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的事,在知識發達的現代,持有細讀經文或考察比對是學者的事,成為廣說,而誠品逐次關閉的現象,正代表好高騖遠的速食文化,不斷侵蝕著知識與學習。
如果能夠細讀與考察經文,就會發現種種誖誤,而當這些問題不被知曉時,便以訛傳訛,廣成定見。 蘇錦坤老師於《願解如來真實義》一文中引據清初經學家閻若璩《經義雜記序》言:
「疏於校讎,則多訛文脫字,而失聖人之本經。昧於聲音訓詁,則不識古人語言文字,而失聖人之真意。 」
又引據現代已故文獻學者辛島靜志於《佛典漢語詞典》言:
「研究佛教思想也好,研究佛教史也好,沒有正確地讀懂文獻就做出的結果,往往是空中樓閣而已。」
這兩句話,讀來實在如此。
修行很重要,但修行是建立在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維…等八個方法與途徑上。我們先舉「正思維」,很多學人將其解讀成「如理作意」或「如理思惟」,並多舉論來證明,如《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6:
「云何如理作意?答: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為如理作意。」(CBETA 2020.Q1, T26, no. 1536, p. 393a29-b3)
這種比對,屬離於文本的文獻比對,可以得知後來佛教對「正思維」的主張與內涵,但是,不應作為優先採用的方式。
如依其SA.189與SN.35.158經,SA.241與SN.35.235經,SA.259與SN.22.12經,SA.287與SN.12.65經,SA.295與SN.12.37經,SA.366與SN.12.4-9經,可以發現,《相應阿含》使用「正思維」時,元版《相應部》則使用「如理作意」,在此情形下,似乎可以確認正思維即為如理作意。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如此嗎?《相應部》的「如理作意」,其巴利語是「yoniso manasikaronto」,然而,在八正道的經文中,「正思維」的巴利語則是「sammāsaṅkappo」,莊春江翻譯《相應部》時,為根據漢譯本,有時會將此字翻譯為「正志」,故將「sammāsaṅkappo」統一翻譯成「正志」,因為 saṅkappo 有意圖、目的、目標之義,故,這個「志」是「志向」,但元版於翻譯此字採「正思維」。換句話說,有上座部佛教百科指元版錯誤,實則誤解(詳:http://wiki.sutta.org/wiki/%E5%A6%82%E7%90%86%E4%BD%9C%E6%84%8F),而把正思維認為是如理作意之主張,也是失之千里。
蘇錦坤老師依據 MN.141經:
元版:
「如何為正思惟?出離之思惟(出離覺)、無恚之思惟(無恚覺)、不恚之思惟(不害覺),友等!此言正思惟。」(CBETA 2020.Q1, N12, no. 5, p. 263a1-2 // PTS.M.3.251)
莊版:
「而,學友們!什麼是正志?離欲的意向、無惡意的意向、無加害的意向,學友們!這被稱為正志。」
巴利語:
「Katamo cāvuso, sammāsaṅkappo? Nekkhammasaṅkappo, abyāpādasaṅkappo avihiṃsāsaṅkappo, ayaṃ vuccatāvuso– ‘sammāsaṅkappo’ 」
提出「saṅkappa :意向 intention」,所以,菩提比丘翻譯為「出離的意向」(intention of renunciation, SN),或「熱中於出離的心思」(engrossed in thoughts of renunciation, AN)。「熱衷於 xxx 的心思」,是意向,正思惟非「如理作意 yoniso manasikāra」。
又正思惟定義可見於SA.785經:
「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CBETA 2020.Q1, T02, no. 99, p. 203b5-11)
莊版,MN.117經:
「比丘們!什麼是正志呢?比丘們!我說這正志有二種:有具煩惱、福分、依著之果報的正志;有聖、無煩惱、出世間、道支的正志。
而,比丘們!什麼是具煩惱、福分、依著之果報的正志呢?離欲的意向、無惡意的意向、無加害的意向,比丘們!這是具煩惱、福分、依著之果報的正志。
而,比丘們!什麼是聖、無煩惱、出世間、道支的正志呢?凡聖心、無煩惱心、具足聖道、修習聖道者的思索、尋、意向、安止、細專注、心的導向、語行,比丘們!這被稱為聖、無煩惱、出世間、道支的正志。 」
回頭看看MN.141經,當有大師不斷主張滅三毒很重要時,要小心,以此為要的主張是有漏的,是世俗的,請想想如來真實義。最後,補充一下,「如理作意」,在漢譯的《相應阿含》中的用語是「內正思惟」,此詞可不是八正道當中的「正思惟、正志」。詳SA.843經及SN.55.4-5經。
SA.843經:
「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CBETA 2020.Q1, T02, no. 99, p. 215b19-21)
SN.55.4-5經:
「親近善士為預流支,聽聞正法為預流支,如理作意為預流支,法隨法行為預流支。」(CBETA 2020.Q1, N18, no. 6, p. 208a9-10 // PTS.S.5.3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