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苦聖諦-色的補充:唯有正觀集滅能明色




前言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1總序戒法異名等:

「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CBETA 2019.Q4, T23, no. 1440, pp. 503c27-504a1)

佛滅122125年,以政治目的,而用耆那教思想異化佛教的論書開始出現,佛滅126佛教正式分裂,論師時代來臨,佛教一步一步走向名相、理論與哲學化,直至今日。佛滅137年,四阿含以外的經文開始出現,到後來,終於完全取代第二次結集前的教理。佛滅250年~300年,以耆那教思想異化的佛教開始進行一統江湖,佛滅500年後,以婆羅門思想異化的佛教,開啟與其他部派的鬥爭。由此巨變,世人早已忘記四阿含的分類主旨,尤其是《雜阿含》,原本是最高的禪修指導,是佛陀親傳的禪法。


於是,時,有雪山地區的出家人,不願與異化佛教爭論,隱退而去,史稱雪山部。又,有部份出家人,主張應以經為量,不應以論為主,致支持者甚少,故也消失,史稱經量部。兩千多年後,今,阿含初見復興,然,其狀況,依然如同佛滅約120年之時,打著《契經》旗幟,卻加以曲解,言成他教之法、行他教之修,眾矣。此菌之毒,依然蠶食與寄著於身中,由所生之毒,已誤自為正而不知,故與宿主共生,不斷敗壞正法,同時,亦有宿主發現此毒,開始淨化其身。

四大與色

沒有辦法知道《雜阿含》是最高禪修大全者,當然是把經文當作知識或教科書來看,於是,有學人發起一日讀一經,有法師開始一日解一經,亦有學人,認為這樣太慢,於是建議及挑選,各式各樣的必讀經文。在這種前提下,必然沒有人能發現,當年佛前的第一代弟子,那些阿羅漢聖者們,早已為我們留下學習次第。於是,在經文雜亂情況下,不以聖者所告知之次第來學習,或,以論師所言來學習,除了無法以全面的角度來釐清,也不知道阿羅漢們留下的學習次第,更不要說,如何才是正確的學習方向。

譬如,現在要談的「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出於SA.41SA.61經,由於參與結集的阿羅漢們,將此經收錄於陰相應,所以,聖者是要告訴我們,此處屬於苦聖諦,意味著,這裡沒清楚,就不可能進入下一步,也就是苦集聖諦。因此之故,也就等同此處所談,尚未進入苦集聖諦或因緣法之門。

《雜阿含》是最高的禪修大全,其中所談,只要能正觀,就會發現,很多描述是正觀下所見,並且緊扣於正法,這些描述並不是知識,更不是哲學,而是如實知,如實所見。在SA.41經: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9b12-20)

如果五取蘊的色是指人的身體,那麼,直接用巴利語deha來告知就好,或者直接使用deha而不用說明,然而,世尊卻要我們如實知色為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但是,由於前述種種的毛病與偏見,又不知「色」的字源意義,導致在知見上爭論不止,又或是修行上,產生種種自以為是的創新方法,如實知,不是我今天學到了如何蒸蛋,那只是知見。如實知是,我今天在蒸蛋的過程中,要用何種器具,要用多少水,要用多少時間,以及在這整個過程中,蛋由生至熟的完整變化過程裡,發生了何種狀況等等。

如何如實知色為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一切,根據SA.196經及SN.22.23經的定義,一切是表示六入處,細說是六內入處、六觸入處及六外入處。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知道四大是在說什麼,然而,在七事相應的經文中並沒有定義,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此句是否有問題,可是,本句話是南北共說的。

前文中說到,《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所以,要注意當《中阿含》涉及禪修時,為學問而不是實修。所以,在《雜阿含》所未提到的說明,可以在《中阿含》找到,例如,四大就是這樣。不過,還要注意,如果把學問死死套上了修行,那就會如何呢?自然就會有內觀可以看到大腦、肝、骨等嗎?沒有神經的器官如何看到、感受到?等等問題。實際上,學問要表達的是觀念,而種種隨禪法的《雜阿含》,則是操作,兩者皆含正法,此中區別,請學人務必瞭解,不是硬套。

四大,無論是身外的或身內的,有四種特性,依據MA.30經,為堅性、性潤、性熱(或冷)及性動,計有四。依據MN.28經則為粗硬的(kakkhaḷa)、凝固的(kharigata)取有關;是水(āpo)、與水有關的āpogata)取;是火(tejo)、與火有關的(tejogata)取及是風(vāyo)、與風有關的(vāyogata)取。南傳經文有些抽象,這也難怪南傳論師所說皆為不同。

色的定義見《苦聖諦-五受陰(pañcupādānakkhandhā)》一文,由此,「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白話的原意是:「色是當六內入處觸及六外處時,會有四種特性,及藉此四種特性,知種種的形貌」。

操作

如果上面這一句話,還不夠清楚,可以先放在一邊,因為,可能學人還沒有如實知,造成無法清楚的瞭解。所以,在實修的運用中,暫先忽略此句話,當於如實知時,就能體會,原來這裡真的是很關鍵,並且,當於此處如實知並圓滿時,才能於下一步精進。

當對色如實知時,就要開始練習對色的集起如實知,此處,涉及苦集聖諦,故有機會另談。現在,以最多學人練習的安般念為例,開始運用,但首先要知道的是,安般念是以苦集聖諦中的鼻入處作為練習的開始,當這裡有成就時,不代表其他五個入處也做的到。

經由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的練習,就會發現,雖然安般念以鼻入處作為開始練習,但實際上還有身入處,另外,本文所提鼻入處,其實是在說鼻內入處、鼻觸入處及鼻外入處,其他所說為同理類推,不再提及。

當以鼻入處作為練習的開始時,請以鼻觸入處作為所緣,而不是論師的人中、鼻頭等,請以佛說的苦集聖諦為準,當發現了鼻觸入處,隨著呼吸,請發現鼻外入處及鼻內入處在哪裡。如何去發現鼻觸入處的正確位置或鼻外入處及鼻內入處,就是以四大特性,此時,會發現鼻外入處,即為空氣,如何由面前至鼻中,這時,會發現佛何為說要繫念面前。空氣由面前至鼻內,藉由知其軟、硬(地);濕、乾(水);熱、冷(火);流動的快、慢(風),其中最為明顯之處,即鼻觸入處最清楚處,其鼻受、鼻想及鼻行將由此發生與擴大,空氣在喉頭前(鼻內)的全部,就是鼻內入處,在過喉頭後,所緣其實會變成身入處。

整個呼吸時,空氣所經由之處,會明顯知道空氣的變化與過程,其中,氣流何時明顯粗大(硬),何時明顯細小(軟),何時擴大(空氣流動形貌,鼻外入處),何時縮小,或其他四大特性,皆清清楚楚,整個一呼一吸中,會有個明顯又完整的形貌,這都是由四大來所知其形貌,也就是色,其鼻外入處、鼻觸入處及鼻內入處的形貌(色)都能覺知。

整個由鼻觸入處,如實知鼻內入處及鼻外入處,藉由鼻觸入處所緣的修行,將空氣所生四大之所緣,擴展至由喉頭處之後的所緣,即可覺知身入處。如是,鼻外入處(空氣)進入鼻內入處(呼吸道)及其最明顯的觸點(鼻觸入處),皆由四大所覺知形貌,空氣由喉頭後至肺或腹內,身外入處(空氣)進入身內入處(肺或腹內)及其最明顯的觸點(身觸入處),也皆由四大所覺知形貌,一呼一吸中,明明白白為正知,所緣不離為正念,於是,如實知「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

在進入身入處的所緣後,稱為安般念第三階,由此第三階起,達至身心的清靜,則為第四階,這時請注意,這第三階與第四階,不是只有鼻入處的練習,還要練習整個六入處,之後,由任何六之一的觸入處去覺知由觸入處所生的喜愛,稱為苦集聖諦的練習,請回頭看SA.41經,此時安般念將進入第五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