譬如,座落於木椅上時,臀部觸在木椅之時,自己的臀部在觸及的剎那,色身觸境,受想思即刻的集起,然後衰落,抓到這個開始與結束,不斷的利用觸來練習,並將正念正知擴展至整個六處的集、滅,這種體驗,論中稱為「生滅智」。
中文「生滅」的翻譯,如果沒有探究原語義,當然就不會知曉有不同的及很深的內涵,這對大部份人來說,蠻困難的,不過,在漢譯經文的六入處誦中,把這個問題直接說的非常明白,卻被許多教學系統遺漏,那就是,請見SA.276經:
「於五受陰,當觀生滅;於六觸入處,當觀集滅」(CBETA 2020.Q1, T02, no. 99, p. 75b17-18)
正觀五受陰時,應正觀色受想行識的生滅,這個生滅,除了指色受想行識是如何的產生與減少,還含有五陰中的「取」、「受」是如何的產生與減少,然後,還必須進一步地邁入集聖諦,換個角度說,五受陰應當如何修、如何確實知、見,那便是清楚色受想行識的生滅後,要能正觀六觸入處的集聖諦、滅聖諦,也因此,五受陰會用生滅,六觸入處會用集、滅。看到「生」,就要知道「集起」、「集聖諦」,看到「滅」,就要知道「把集起毀滅、銷毀」、「滅聖諦」,清楚了這個要點,保證進到入流向。而集、滅的詳細內容,會在其他的文章中,另外細談。
壞隨觀
在SN 22.81經:
「Yā kho pana sā, bhikkhave, samanupassanā saṅkhāro so. So pana saṅkhāro kiṃnidāno kiṃsamudayo kiṃjātiko kiṃpabhavo? Avijjāsamphassajena, bhikkhave, vedayitena phuṭṭhassa assutavato puthujjanassa uppannā taṇhā; tatojo so saṅkhāro. Iti kho, bhikkhave, sopi saṅkhāro anicco saṅkhato paṭiccasamuppanno. Sāpi taṇhā aniccā saṅkhatā paṭiccasamuppannā. Sāpi vedanā aniccā saṅkhatā paṭiccasamuppannā.」
「諸比丘!彼疑惑、猶豫,而不追究於正法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而現耶?諸比丘!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者,無聞凡夫生渴愛,由此而生行。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CBETA 2020.Q1, N15, no. 6, p. 145a7-11 // PTS.S.3.99)
此處,應注意,元亨寺版將 assutavā 翻譯成無明,精準的翻譯應為無聞的、無知的、無經驗的。此外,「無常、有為、緣起所生」為「無常」(anicco=anicca + o)、「有條件的」及「緣已為因素產生」(saṅkhato paṭiccasamuppanno)。
因此,本句經文在說明,要知道集、滅,就要知道感受是具有觸時起的無知(vedayitena phuṭṭhassa assutavato),或是,由於無知,其觸時就會產生感受,亦即凡夫生渴愛的實際狀況,由此無常為作,是由緣已生為因素所產生,如是,行、渴愛、受、觸及無明,亦是無常的、有條件的(有為)、緣已生。這裡,把修行次第表達出來了,即應要觀無常,知由觸而生的種種條件,觀緣已生。
在SN 12.2經(Vibhaṅgasuttaṃ):
「paṭiccasamuppādaṃ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vibhajissāmi. Taṃ suṇātha, sādhukaṃ manasi karotha; bhāsissāmī」
「諸比丘!我為汝等分別說緣起,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則宣說。」(CBETA 2020.Q1, N14, no. 6, pp. 2a14-3a1 // PTS.S.2.2)
由上面觀智的表格中,由於《無礙解道》被列於小部(Khuddakanikāye)中,可以確認此論早於其他的論書,而《無礙解道》便言:「思擇所緣而觀破壞之慧是正觀智」,便可以發現,在論中所謂的壞滅,在經中,其實就是要去解析因緣及瞭解緣所生法,因此,所謂「壞隨觀」應當是取「我為汝等分別說緣起」之「分別」義。而巴利語 vibhajissāmi 為 vibhajati的未來式,是將去解析、將義說,名詞為 Vibhaṅga,如將vi去除,就是「破壞」,如此,論中以淺白立場,巧用字義,把「破壞」取代「分別」、「解析」或「義說」。
分別說緣起,即解析緣已生法。在能如SA.285經中所說,確實觀照到色取[法]味著、[愛]顧念、[欲]愛縛,增長愛緣,或是在內心平息時,觀照到對色味離、愛緣衰敗的身心變化後,要開始解析、探究、發現,造成這些的真正原因。
解析緣已生法的緣已生法是隨順觀緣,當發現、覺知到受時,其實整個身心狀況就住於緣已生中了,這時,還在生滅智與集聖諦的範疇,隨著不斷觀察後,對集起的現象越來越明白清晰時,很自然的便會發現,如何將苦予以熄滅,而操作方式,就是在緣支的某一環結尚未產生時,即刻的止住,不會立刻的就緣生到「有」支,這樣,就是「往逆流的方向」覺知,也就是解析緣已生法後而反向前行,佛陀稱其為因緣觀。
在此,必須反覆操作,就是不斷的去解析緣已生法及因緣觀,這個就是佛說的:「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當身心不安穩時,採順觀,不要讓事情發展到苦,身心安穩後,採逆觀,盡量在「觸」支時就停止,在此時,覺知之後要能正觀,也就是禪修時常說的「有覺有觀」,南傳用「有尋有伺」,而佛陀最常見的用語,則是「正念正知」,當正念正知越強,觸後所生的緣支就會越來越少,逆順觀察的交叉使用,克服五蓋,直至深入苦集滅聖諦而入流於聖道。
歸納
解析緣已生法為苦集聖諦,因緣觀為苦集滅聖諦,經文中所展現的入流向修行法,也如同四聖諦三轉一樣,有三個階段,第一步,如實見、得、知色受想行識、五受陰苦,論曰名色分別,佛曰正觀五蘊。第二步,如實見、得、知色受想行識因取而產生與衰敗的現象,論曰生滅隨觀,佛曰無常想、五取蘊觀生滅,第三步,如實見、得、知緣起、苦集與苦集滅聖諦,論曰壞隨觀,佛曰解析緣已生法進而因緣觀。
知道身心終究敗亡,明白萬事萬物無恆常的,並無法阻止人們去追逐欲樂與取著種種,明白身心變化的種種無常,也無法探究問題根源,因為,這些終究如SN 22.62經所說的,是言語上的過程(niruttipathā)、表達上的手段(adhivacanapathā)及概念上的途徑(paññattipathā),而不是如實知的,當一種禪修方法,離開了四聖諦,就是離開了佛陀的修行訣竅,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偏離了正法。在SA.393經:
「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CBETA 2020.Q1, T02, no. 99, p. 106a17-20)
請深知,本句不是理論、知識、教說、口號,本句是口訣、訣竅、大綱,尤其是,生命如何集起是如實見、得、知、入法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