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願意去對讀原典,往往會發現經文當時所使用的漢語,和現代的解讀,並不是同原典的那一回事。一般而言,我們會將漢文的「功德」,理解為「 行世間的善而能得回報於己之利」。然,唐、王維的寓言二首言:「問爾何功德,多承明主恩。」,這漢語「功德」原本指功績與德行,如《禮記、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
漢譯「功德」,在契經中,有幾種不同的原意,今整理共計九項介紹之。
- 於SA.97經中:「於功德過惡」,其對讀用語是「 Yodha puññañca pāpañca」,這裡的「功德」是「Puñña 」(nt.),指「值得稱讚的行為」、「美德」,在SA.254經中:「作諸功德」,亦為此稱讚的行為,「puññāni」(複數),莊春江老師在翻譯對應的AN 6.55經文時,採用「福德」,且無表示出複數,其他亦採「福德」的,尚有SA.841經、SN 55.41經等等。
- 又,SA.211經中:「五欲功德」,其對讀用語是「 pañca kāmaguṇā」,這裡的「功德」是「guṇā 」,指「種類」、「組成要素」。
- SA.347 經中:「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其「功德增長」對讀用語是「 āpajjatī」,指「達成」、「去做」、「長進」、「表現出」、「產生」等義,莊春江老師翻譯SN 12.70經為:「未來做到自制,在聖者之律中,這是增長。」。
- SA.407經:「此非善本功德,不得修梵行」,然,此處SN 56.41經作:「此思惟與義相應,為初梵行」,莊春江老師翻譯:「[因為]這些思惟具利益,這些是梵行的基礎」,其對讀用語是「atthasaṃhitā」,莊春江老師以「attha-saṃ-hitā」來解,為「對己有好的利益」之義,元亨寺版則採「attha-saṃhitā」來解,以理將益(attha)作義,saṃhitā 採相應之解。
- SA.495經:「功德退減」 為本經前段句中的「所依退減」(hatūpaniso)指「受損原因」、「傷害之因」、「破壞緣由」,莊春江老師作「失去近因」。
- 在SA.537經的「於何功德修習」,其對讀用語是「 āyasmā anuruddho dhammānaṃ bhāvitattā」,此處的「功德」(āyasmā)是指「收入」、「所得」,即是表明阿那律尊者於自習教法中的「獲得」。
- 在AA 31.6經的「聞法五功德」的對讀用語卻是「ānisaṃsā」,因此,這裡的「功德」是指「效益」或「良好的成效」。
- 於SA.1184經:「毘陀功德人」,其對讀的巴利用語是「vedaguno」,指「四吠陀達人」、「明智者」。
- 多數漢譯經文中的「功德」可能為添加語,或作為強調其行之用途,如SA.1140經:「於阿練若比丘所,歎說阿練若法;於乞食比丘所,歎說乞食功德;於糞掃衣比丘所,歎說糞掃衣功德」,對應的SN 16.8經:「有比丘,為住阿蘭若者,讚歎住阿蘭若者。為乞食者,讚歎乞食者。為著糞 掃衣者,讚歎著糞掃衣者。」如是,皆可知此是為強調行為之義。
「功德」並不是帶有宗教視角的「 行世間的善而能得回報於己之利」,亦非所謂「福行而有福報」,吾等應知,當然,對於有其渴求與需要的有情,不得勉強其觀念,但對於能正確邁往佛陀原說者,除予以告知外,亦請記得,辛嶋靜志教授於《漢譯佛典語言研究》說:
「因為思想是通過語言表現、通過語流傳的,所以說,思想並不脫離於表現它的語言,而是存在於表現它的語言本身之中。不正確地掌握語言,便不可能正確地理解思想。今天我們應該首先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不懂佛教漢文。」
是的,沒有切確深入瞭解,我們真的是不懂漢譯佛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