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Āyatana, the Buddha’s forgotten teaching 被遺失的教導—佛陀所說的「處」

Corresponding Author: Gabriel Ellis, gabriel.ellis2@gmail.com
Citation: Ellis, G. (2021). Āyatana, the Buddha’s forgotten teaching. Academia Letters, Article 749.
https://doi.org/10.20935/AL749

 中譯:淨豐

譯者前言

會介紹與翻譯這篇論文,那是因為,終於有專文去討論這個關鍵的教導。而這個問題,無論是對於為南傳,還是北傳佛教而言,都可以被視為成「失傳的佛法」,慶幸的事,在台灣,已有少部份的出家尊者,開始重新予以重視及教授這已被遺失的關鍵。

佛滅116年之後,佛教出現分歧,眾人以不同的觀點自制論書,並予以取代依經依律的傳統,即為部派佛教,其中,很可能為第三次結集時,分說部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ta Tissa)所造或編輯的大論:《舍利弗阿毘曇論》,後來被分說部遺棄,或是說,又由於分說部再分裂,而不弘揚此論,但在北傳的路線中,《舍利弗阿毘曇論》卻受到多個部派的認可,而影響後世非常深遠。


《舍利弗阿毘曇論》所提出的新觀點中,把六入處的「處」,變成「根」,見《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入品第一:「云何眼入?眼根是名眼入。…云何意入?意根是名意入。」(CBETA 2021.Q1, T28, no. 1548, p. 525c11-23),於是,「根、境、識」之說,取代佛陀原說,成為正說,緣生法被硬生生破壞。

這個改變,終至造成緣已生法尚失以修行為本的深義,後人雖談緣生法,但其內容卻是《舍利弗阿毘曇論》的主張,這也導致佛陀親傳的禪法,於歷史上失落不振,眾人不會修,緣生法成為哲學,外教冥想的方式取代七覺支。

回到主題,《相應阿含》的種種問題,顯示出歷史變化的傷痕累累,但譯者在漢譯時,有些漢文術語的選用,例如,「色」、「相在」或是「處」等,把原語的意義,表現的淋漓盡致,而這則是西方學者較少接觸的古老資料。本篇論文,亦為有如此現象,而沒有被考慮進去。

論文中,論主介紹兩方學者的見解,由而融合雙方提出一個新的見解,然而,個人不太同於奧利維爾(Patrick Olivelle)的說明,其理由是,他的說明,可以明確的知曉,那還是以部派佛教的觀點,以「根」(Indriya)來解 āyatana,換句話說,這並非是恰當的,而論主顯然是對佛教本身的歷史等等,尚未完全將其加以考慮進去。

漢譯 āyatana為「處」(chǔ),並非是單純的選擇,而是一個富有極深內涵的用意。處,【玉篇】居也。【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各有攸處。又分別也。這些都恰恰在滿足 āyatana 的原意,又,「處」做動詞時,有「交往」、「處理」、「應對」,如《說文》:「與人交往。世間最難的事,甚於虎豹豺狼。處或從虍聲。敞呂切」,這也類同論主所謂隱喻的含義,而有「那個地方會處理、應對於某…」之表達,如此,SA.45經中所言:

「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相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增長;諸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CBETA 2021.Q1, T02, no. 99, p. 11b7-11)

經文明確指示,問題必然來自那發生的地方(處),才會「諸根增長」,又,「諸根長已」,那個發生之處的問題依然存在並不捨時,則又會「諸根增長」,在相對應的 SN 22.47經中,雖看似無強調「問題必然來自那發生的地方」,但「無明觸」(avijjāsamphassa)的觸,必然亦是指緣六入處有觸。

這 āyatana (處)與 Indriya(根) 的關係,應要能正確的理解,現在,再深入與轉換經文說明,使用一個淺白的說明。問題必然來自發生的那裡(處),而那裡本來便具有其功能(根),一但存在(無明)問題,哪裡(感官)必然依其問題而運作下去,於是,又造成問題,持續在問題發生的那裡,不斷運作。但凡在事情發生的那裡,沒有錯誤、愚昧的問題時,那裡(感官)便只會在沒有問題(沒有無明)中運作。Indriya(根,感官能力)可說是隱於 āyatana (處),是 āyatana (處)的功能,但凡 āyatana (處)才有 Indriya(根,感官能力),能知 āyatana(處)又必為 Indriya(根,感官能力),佛陀之所以用 āyatana (處),而不將 Indriya(根)置於緣生法中,除了兩者之關係外,更重要的是,āyatana (處)是禪修所緣的對象,āyatana (處)是瞭解生命如何運作的關鍵,要打開這煩惱的癥結是在 āyatana (處),而不是 Indriya(根)

生命的眼,正常運作時,本來就會看,生命的耳,本來就會聽…,當專注於此,或覺知於此,對解決煩惱沒有幫助,那是生命本來便具有的,雖然愛由感官能力而起,但要能夠解決煩惱,必然要認清楚那問題發生的地方(āyatana)(苦聖諦),問題發生的原因(苦集聖諦),才能去解決問題(苦集滅聖諦),將緣生法的 āyatana(處),換成 Indriya(根),就是誤以為只要強壓生命本能,生命便能昇華,於是,āyatana(處)不再是禪修所緣對象,而其他的,如「光」、「呼吸」等,喧賓奪主,成為禪修所緣的主要對象,而緣所生法亦隨之而淪落為理論。

本論文作者 Gabriel Ellis 對於 āyatana 的說明,完整的表達其中有「經驗中心」和「精神家園」兩者,個人意見,這「經驗」及「精神」意涵,都來自於 Indriya(根),而「中心」及「家園」的意涵,則為原本的 āyatana (處)。

正文(Main Body)

稍早的佛教之前創造了幾個精神上的概念,有些概念已經越來越受歡迎,如四聖諦和緣起。在這篇文章中,我想研究一下 āyatana 的概念,它對於早期佛教的理解至關重要,但至今為止,並沒有得到適當的學術關注。此外,它不僅具有學術意義,而且,影響著我們禪修的方法,以及,對於佛教心理學的認識。

在佛教的巴利經典中的 āyatana 通常被翻譯為「基地」〔1,2,3,4,5〕〔註1〕,「範圍」 〔6,7〕,或「感官領域」 〔8〕。我認為這些翻譯不夠充足,因為,它們都是基於後來的佛教傳統和評論文獻,而不是基於此語的歷史來源予以理解。

在佛教以前的歷史,Āyatana,在吠陀的文獻中便很豐富了。Jan Gonda 對此做了很徹底的調查〔9〕,他回顧 Āyatana 梵語的不同詞源,並贊成奧爾登伯格(Hermann Oldenberg) (1854-1920)使用最典型的梵語範例來解決,例如,將 yatati 作為「自立」,便可將 yatate 作為「把正确的位置分配给某人」等等。他總結說,這個詞(指 āyatana)用來指某身於固定的地點、位置等等(1975, p. 184)。一個範例,從具體的「宅地」和「家」,到更隱喻的內涵,如「庇護處」,「度假地」和「基質」,從而以此常規渠道而涵蓋字面的及隱喻的含義。

雖然在《梨俱吠陀》裡是找不到 āyatana,且在《阿闥婆吠陀》也很少,不過,在《夜柔吠陀》,或是佛教之前的婆羅門,像《百道梵書》 (ŚB),還是佛教以前的奧義書,如《歌者奧義書》、《廣林奧義書》 〔10,第12-13頁;11〕,則被廣泛應用。

《夜柔吠陀》的《卡拉卡本集》(Kāṭhaka Saṃhitā)23.9中,āyatana 表示「家」,在艾塔雷亞奧義書(Aitareya Upaniṣad)1.2.1中,則表示為一個「房子」或「居住的地方」,而於《歌者奧義書》的 7.24.2 也如此般使用。更隱喻的是,在《夜柔吠陀》的《泰蒂裡亞本集》(Taittirīya Saṃhitā)1.7.5.3 和 7.1.5.2,則意味著「度假地」、「支持」(參閱 Gonda 1975, p.191 and p. 235) 。同樣的,在《百道梵書》 2.5.1.12 中,它表示為「基礎」,而在 6.2.1.14 和 11.8.1.3中,其 Āyatana 指向一個有宗教儀式的家(參閱 Gonda 1975, p.191 and p. 235)。在《歌者奧義書》的6.8.2和 6.8.6-7中,意味著心靈安息之地,在其他段落中,於「庇護處」的意義上,心靈便是 Āyatana(在 Cu 5.1.5, CU 5.1.13 - 14, Bu 6.1.5, BU 6.1.14 和 Bu 6.3.2)。

總之,佛教以前的吠陀,對於Āyatana的使用,無論是具體的,還是隱喻的,由精神上或是宗教儀式上來看,清楚地表示出「家的住所」之概念。更普遍的說,它是一個「經驗的發生處」,因此,我認為佛教以前的Āyatana用語,應稱為「經驗的中心」。考慮到這一點,回過頭來去看佛教的經典,「基地」或「領域」的翻譯,太過於籠統,有其誤導性,建議應使用「經驗的中心」,這樣的表達,會比較充足。

當只有使用Āyatana一語,於經典中的來龍去脈卻有表現出「六個感官體驗的 āyatanas」時(即六處 saḷāyatana 或六觸入處 cha phassāyatanā),也就是,即使巴利語文本中,只有提到āyatana,而不是 saḷāyatana之時,菩提長老及沃爾什還是將其翻譯成「感官基礎」。(例如在SN 8.12, SN 22.57, SN 35.31, SN 35.92 或 DN 33經)這個專有術語 saḷāyatana(衍生於 ṣaṣ-,六),總是在十二緣生法的第五支(paṭiccasamuppāda) 顯示,並明確地指出是六內入處,例如在SN 12.2經:

cakkhāyatana, sotāyatana, ghānāyatana, jivhāyatana, kāyāyatana, manāyatana.

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菩提長老在結構上對它們進行解釋,並翻譯為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心靈,我亦跟隨著如此說明,然而,奧利維爾(Patrick Olivelle)翻譯吠陀〔10,p.22f.〕時,他認為這是不同於「生理器官」的,而應該理解為「認知功能」,同樣的,在巴利經文,解構眼睛時,實際上是akkhi,所以「āyatana cakkhā」相當表示「視覺」而不是「眼睛」。因此,這六個內部 saḷāyatanas,可以理解成「視覺」,「聽覺」,「嗅覺」,「品嘗」,「身體認知」和「心靈認知」。

回顧此六個「āyatanas」,確實有點意義,把它們看作是「經驗的中心」,而不僅僅是「球體」等,因為,我們從根本上,便認為自己是個感性與明智的存在。在經文中,Āyatana 的第二個最常見應用,是在更為深入的冥想裡, 有四種抽象的禪境:空無邊處(ākāsānañcāyatana),識無邊處(viññāñañcāyatana),無所有處(ākiñcaññāyatana),非想非非想處(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而對於此四種禪的經文術語中,āyatana 經常被重複提到(如 ākāsānañcāyatana 為 ākās-ānañca-ayatana),於冥想時的所緣(停留)處,會帶有光明的變化(例如 AN 3.166 經),更常見的是,在以佛教為主的國度,將其稱為禪那,且值得注意的是,AN 9.43-45 經於描述這四無色定都有「āyatanas」,因此,這是很廣泛使用的術語。更難得的是佛學大師達成解脫狀態之地被稱為「āyatana」(在 MN 44和 MN 137)〔註2〕。因此,有理由認爲 āyatana 被廣泛地應用於熟練的禪修者,甚至是聖者的狀態。

綜上所述,我對 āyatana 作為「經驗中心」和「精神家園」的解釋,為如何解釋佛教禪修境界提供了新的思路。人們普遍認為,冥想狀態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然而,這不符合「經驗中心」和「精神家園」的標準。為了取得這樣的成就,人們必須在這些狀態去中「建立一個營地」,將它們設置為名副其實的經驗中心,從那裡,我們將遠離生命的正常心態。因此,冥想的正確成就,必須導致一個「重新定義」,認為自己不是主要作為一個感性存在,而是作為一個以禪那的精緻喜悅或以無限空間,無限意識等更精緻的經驗為中心之存在。此外,我建議佛教的觀點,即在特定的經驗中心看到生命,這所激發的心理概念,能去處理持續變化的經驗,特別是在心理治療和自我發展方面。

註1. 原文「base」做名詞解應為「基地」,可泛指「家」、「駐地」、「營地」等等等,做動詞解,則有「作為某事物的基礎或起點為基礎」之義。
註2. 《MN 44經》:「kudāssu nāmāhaṃ tadāyatanaṃ upasampajja viharissāmi yadariyā etarahi āyatanaṃ upasampajja viharantī’ti?」莊春江老師翻譯:「什麼時候我[也]要進入後住於那聖者們現在所進入後住於之處。」元亨寺版:「今諸聖者成就住其處,我必成就住其處。」(CBETA 2021.Q1, N10, no. 5, p. 24a11-12 // PTS.M.1.304)

References


1.  Ñāṇamoli, B. & Bodhi, B. (Trans.). (1995).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  Bodhi, B. (Trans.). (2000).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3.  Bodhi, B. (Trans.). (2012).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Aṅguttara Nikā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4.  Walshe, M. (Trans.). (2005).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5.  Holder, J. J. (Ed.). (2006). Early Buddhist Discourses. Hackett Publishing.
6.  Rhys Davids, C. A. (1975, originally 1900). 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London: Royal Asiatic Society.
7.  Gethin, R. (Ed.). (2008). Sayings of the Buddha: New translations from the Pali Nikaya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Sujato, B. (2018). Online: https://suttacentral.net
9.  Gonda, J. (1975). Selected Studies: Sanskrit Word Studies. (Vol. 2). Brill.
10.  Olivelle, P. (Trans.) (1998). The Early Upanishads: Annotated Text and Trans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Witzel, M. (2009). Moving Targets? Texts, language,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in the Late Vedic and early Buddhist periods. Indo-Iranian Journal 52, 287–310.

Academia Letters, March 2021 ©2021 by the author — Open Access — Distributed under CC BY 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