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四聖諦-您知道因緣法的完整解說在經文哪裡嗎?


REV.1 法義補充與表格修改

北傳SA.200經中,世尊教導羅睺羅尊者(Rāhula,佛的兒子)之學習次序為五受陰、六入處、尼陀那法(nidāna,因緣法),這似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方向。然而,在相同的南傳SN 35.121經中及MN.147經中,並沒有如此次序,而是直接以六入處來修行,換言之,這個學習次序並非共說。

《出曜經》又稱《出曜論》或《法句錄》,為《法句經》的譬喻集,在其無常品下,亦引SA.200經,不過,其學習次序卻是因緣、五盛陰、六更樂、道德,此之隨順,與SA.200經不同,但有更加完備。此處,除了又顯示出另外一種觀點之外,也都隱約的去對應七事相應教(修多羅),鑑於經文歸類的整理,可以推斷出,這樣的學習次序,應為後來添加的內容,不過,也應如此而得知佛陀可能的教學大綱或方向。


《法句經》

七事相應指蘊(Khandhasayutta)、界(Dhātunānattasutta)、處(Saḷāyatanasayutta)、緣起(Nidānasayutta)、食(Āhārasutta,南北傳皆歸類至因緣中)、諦(Samādhisutta)、道品(Maggasayutta),應為最早結集的內容,只是此序為依《瑜伽師地論、契經事》卷85

「謂於是中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蘊界處相應。緣起食諦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又依八眾說眾相應。後結集者為令聖教久住。」(CBETA 2019.Q3, T30, no. 1579, p. 772c11-16)

依上文簡說,界、處相應可歸一類,故SA.200經的次序與論同之,但《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論說,卻將界相應編入雜因誦而與簡說不同,又,學相應在南傳屬於增支部,今表格化雙方契經的編排與歸類

《雜阿含論會編》印順法師
《相應部》
五陰誦
陰相應
因緣篇
因緣相應
六入處誦
入處相應
食相應
雜因誦
因緣相應、食相應
界相應
諦相應
蘊篇
蘊相應
界相應
六處篇
六處相應
受相應
受相應
道品誦
念相應
大篇
道相應
正斷相應
覺支相應
如意足相應
念住相應
根相應
根相應
力相應
正勤相應
覺支相應
力相應
聖道分相應
神足相應
安那般那念相應
入出息相應
學相應
預流相應
不壞淨相應
諦相應
表一:南北傳契經的編排與歸類》


此處,可以發現,《出曜經》的次序是採南傳的立場,故為因緣、蘊、六處、道,SA.200經採北傳立場,其次序是為蘊、六處、因緣、道,雖然本經並無提及道誦,但是,可以發現這個次序與北傳契經的編排與歸類,有其一致性,都是對照了苦聖諦、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與苦集滅道聖諦,由此之故,有些學者認為SA.200經有修改或較晚結集。而南傳把因緣相應放在第一位(指有偈篇非七事相應故予忽略),第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在教學上,直接由因緣法下手,由因緣展開來學習,也就是藉由因緣法的細部解說來展開四聖諦。第二個原因可由SN22.18經及SN22.15等經可得知,色、受、想、行、識本身是無常,而那生起色、受、想、行、識的所有因、所有緣也是無常,那個生起五蘊的所有因、所有緣就是苦,而這苦主要是來自於我,因此,這樣不但表達出各經文中「無常、苦、無我」的次第,也表達了無常其實是直指因緣現象,所以南傳把因緣相應排在第一順位。如果,我們再進一步仔細考察各經,還會發現有如下關係:

十二因緣
七事相應
四聖諦
無明
苦聖諦
名色
六入處
界、處、因緣、食
苦集聖諦
苦集滅聖諦
受想思
諦、道品
苦集滅道聖諦
老、病、死、憂、悲、惱、苦
《表二:七事相應的關係》

上表這樣的關係,予以提供參考,緣已生法或緣生法(paiccasamuppannā dhammā)的完整解說,其實是在整個七事相應,而不是只有哪幾經,且對照四聖諦,無明至名色,解說在蘊相應,為苦聖諦;六入處至有,解說在界、處、因緣、食相應,為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生至惱苦,解說在諦、道相應,為苦集滅道聖諦。

2 則留言:

  1. 闡陀一經,也有說明,已經聽聞五陰、六入無常的闡陀尊者,還是需要阿難尊者,解說因緣法,才得以見法、知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詳 SN.22.90 Channasuttaṃ 闡陀經,闡陀尊者學習次第是蘊相應,後阿難尊者指導學習因緣相應,闡陀尊者便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依據此經,並沒有表達出如羅睺羅尊者的學習次第,但在其他經文中,闡陀尊者對六處是很清楚的。法,除非前有指定,如變易法,則依前指定語解。法,是指法則,在經文是指四聖諦,也可說因緣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