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坤老師的書房夜話 220中,認為MN118經描述法念處的次第符合其《十誦律》等,而較有可能。先列出南北傳次如下:
SA.803經:
1.「無常」
2.「斷」
3.「無欲」
4.「滅」
MN.118經:(採元亨寺版本)
1.「觀無常 aniccānupassī」
2.「觀離貪 virāgānupassī」
3.「觀滅 nirodhānupassī」
4.「觀出離 paṭinissaggānupassī」(莊春江老師翻譯:觀斷念)
先檢討「斷」,此字為「截」、「斷開」也。斷開什麼?在SA.129經: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斷法。觀察斷法已,於色欲貪斷,我說心善解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41b2-5)
是的,就是要斷開五蘊,觀察斷法後,才能於五蘊斷欲貪(無欲),更深的說,此乃符合無常、苦的修行次第,或是說解決身見後,再解決貪愛,很顯然,北傳次第中,強調了初果的要件,南傳則無,此外,無常、斷可謂一對的次第。
滅,漢譯的滅,有不同意義,以MN.118經來看,此處的滅屬於滅聖諦,而不是消滅、滅亡等其他意涵,如此,南傳的次第,其實是依據四聖諦,而北傳,很明顯是用三轉的角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