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遠離煩惱得自在



遠離煩惱得自在

前言:
此書是卓榮德老師(淨光法師)於未出家前,由張碧華女士整理所發表的。法師共發表五大冊,這是其中一冊,當年凡出版一冊,即予收藏,今,於此分享序言。

【目錄】
序總--讓佛法照徹心靈的幽暗
編者序--無常,溫柔的提醒

第一篇     萬法無常
第二篇     越生老病死怖
第三篇     愛喜即苦
 第四篇     正向滅盡
第五篇     不住顛倒
第六篇     不隨使死
第七篇     一切相無我
第八篇     計我則不見真實
第九篇     知者為明
第十篇     念念明覺
第十一篇  生法計是我
第十二篇  中道
第十三篇  修習三十七道品
第十四篇  觀諸相非相
第十五篇  心淨故眾生淨
第十六篇  無常想,多修習
第十七篇  修不放逸
第十八篇  無相三昧
第十九篇  正向三菩提
第二十篇  無明觸滅,明觸起

第二一篇  除欲見法
第二二篇  內寂其心
第二三篇  滅大苦
第二四篇  不隨縛生死
第二五篇  聖法印
第二六篇  自洲自依
第二七篇  識無所住
第二八篇  五種如實知
第二九篇  俱解脫
第三十篇  不取則不著
第三一篇  諸根增長
第三二篇  為五陰所食
第三三篇  有因有緣
第三四篇  疾得漏盡
第三五篇  陰陰相關
第三六篇  觀生滅,離我慢
第三七篇  如來
第三八篇  身苦心不苦
第三九篇  當斷不善法
第四十篇  見四聖諦



總序

二千五百年來,佛陀的教法輾轉流佈,隨著各地的文化差異與傳法者的取向,呈現出多元、多味的性質。宛如出山之清泉,隨其流處,已然百味雜陳,泉水之清涼甘甜已難得嚐。

l   即身觀察,緣自覺知
    因此,如何辨識法流、傳承法脈、得嚐法味,以無負於如來出世之本懷--為讓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而將此難得已得、難見已見之無上大法,付與地球世間,教示眾生減損惱患,以離苦得樂--就成為一件美好而殊勝的事情。

    所以,我們就有必要尋根探源,體悟佛法之心要,才得以知見正法,轉動法輪,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護護他,以增益眾生之平安喜樂。

那麼,佛陀在世間的言教開示,乃成為我們又須深入體悟的教理。就華文世界而言,《雜阿含經》正是佛陀言教最完整的記錄。因此,閱讀、探索、深入體驗經典中的法義,往往就如親聞佛陀教誡教授,得嚐甘露法味,滋潤身心、當下自得清涼喜樂。

    正如佛陀在舍衛國的衹樹給孤獨園時,教導弟子說:「聖弟子念於法事:謂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見印順本不壞淨相應一八經)也就是說,思惟、體驗如來所說法,就自己之身心經驗相印證,當下,就能遠離各種惱熱苦迫,自知自證清淨的涅槃之樂,而無須等到「三大阿僧祇劫」。

    原來,正念當下,覺知自己的身心狀態,如法修行,就能「現法,通達涅槃,不待時節」!

    原來,這就是佛陀所教,簡易明白、直接了當,當下可自知自證,完全與宗教迷信無關,與偶像崇拜無關

l   見四聖諦,即見緣起

    法住法位,法音流傳,人人得而聞之、思之、修證之,原無出家、在家之別。到底如何看待自己的身心現象,才是正知正見、如法修行、而不違背佛陀的根本教示呢?

    佛陀於菩提樹下證道後,首次轉法輪,對五比丘開演四聖諦--苦、集、滅、道,而使比丘們知法、見法、入法、得法眼淨,進而自知自證阿羅漢而永斷煩惱,這就是傳唱千古的《轉法輪經》(見印順本諦相應一經)。知見身心的苦患、苦患聚集的原因、知見苦患的息滅、並修習滅苦的方法,此乃佛陀的根本教法。

    因此,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就是離苦得樂、自證宇宙真理的佛法-- 讓生命完全覺醒的方法。所以,修習四聖諦,就是見證緣起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也就是正觀身心現象(即色、受、想、行、識五陰),正見其中欲貪的聚集、息滅、滋味、惱患與出離之道,正念當下,離斷引生煩惱苦迫的無明欲貪,進而修習念念明覺於自己的起心動念,終能自知自證完全覺醒的生命境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永斷煩惱(見本書第二三篇)

    所以,佛陀自述說:若我不能如實知見五受陰,及其集、滅、味、患、離,則不能從各種天人境界、各修行眾中,得以出離煩惱不安、解脫無明,而自知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本書第五篇)

l   正見緣起,即正觀五陰

    其實,五陰(色、受、想、行、識)的現象,就是眾生的身心現象。

    就人類而言,就是指色身、感受、想法、衝動、意識分別五種狀態,及其抓取、累積的現象。也稱為「五取陰」,特別指在五陰的狀態中生起欲貪,而有抓取的衝力,再形成累積,如此持續不斷、變異不停,這就是「陰陰相關」而「異陰相續」地生滅、流轉(見本書第三五篇)

    一般眾生,正是誤認為這種五陰生滅流轉的現象中,是我在流轉、是我的、是恆常不變的相,所謂「生法計是我」(見本書第一一篇),而生我見執取、而生欲貪抓取、而生煩惱苦迫與恐懼不安。

    然則,五陰的身心現象,實相究竟為何?

    佛陀說:五陰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身心現象根本是無常變易、生生滅滅,因此是苦迫逼人的,都只是因緣和合、隨眾緣之聚散而生滅的現象,自性本空,根本無我,當然亦無所謂我的(見本書第二一篇)。完全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緣起現象。

    如果眾生不能如實知見這樣的生命實相,而妄生抓取欲貪,則必生惱患憂愁。若能如實知見這五陰的實相:無常、苦、空、非我亦非我所,正念當下,捨離欲貪,念念明覺,則時時解脫自在,當然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斷除憂悲惱苦(見本書第一至四篇)

l   正念當下,守護六根

    當然,如果不如實知當下的身心狀態,就不自知究竟是清淨明覺,還是黏著於五陰的欲貪執取。因此,對自己當下身、口、意的行為狀態,完全覺醒,便是沈淪或解脫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佛陀就是完全覺醒的人,他所教的法,就是佛法,也就是通向覺醒的方法。而要覺醒,就要正念。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佛法,就是正念之法-- 也就是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中的正念(見印順本聖道分相應七四、七五經);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中的念覺支(見印順本覺支相應一一、一二經);也就是四念處 -- 對身體的狀態、感受的狀態、心念的狀態、思惟的狀態完全覺醒--身身觀念處、受受觀念處、心心觀念處、法法觀念處(見印順本念處相應二五經)

    所以,佛陀說:四念處是父母境界、是根本境界,是想要自護、護他者所應修習在修習(見印順本念處相應二0)

    而人的身、受、心、法的狀態,就是六根觸境時,所呈現出來的身心狀態--眼見色時、耳聞聲時、鼻嗅香時、舌嚐味時、身觸物時、意觸法時,所生起的受、想、思、妄想分別的狀態(見本書第二二篇)

    因此,正念,就是在六根觸境時,了了分明,念念明覺,捨離無知的欲貪抓取,安住於無所取著的明覺狀態,此即《金剛經》所謂「無住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也就是「善護念」,是謂「守護六根」,正知正念(見本書第二0)

l   識無所住,正見如來

    簡單來說,有正念,就有佛法,就知「法住法位,法爾如此」。迷悟之間,毫髮之隔,當下就能自知自證:到底是沈淪苦海之中,還是已然超越苦惱、究竟苦邊?是要選擇出離恐懼糾纏而清涼自在,或是陷溺於欲貪焦灼之中?完全取決於自心的狀態。而自心的狀態,則端視當下是正知正念、或無明失念!

    有正念,則苦海有邊。這是一支打開心鎖、讓生命時時成為黃金片刻的鑰匙,讓煩惱轉成菩提的煉金術。否則,就如佛陀所說,眾生無明愛結不斷,將如狗子繫柱,長夜繞柱輪迴而轉,不得出離(見印順本陰相應四九經)

    若有正念,則純然的明覺不再轉成妄念貪想,於六根觸境的實況明明了知,無所攀緣,不取不著,當下自知自證心解脫(見本書第二八、二九篇)

    佛陀告訴弟子:如果識不攀緣在色、受、想、行的現象中,則「識無所住」(見本書第二七篇)。對於六根觸境而生的各種境界,不受、不取、不住、不生我見執取,則欲貪斷、無明滅,苦生時任其生、苦滅時任其滅,念念明覺,心不傾動,不疑不惑,則能正見如來所說(見本書第一二篇)

    從此岸到彼岸,從煩惱不安到解脫自在,佛陀教導我們透過正觀生命實相,遠離顛倒妄想,就能自證不生不滅、無邊無際的涅槃清淨境界(說本書第二五篇)

l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

    無須心外求法,即身觀察,正念當下,就能通達涅槃。

    所以,佛陀在般涅槃前叮嚀弟子,要他們「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見本書第二六篇)

    而我們也是在這樣的教示下,結集本書,作為見證佛法的學習之道:以個人的身心經驗,深入體驗佛陀的說法,再以所體驗到的法義,來修正自己身、口、意的行為與衝動,自然會轉化身心的習氣與傾向,很容易自知自證佛陀之教授開示,不離身心性命。有正念,就有法喜,只要體驗當下的正念,就能自覺知離苦得樂的法義精要,自然遠離各種宗教迷信與偶像崇拜。

    所以,本書可能非常適合五種人的需要:一、有學習成長的意願,想理解佛陀的真實教義;二、想閱讀佛法原典,又有人提供學習心得,以供對話與分享;三、想提昇生命品質,遠離煩惱,追尋自在喜悅的生活之道;四(想確認是否走在修行的正路上,而急需確認佛陀之真實教法;五、想見證終極性的解脫智慧,以生活在正知正見之中。

    甚且,如果有人根本不知道佛法到底是什麼,或以為佛法深奧艱澀,或誤認宗教迷信與偶像崇拜為佛法、而對佛法產生畏懼或不屑,我們也希望這些朋友先放下成見,好好來閱讀本書 -- 從頭到尾、一字一句、一篇一篇的用心閱讀,相信也又能見證到佛陀的智慧,甚至一瞥生命實相,清淨無染,而自證宇宙間的無上法寶。盡形壽自知「自洲自依、法洲法依」,遠離煩惱,自在無畏。

    這正是我們不揣淺陋,編譯本書的主要緣起。

l   隨緣盡心,就教十方

    六年來,無間斷的開演古今中外的偉大心靈的知見,無非是希望能豐富台灣的集體文化心靈,提昇智慧,使世間能多一點清淨喜悅、少一點痛苦煩惱。

    在整個說法、聞法的過程中,更讓我深深體會佛法的珍貴、難得--從此岸到彼岸,法法相因、法法相潤,法次法向,純一滿全。

    真是無上士所見的無上法寶啊!

    因此,實在是非常希望世間眾生都能得聞法義,讓佛法來滋潤已然荒蕪、枯乾、焦灼的心靈,則必然能離苦得樂,法喜充滿。

    然而,因能力、人力、物力所限,一直只能隨緣說法,而無暇於用文字來整理、開演法義。

    直到今年夏天,張碧華小姐有感於明和講堂的同學,努力聞思修、用心成長,乃發心編輯同學們的讀經筆記,並獲得同學的諸多助力,才有此書的出版。

    編選經文的主要原則,是希望能引導讀者,由簡易而繁複,入精深而知實用。使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出內觀能力,層層轉深細、銳利,得以深入法義之精微,而見實用於起心動念之簡易。

    聞法修法,本來就是「先有法住智,後知涅槃智」才穩當。因此,我們建議,最好從頭到尾,配合內觀閱讀一遍,再挑選與自己相應的經文,作更深入的禪思。

    在修改讀經筆記的過程中,我儘可能在不違背法次法向的情況下,保留所有解經者的獨特表達方式與心得。學習成長的過程,本來就是「循業發現」,一步一腳印,希望同學切莫少得為足,當更戮力佛陀所教,而無限成長。

    在經義的解讀上,若有任何錯失,當然是忝為指導者的我,必須完全承擔責任的,而我實在也只能是隨緣盡心,就教於十方。能力所及,如實呈現,坦然而住,切望十方賢達,不吝賜教。

    最後,感謝所有在佛法的流佈上的先行者及後來者,若沒有眾生的心念、心願、心力,我們是不可能得聞、得見佛法的。

    有因有緣,得以聞法、知法、見法,感謝再感謝!

    有因有緣,得以分享法味,轉動法輪,感謝再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