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正見緣起斷生死



正見緣起斷生死(4)

前言:
此書是卓榮德老師(淨光法師)於未出家前,由張碧華女士整理所發表的。法師共發表五大冊,這是其中一冊,當年凡出版一冊,即予收藏,今,於此分享序言。

《總序》 正見緣起法,粉碎生死輪
《編者序》 寂靜迴向一世情
《關於本書》

第一篇     隨順無常觀,住捨觀
第二篇     貪愛滅則苦滅
第三篇     古仙人道跡
第四篇     緣起法的法說與義說
第五篇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第六篇     心意識若獼猴
第七篇     如何觀取內觸法
第八篇     思量觀察正盡苦
第九篇     緣起與涅槃
第十篇     愚癡與黠慧
第十一篇  正知世間集、世間滅
第十二篇  因緣法與緣生法
第十三篇  大空法經
第十四篇  不離於有無而說中道
第十五篇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第十六篇  內在自覺的如實知見
第十七篇  有增法,有減法
第十八篇  有妄想則有往來
第十九篇  修道次第緣起
第二十篇  聖弟子直見成就
第二一篇  法次法向
第二二篇  現法般涅槃
第二三篇  愛集是食集
第二四篇  有四食而無食者
第二五篇  正觀四食
第二六篇  喜貪四食則識住
第二七篇  日照虛空,無所攀緣
第二八篇  四種安樂食


【總序】 正見緣起法,粉碎生死輪

    二千五百年前,悉達多於菩提樹下,在甚深禪定力的支持下,轉禪觀,逆順觀察十二因緣,終於完全自證永斷無明、出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終止輪迴的覺醒狀態(見本書第三篇)。其關鍵在於完全看清楚:三界眾生的生命現象,乃是因緣於無明業識的不斷抓取而不斷展現的身心現象,無常、苦迫、無我、無我所,因此自證離斷對三界的喜貪、停止抓取,現觀無間斷的明覺,識無所住而當下般涅槃。

    換言之,佛陀乃因完全了透生命現象的緣起與因果過程,依無常觀、生滅觀、離欲觀、滅觀、捨觀,而斷除了造成生命現象的結使,才完全從生死流轉中解脫(見本書第一篇)。因此,逆順正觀十二緣起法,並對每一緣支以「三依一向」根本作意來對待,乃為通向解脫的根本心要(見本書第七篇)

l   在禪觀中探入生死的緣起

    悉達多未完全證悟解脫之前,在禪觀中是這樣所知所見的:

    三界眾生之所以有老、病、死的現象,是因為有生的現象,因生而聚集,隨生而流轉;

    之所以有生的現象,是因為有有續的衝動(三界眾生內蘊的生命本能,不斷企求再生的意志:欲有、色有、無色有),因有續而聚集,隨有續而流轉;

    之所以有有續的衝動,是因為有堅固的取著(有欲望的執取,是謂欲取;知見上的執取,是謂見取;執取與生命解脫無關的禁戒,是謂戒取;執迷以為有我,是謂我語取),因各種取著而聚集,隨各種取著而流轉;

    之所以有堅固的取著,是因為有貪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因貪愛而聚集,隨貪愛而流轉;

    之所以有貪愛,是因為黏著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感受而聚集,隨感受而流轉;

之所以有感受,是因為有覺觸,因覺觸而聚集,隨覺觸而流轉;

    之所以有覺觸,是因為有六入處(等於是生命接收及反饋訊息的六種管道,即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因六入處而聚集,隨六入處而流轉;

    之所以有六入處,是因為有名色(即身心現象/色身,及受、想、行、識等心理、思想、精神現象),因名色而聚集,隨名色而流轉;

    之所以有名色現象,是因為有業識的抓取(如人界因識入母胎,取著受精卵,執為有我之名色現象,啟動相應的身心業行,不斷攝受、反饋、而聞衍「生命現象」),因業識而聚集,隨業識而流轉;

    之所以有業識現象,是因為識中內蘊著一種不安的衝動、躁動與盲動,不知如何安止、不知何去何從的「行」,因行而聚集,隨行而流轉;

之所以有「行」是因為有無明(因無知而不見實相,以為無常迅速的生滅現象中有我、我所,所以產生不安的躁動), 因無明而聚集,隨無明而流轉(見本書第三、八篇)

l   如實知見解脫生死之道

    至此,悉達多完全看透了生死的因緣:因無明而有無明行,因無明行而有無明識的取角、過濾與抓取,因無明的業識攀緣而緣生名色現象,因名色現象而有六入處,因六入處而有不斷變異的種種覺觸,因不斷的覺觸而有種種感受,因種種感受而生起種種貪愛,因貪愛而生起種種強烈的抓取,因抓取而生起種種有續的衝動,因種種有續的衝動而造就種種業行與不斷續存的生命意志,因此而產生輪轉不停的老、病、死現象,實在是純大苦聚集。

    所以,停止生死輪轉之道,就在於看清楚:生命現象,根本就是無明、貪愛、抓取,不斷造就的業行,所緣生的不斷變異、無常、苦迫、非我、非我所的身心現象。所以又須從根源上離斷對生命的貪愛(從緣起法,清楚可知:貪愛生命,即是貪愛老病死,即是貪愛無明),讓「無明」轉成「明」(見本書第二篇)

無明滅了,就不會有無明行的不安與盲動;沒有了無明行的不安,就不會有無明業識的胡亂攀緣:沒有無明業識的攀緣,就不會有名色現象;沒有名色的身心現象,就不會有六入處;沒有六入處,就不會有種種覺觸;沒有覺觸,就不會有種種感受;沒有感受,就不會引生種種貪愛;沒有貪愛,就不會產生執迷的抓取;沒有執迷的抓取,就沒有有續的衝動;有續的衝動止息了,就不會再造作種種業行,也不會生起再生的續存意志;再生的意志停止了,生的現象就寂滅了;生的現象寂滅了,老、病、死等大苦聚集的生死流轉也寂滅了。

    透過這個逆探生命緣起、順觀生命緣生的過程,悉達多在甚深、精微的禪觀中,自知作證:心意識完全明覺,永不再生起有續的衝動,粉碎了生死流轉的無明巨輪,自知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斷輪迴而完全解脫。

l   終止「生法計是我」的無明行

如實正觀三界眾生生命緣起的因緣與流轉的過程,佛陀如實知見世間現象的聚集與寂滅:眾生的生命經驗/世間構成,其實是因緣於眾生於六根觸境時,隨個自的業識取角、過濾與分別而顯現的,因為眾生無知於此一生相、滅相的過程,完全是隨無常因、無常緣而迅速生滅的,根本是無常、苦迫、無我、無我所;眾生卻以為隨覺觸而生、而迅速壞滅的色、受、想、行、識的經驗(即隨覺觸而生起的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識身),是我、是我所有,或認為色、受、想、行、識在「我」裡面生滅,或「我」在色、受、想、行、識裡面(見本書第十一篇)

    此執迷「有我」,即為根本的無明行,不斷生起無明的燥動不安,而識就不斷攀緣、抓取,又隨著不斷的抓取造就了業識習性,反覆覺觸、反饋所抓取的知見,而陷入「取所觸,觸所取」的循環中,有的執取虛無、唯物的斷滅論,有的執取恆常、獨立不變的靈魂永生論,其實皆源自不如實知見緣起中道,陷入「生法計是我」的無明行而起(見本書十四篇、明和講堂編譯《遠離煩惱得自在》十一篇)

l   依「三依一向」守護身心

    因此,眾生修行解脫道的正法要,關鍵點乃在於從生活上,於六根觸境時保持明覺,不讓無明行的業識習性來掌控、主導我們的起心動念而發動身、口、意行,保持明覺:有貪,覺知貪,離貪;有瞋,覺知瞋,離瞋;有癡,覺知癡,離癡;隨時依「無常觀」而遠離種種取著、依「離欲觀」而離斷種種欲貪、依「寂滅觀」而止息種種躁動不安、依「捨觀」而讓身心遠離無明行而安於捨界。

    亦即,修習四念處:時時正觀自己的身、受、心、法,於行住坐臥中保持正知正念,依「三依一向」來調伏習性衝力、轉化貪欲結使、導向清淨解脫而慈悲喜捨(見印順編《雜阿含經論會編》念處相應第廿六經)。透過正知正念覺察每個念頭的原因、生起、聚集、流轉,知所導向,不再淪為業識習性的奴隸,學習作為自己起心動念的主人,導向少苦、離苦,導向貪瞋癡的減薄,進而永斷貪瞋癡,自證心解脫、慧解脫(見本書第七篇)

    在生活上,也就是依緣起正見、四聖諦的思惟為基礎,來導向自己的人生,警覺自己的說話、行為、職業內容,使皆能為朝向少苦、離苦而說、而做、而生活,時時正念、念念精進,恆常安住於「三依一向」根本作意,有尋有伺、善尋善伺,為修習正定奠定良基,也就是過「八正道」的生活(見本書第二十篇)。因此懂得善於「關閉」六根,善於「守護」六根、善於「修持」六根,時時安住在「正知正念」的禪思之中,有止有觀,善護念、善導向,是為「守護六根如來禪」(見明和講堂編譯《守護六根如來禪》第卅七篇)

l   正觀四食斷喜貪

    然而,眾生長夜流轉生死,形成堅固的習性,喜貪四食:摶食--於一般飲食有喜貪;觸食--於六根接觸境界,生起受、想、思、識時有喜貪;意思食--於生起有續的意志、希望時有喜貪;識食--於意識分別、過濾境界時,依習性、喜貪而取角,既而又依所取的境界來分別、過濾當下的觸境,如斯反覆不停(見本書第廿三篇)

    因此,佛陀特別提醒想修行得解脫的人,必須正觀四食,依「三依一向」來過濾,否則長夜流轉生死,永無出離、解脫之時。

    正觀摶食,不為滿足欲貪,於摶食時正知正念,觀摶食如食子肉,只為出離生死荒曠長夜,因此飲食知量、繫數而食,正知飲食所為何事。

    正觀觸食,如剝皮之牛,於六根觸境時被欲貪結使所繫縛,於境界不得自在,恆於避苦趨樂中追逐不休,致使長夜流轉生死,大苦聚永無止息之時。

    正觀意思食,於六根觸境,生起衝動、意志時,念茲在茲,依根本作意來調伏與轉化,不讓無明行作主,以免再墮生死之大火坑。

    正觀識食,於六根觸境,意識生起種種取角、分別時,依「三依一向」來過濾,以免又落入無明業識的覆蓋中,長夜流轉生死,如日夜受三百矛刺身之苦。(見本書第廿五篇、明和講堂編譯《守護六根如來禪》第卅四篇)

    如實了知:於四食有喜貪,即是於長夜生死流轉有喜貪,即是於大苦聚集有喜貪。如此,從心深處知所警惕,為免永劫之大苦,而願意收攝心神,如前述,於六根觸境時善關閉、善守護、善修持,如實走在八正道上,日積月累,或此世或他世,必得永斷生死輪迴。

    因此,若正見生死緣起的實相與寂滅之道,必能自知在起心動念時,唯有依佛、依法、依僧、依戒來調伏、導向自己的身行、口行與意行,才是真正善待生命:以「四種安樂食」來餵養自己的身心,逆貪瞋癡而入法流(見本書第廿八篇)

l   現法般涅槃

    所以,真正的佛法,乃是因正見緣起於無明、愛、取之生死流轉,因此厭離輪迴相續的老病死,所以厭離生命的繼起,也就厭離有續的衝動,因此厭離種種抓取執迷,既而厭離種種貪愛,也就厭離種種感受,因而厭離種種覺觸,也就厭離六入處,因此厭離名色身心的流轉,也就厭離業識的攀緣,進而厭離無明的躁動與不安,故而讓心意識證入完全的明覺狀態,當下般涅槃(見本書第廿二篇)

    換言之,道可修、輪迴可斷、涅槃可證 -- 有道、有跡、有古仙人住處,一念明覺,則修得一念解脫;念念明覺,則自證永斷貪瞋癡的心解脫、慧解脫。並不是如一般宗教,不知如何永斷生死,卻放言「無懼生死」;不知如何安住涅槃,卻高論「不住涅槃」,自誤誤人,陵夷正法,以盲引盲,循業墮生死坑,實大苦聚。

若能知非即捨,深思緣起法,依根本作意守護六根,念念如來禪,正知正念修習四念處,知慚知愧,又何敢放言高論:佛所教的解脫道為「小乘」教、為「下士道」?錯誤的知見,引眾生墮生死長夜,若得正見緣起,厭離生死、修八正道,佛說可得「現法般涅槃」。

l   臨終般涅槃

    再者,修行佛法完全是「內明」之法,因此在世時,正觀身體範圍內生起的所有覺受,正見其為無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無所取著;正觀壽命的範圍內生起的所有覺受,正見其為無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無所取著,可得現世般涅槃。或保持明覺,正知正念以待時,於身壞命終時,正知正念由色身範圍內生起的最後覺受而無所取著、正知正念壽命範圍內生起的最後覺受而無所取著,「一切受所覺悉滅無餘」,「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悉滅」,等於「臨終般涅槃」(見本書第八篇)

l   法次法向,從此岸到彼岸

    所以,只要隨順佛所說法,正見緣起,戮力於「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見明和講堂編譯《遠塵離垢法眼淨》第一篇),也就是四聖諦、八正道的修行,依法次法向(即三依一向):守護六根→轉化自己的身、口、意行→修習四念處→中滿足七覺支(正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則必通達明、解脫,而永斷生死輪迴,是謂「法法相依,法次法向,從此岸到彼岸」(見本書第廿一篇、明和講堂編譯《遠塵離垢法眼淨》第三篇)

    佛陀為了讓眾生於當世或有限的時間內,正見緣起法以解脫生死輪迴、得般涅槃,而說法四十五年。後人所謂「不懼生死,不住涅槃」,實非佛陀教說、法說的本意。唯願正法--如實的解脫道--再現於世,自利利他,福利人天。

    感謝佛陀,在如大闇冥的三界中,點亮解脫的明燈;感謝所有依法修行的清淨修行人,讓正法住世至今;感謝講堂同學戮力於聞、思、修正法;感謝所有助印的朋友讓本書得以問世,以利正法照世。願此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的聞、思、修功德,迴向三界父母眾生,清淨心行,所求如願!

【編者序】

 寂靜迴向一世情

    朋友中年喪偶,痛得無法停止悲傷。她說,曾經以為可以相守到老,而今只求再見在夢中……

    無常世間,隨時都是別離時。多少聚散,誰不曾為愛神傷?老、病、死,世人不愛,尤其恐懼死亡帶來「恩愛別」的苦痛。世間有所依的愛,佛說是貪愛,「如網、如膠、如泉、如藕根,把心意識緊緊纏黏在所依戀的人、事、物、關係上,透過六根攀緣抓取,滋長業行,相續不斷;令眾生的心,障閡而不自由,覆蓋而不清明,閉塞而不開放,愚癡顛倒,昏暗不明,像守衛巡防在在驚疑,像鑽進狗腸苦無出路,像亂草糾結毫無條理,像風中柳絮不由自主,生生世世、往來流轉、永無盡期。所以者何?謂有我故……」(雜阿含九八四經)

    眾生之所以生死流轉、憂苦不斷,是因為有貪愛。貪愛緣於我執,我執即無明,不知不明生命的實相,執著有實質不變的「我」或「我的」,所以貪著身心現象。貪著身心,所以執著於生死;執著生死,所以貪生畏死。

l   沒有生死,只有生滅

    不知生之緣起,不明死為何事,就不能停止貪生畏死。佛陀當王子時,同樣不愛老病死,為了永斷老病死,苦苦追尋生命的實相,而開發顯現「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十二因緣法---- 眾生因緣於無明、愛、取而造作業行,所以流轉生死;如果無明、愛、取停止了,就不會再隨業受生。緣起法,說生死流轉、煩惱糾葛的因緣,也說寂滅涅槃、當下清涼的因緣。煩惱或清涼,就在六根觸境時心意識有無愛取---- 愛著境界,則隨業流轉;不著境界,則寂靜涅槃。

    生命的實相是什麼?佛陀如實知見:生命是隨順緣起而生、隨順緣滅而滅的現象,無常,沒有實質不變的「我」或「我的」,只有不斷生滅、變異的五陰流轉現象。無我,故無「我在老病死」,老病死只是緣生而起的「磨滅、壞滅」的自然現象而已。

    何謂死?佛陀說,沒有一個「誰」在死,而是有生故有死。所謂死,就是各類眾生從這一世消逝、變遷、轉移成另一個生命型態。他的色身完全敗壞而無法使用,壽命盡了,體溫冰冷,生命跡象停止,心意識脫離色身的時刻已到。這樣的現象就叫「死」。

    何謂生?佛陀說,沒有一個「誰」在生,而是各類眾生於身壞命終時,若心意識仍有我執及愛取,在因緣具足下,立即隨著過去業行及臨終願望的投射,投生到相應於該業行品質的界面,得到該界面的生命狀態。這樣的現象就叫「生」。在無明、愛、取、行、業的推力之下,此生才滅,後世尋生。世間所謂死、生,不過是一滅一生、相續流轉的現象罷了。

l   正見緣起,放下執著

    舍利弗和目犍連,是佛陀的兩大弟子,他們涅槃以後,比丘們都很傷心。佛陀寂靜地安慰他們說:「你們莫再愁憂苦惱了!一切隨順緣起而緣生的世間現象,都是會敗壞的,哪能常存不滅呢?欲令不壞,是不可能的!我早說過:一切可愛念的事物,皆是別離之法,終歸離散,如來不久也會過去!所以你們莫再貪愛不捨而憂傷了!你們當知:依止自己的身心經驗體證無常而離抓取,依止正法斷貪愛證苦滅而得解脫;除此之外,無法依賴他人、他法來安頓身心。也就是,修習四念處,正念當下、心向於捨,調伏對世間的貪愛,也就不生憂苦了。」(雜阿含 六三九經)

    眾生有個自的業緣,求不得永不離散。離苦的路,都得獨立地走。我們所愛的人,以衰老、病痛和死亡,示現人生的無常苦迫,幫助我們看清憂傷的根源,其實是我執和貪愛;所以,重要的是:正見緣起----於觸境時內觀自己的起心動念,念念「無常、苦、無我」根本作意,滅除內在無明、愛、取的衝力。透過自覺,淨化業識,無明轉明,滅盡貪愛,才有至福和自在。

l   修四念處,調伏貪憂

    如何淨化?就是依佛所教,精進修習四念處:如實覺察自己身、受、心、法的狀態「無常、苦迫、無我」,放下對身心的愛欲和執著,捨離抓取證得苦滅,用八正道修正身、口、意行;如實覺察別人的身、受、心、法,也是「無常、苦迫、無我」,放下對別人的愛欲和執著,捨離抓取證得苦滅,用八正道修正身、口、意行;如實覺察人我之間的關係,同樣「無常、苦迫、無我」,放下對關係互動的愛欲和執著,捨離抓取證得苦滅,用八正道修正身、口、意行。

    日常如此護念,病時也如此護念;到了臨終,則儘可能保持清明的踏入死亡的門檻,覺察當下生起的感受的苦樂狀態,覺察到最後一個感受的生起和消滅,如實覺知一切感受都是緣起、無常、生滅、非我、非我所,放下對此世身心的貪愛和執著,停止抓取的衝力證得苦滅,內心明覺、解脫。此生盡,生死輪迴的鎖鏈也就永遠截斷了!

    「他去哪裡了?我還能再見到他嗎?」妳問。

    只要我執未滅,貪愛未斷,又隨業力受生。三界流轉,相見亦不相識。一場因緣,感謝互相成全。自淨其意,福利眾生,即是福利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有緣人。

    明白了,就放下,送君行,莫慼慼。隨順緣滅皆歸散,寂靜迴向一世情!

《關於本書》

    《雜阿含經》是原始佛法的根本聖典,南傳佛教巴利聖典稱之為《相應部阿含》,列舉內容的種種相應。雜,譯語同「相應」、又有相次相間雜之意,阿含,指「所傳承的教誨」。佛陀涅槃後不久,第一代弟子們為了令佛所教法常住於世,因而以大迦葉為上首的五百阿羅漢,於王舍城附近的七葉窟內,結集經典,由「多聞第一」的阿難誦出經藏,由「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出律藏,經過五百阿羅漢同時確認為佛陀親口所說,而記載下來,此為佛教史上著名的「五百結集」。原始的結集是:隨義類相同的,分為不同部類,次第安布,集成種種相應,即經中所記載的五蘊、六入處、緣起、食、聖諦、界、念住相應等等,此即《雜(相應)阿含經》的集成因緣。故本經為世所公認最如實、最完整保存佛陀原始教法的經典。此後,依不同意趣及不同部派所傳,又集成《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三部。四阿含經的成立有先後,而以《雜阿含經》為佛法根本。

    漢譯《雜阿含經》,譯自梵文本,是劉宋元嘉年間,中天竺的婆羅門求那跋陀羅過海至中國,約於西元四三五-- 四四五年間,在楊都(現在的南京)祇洹寺所出的,由寶雲傳譯,慧觀筆記,分為五0 卷。經過歷代的展轉傳寫,造成經卷次第紊亂。印順長老於是重新比對、審定,將原本紊亂的經卷,依原始結集經文的次第,重新整理、編排,於一九八三年編輯完成《雜阿含經論會編》。

    本書是《分享雜阿含經》 系列第四冊,經文結集《雜阿含經》內佛陀關於緣起法、四食的開演,內容精選自印順長老編《雜阿含經論會編》因緣相應經文。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故於段落、標點符號部分重新調整。每篇經文首註明的:印順本,指印順長老編《雜阿含經論會編》一書;大正本,指日本《大正新脩大藏經》;佛光版,指佛光山出版的《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經》。

    本書第一--十八篇旨在開演十二因緣法,第十九----廿二篇是重要的修道次第,第廿三----廿八篇旨在開演四食。第十五篇《須深經》曾編於本講堂出版之《遠塵離垢法眼淨》一書,為顧及本書各篇之相輔相成,故於修改後重新編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