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

摩拭

 

SA.564經:

「無著樂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持身故」(CBETA, T02, no. 99, p. 148a28-b1)

元亨寺《增支部經典》:

「而非為戲、亦非為醉、亦非為飾、亦非為美,乃至祇為身住、為活、為息害、為修淨行。」(CBETA 2020.Q4, N20, no. 7, p. 244a6-7 // PTS.A.2.145)

莊春江老師翻譯:「既不為了享樂,也不為了陶醉,不為了好身材,不為了莊嚴,只為了這個身體的存續、生存,為了止息傷害,為了資助梵行。」

故,台大獅子吼解讀「無摩拭想」時,做出說明為:不是為了讓身體白白嫩嫩。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為了好身材」。這般說明是有問題的。



原文,AN4.159經:

「neva davāya na madāya na maṇḍanāya na vibhūsanāya, yāvadeva imassa kāyassa ṭhitiyā yāpanāya vihiṃsūparatiyā brahmacariyānuggahāya.」

Bhikkhu Sujato 翻譯:「Not for fun, indulgence, adornment, or decoration, but only to sustain this body, to avoid harm, and to support spiritual practice」


以原文來看,maṇḍanāya 及 vibhūsanāya 兩字是其義接近,都有裝飾美化之義,但 vibhūsana 是特指「身上的裝飾」,故元版翻做「美」,而 maṇḍanāya 比較廣泛,故翻做「飾」。這裡,元亨寺與 Bhikkhu Sujato 是符合原文的。

 

蘇錦坤老師對此,補上了其他經文資料 。其中MA.161經:

 

「彼持衣者,不為財物,不為貢高,不為自飾,不為莊嚴」(CBETA 2019.Q3, T01, no. 26, p. 687a9-10)

 

或DA.21經:

 

「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莊嚴,酥油摩身,香水洗浴,香末自塗,香澤梳頭,著好華鬘,染目紺色,拭面莊飾,鐶紐澡潔,以鏡自照,著寶革屣,上服純白,戴蓋執拂,幢麾莊飾,沙門瞿曇無如此事。」(CBETA 2019.Q3, T01, no. 1, p. 89a22-27)

 

這「自飾」、「莊嚴」的「自飾」,即為「酥油摩身,香水洗浴…」,也就是「無摩拭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