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Dukkha Ariyasacca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unstuck in life.But, you shall be to know what’s anicca.(2020/02/21 R1)
字源
無常,巴利語anicca,是a+nicca,a在字首是表明後面字詞為反義的,nicca的吠陀梵語為nitya,意思是1.)向下的趨勢。2.)連續不斷。所以,nicca 亦是恆常的、持續不斷的、總是的或永久的。Anicca的字義與nicca就完全相反了。然而,這個字詞太出名了,不但連英文辭典都將其收入,在商代中後期至西周,此詞就已在《尚書》中使用了,且詞義也是相同,更本不需談起。苦,在《苦聖諦(Dukkha Ariyasacca)_生命的困境》一文中,已談,此處,略。
內涵
問題來了,這是小兒都知道的觀念,卻對吾等毫無幫助,但為何會在定型句中列在第一順位?在修行時,這又有何幫助?為何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對於眾生離苦,卻一點都沒有幫助?以下,一步一步來探討。在SA.9中: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2a3-4)
「無常即苦」一句話,經常出現,有時又用「無常是苦」,表示無常本身是苦,是因為人之此生必有病、死,所以苦;也有指無論是可意的、不可意或不可不意,所以苦;如此,也可說以上可壞,故是苦。此句對照SN.22.15經是:
「Rūpaṃ, bhikkhave, aniccaṃ. 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 yaṃ dukkhaṃ tadanattā; yadanattā t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無常即苦」理解成「無常是苦」或「無常故苦」,這樣就變成兩者為同一件事或是不同的事,成為許多人的問題。在這個上下文中,「taṃ」起到連接前後兩個概念的作用,表示「無常」和「苦」之間的關係。在這個語境中,可以理解為「即」,因為「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中的「taṃ」是表示當前述條件成立時,後述的狀態必定發生。而不是簡單的無常是苦或者無常故苦。「苦」,在《苦聖諦(Dukkha
Ariyasacca)_生命的困境》一文中,已談,此處,略。
深義
無常與苦,在修學的次第上是兩件關聯的事,切不可不分。要如何正確的去正觀無常,要先知道,沒有瞭解苦集聖諦之時,就會有錯誤理解。看到無常便會以為是剎那生、剎那滅,尤其是經文中的生滅,也以為是這個現象,所以,有的學人便觀到細胞的生死如何就如何,有的學人便觀到心的變化如何就如何,甚者,有的人認為原本就無常,何必觀無常。觀到細胞的生死,也與入流無關,觀到心的變異,也與入流無關,更何況把「無常」當成常識的學人,在SA.11經: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2a22-24)
對應SN.22.18經是:
「Rūpaṃ, bhikkhave, aniccaṃ. Yopi hetu, yopi paccayo rūpassa uppādāya,
sopi anicco. Aniccasambhūtaṃ, bhikkhave, rūpaṃ kuto niccaṃ bhavissati!…」
Uppādāya是產生、出現或誕生,paccayo
rūpassa uppādāya一句,也就是緣所產生的諸色、受、想、行、識,這是在說苦集聖諦,同樣的,經文中的「滅」,是在說苦集滅聖諦。世尊說「正觀無常」真正的用意是在表達:「諸位!你們要正觀因緣法啦」。觀那種身或心「生滅」的體驗,無論有多少了不起的成就,並非是見集滅的自然緣起緣滅法則,而能依佛所說的操作,就會見法,各位,這代表了什麼,無常,對應的是因緣法,當各位看到這兩字時,請瞭解,這是邁向四聖諦中的第一轉,於此成就者,就是三轉中的第一轉,所以,在定型句「無常、苦、無我」中的無常,位列在第一順位,指的是因緣變化,所以,如何觀無常呢?在SA.201經:
「當正觀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當觀無常。耳、鼻、舌、身、意當觀無常。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盡有漏。」(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51c14-19)
此句是因緣法的順觀,觀察到了,才能逆觀,也是正觀無常的方法。再來,關於定型句「無常、苦、無我」中的苦,此處補充。在SA.2經:
「欲貪斷者,說心解脫。」(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1a19-20)
又,SA.5經:
「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1b27-28)
見法者為須陀洹(初果),貪、恚、癡薄為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更是已斷貪,世尊說,離欲貪就如何?就斷苦,所以,「無常、苦、無我」中的苦(生命困境),就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中的第二轉。
有些大師、法師、禪師或自認高者,每日宣揚滅除貪嗔癡者,可是並沒有告訴大家貪嗔癡的原意以及次第。沒見法前的門外漢,優先要處理的是四取中的「欲取」,也就是在身心上減少慾望需求,使得身心清淨。那又要如何減少欲取,依MA.163經,要學習與知道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捨住。如此,就會生喜,將憂滅,然後生捨離心。
後言,在北傳「無常、苦、無我」的此定型句中,有時會多了一個哲學上的形容,與實修無關,故於此處不談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