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契經,漢譯稱為「雜阿含」,但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9:
「若與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分相應者,於聖道品處而為建立。若經與伽他相應者,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舊云雜者,取義也)。若經長長說者,此即名為『長阿笈摩』。若經中中說者,此即名為『中阿笈摩』。若經說一句事二句事乃至十句事者,此即名為『增一阿笈摩』。」(CBETA 2019.Q3, T24, no. 1451, p. 407b25-c2)
如此,可以知道,「雜阿含」應該稱為「相應阿笈摩」Saṁyuttâgama,或「相應阿含」,然而,為什麼從來都譯為「雜」呢?『瑜伽師地論』卷八五說是因為「間廁鳩集」,「間廁」兩字是筆誤,應修正為為「閒廁」,此詞為漢代用語,閒是裏之義,廁是不潔應多清而有混雜於內之義,兩字合用是夾雜、參雜之義。「鳩集」則是是蒐集、聚集義。大眾部
Mahāsāṃghika
的『分別功德論』卷一說是「事多雜碎」。由這兩處的形容來看,很有可能在五世紀的時候,「相應阿笈摩」就已開始不被重視,而造成次第混亂,成為「雜亂的阿含」,也就是如今大正藏這樣的次序不明。也如此可知,南傳佛教為何要不斷的發起,至今已達六次結集之原故。當今的「雜阿含」,吾等應採用原來的正式名稱:「相應阿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