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相應中,談到、介紹到無常,如果,本詞語就是字面意義。假使,就是這般,就沒有繼續一探背後深意的必要了。如果,覺得並不是僅此而已,請一起探討下去。
當我們對五蘊的無常現象中去欲貪,叫不如理作意,如果,我們能知五蘊無常,這叫如理作意,請注意,這是如理作意,不是八正道的正思惟,離解脫還很遠,不過,對五取蘊無常如理作意時,且具有正確的見解時,才會對五取蘊的無常去覺醒而離開。現在,當自己是位擦門者,學習擦乾淨那入流的門。
✨擦門者的起步認識
如何覺醒而離開?我們會發現自己黏在、靠著某個境,知道這些黏著或抗拒著,都是不長久的、短暫的、不對的,會產生煩惱的,是沒有必要的,所以,就可以覺醒而離開?還是說,看到無常,是不是只要看到種種感受無法持久、永恆,便可沒有必要執取種種而離開?實際上,每個人都一直看到,只是看到後,反而更會去貪圖欲樂,因為,正是這種無法持久,導致眾生不斷地去攀緣。在SA 67經中,佛陀這麼說到:
「樂著彼色,讚歎於色;樂著於色,讚歎色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CBETA 2021.Q3, T02, no. 99, p. 17c17-20)
SN22.6經:
「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bhinandati abhivadati ajjhosāya tiṭṭhati.
“Kiñca abhinandati abhivadati ajjhosāya tiṭṭhati? Rūpaṃ
abhinandati abhivadati ajjhosāya tiṭṭhati. Tassa rūpaṃ abhinandato
abhivadato ajjhosāya tiṭṭhato uppajjati nandī. Yā rūpe nandī
tadupādānaṃ. Tassupādānapaccayā bhavo; bhavapaccayā jāti; jātipaccayā
jarāmaraṇaṃ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莊春江老師翻譯:
「比丘們!這裡,比丘歡喜、歡迎、持續固持;歡喜、歡迎、持續固持什麼呢?歡喜、歡迎、持續固持色;當他歡喜、歡迎、持續固持那個色時,生起歡喜;凡在色上歡喜者,那個是取;以那個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
此處,北傳做「樂著」是比較符合原義,巴利語 Abhinandati [abhi + nandati] 指「由中找樂、使得愉悅、喜聞樂見」,正是這個無常、不恆久,導致生命好於其中來找樂(此 abhinandati abhivadati 兩語為連用語),即樂著、歡迎,並進而持續地、不斷地固持於此(ajjhosāya tiṭṭhati),樂而不止,這也才是「取的緣起」所要表達。請注意,「取的緣起」還不是「取」的更深之義,需另外討論。然而,當今許多修行方法,把無常當成實相,因此,去看那一生一滅的、剎那剎那的,把這個當成目標、真理,誤以為看到後就能成道,卻不知到,其實,我們一直都看的到。於是,將很難如佛陀般,去認清問題的根源,以及,應當如何有效的處理。
MA.8經:
「一切行無常,不久住法、速變易法、不可猗法,如是諸行不當樂著,當患厭之,當求捨離,當求解脫。」(CBETA 2021.Q3, T01, no. 26, p. 428c9-11)
佛陀要我們正觀無常,這正觀的背後,必須能對無常這兩字,具備正見,如果,無常只是無常,然而,卻不知道佛陀在說,那正是生命的不當行為,即是生命歡喜於無常的經驗、認知而予以緣起,於是,在不具備正見下,那就可能會踏上別的道路,與佛無法相應。
如何將正觀無常具備正見呢?我們還要進一步去探討世尊對於「無常」的內涵。無常其實是個大課題,因為,大家都知道無常,卻不見背後有個大課題,假使,看到無常,便能無可執取,很抱歉,稍微有點知識者,都知道無常所表,更本不需要佛陀來說無常。因此,無常不是三言兩語,不是就只此兩個字,便能說的完。
✨擦門者拿起了抹布
SA.42經: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CBETA 2021.Q3, T02, no. 99, p. 10a19-20)
無常如實知,即如實看見,並不只在於認識到不恆久,而是要如實知道,生命習慣於這種由不恆久中,不適當的找喜樂,並味著於此,進而能夠強大到不用理會死亡,因為,生命每分每秒都在經驗於這種無常的好,而死亡,生命卻更本還沒有經驗到。這個無常中所生之喜樂,巴利語即 sukha ,指的就是生命於無常經驗中,身心所必須依靠的舒適感。如果能在正觀中,體會到無常之內涵,知曉這喜樂勢必於不久後,會因條件的不同而轉換,那麼,有什麼好快樂或悲傷呢?為了徹底解決由此而帶來的煩惱,我們應該要把布拿起來擦門。
✨擦門者手上的抹布
閱讀經文,應要注意定型句,就是使用數個語詞,來組成一個完整的內涵,去除其中一個,就不夠完整,然而這種層次描述,卻很容易被忽略、自動去除語詞中一種表達,造成斷章取意。「無常」也是有這個問題,實際上,無常的全部含意,還必須要看其連接語,所構成的完整架構,是故,基本上,「無常」的完整解讀,有三個內容,其中,第二個內容是「變易法」。在 SN 41.10經:
「tampi aniccaṃ, tampi addhuvaṃ, tampi pahāya gamanīyan」
莊春江老師翻譯:
「那也是無常的,那也是不穩定的,那也捨棄後應該走過去。」無常,就其字面上,除了是指沒有永恆的,也是不穩定的,這個「穩」字,【說文】古通用安隱,以故,北傳譯為「不安隱」,其定型句為「無常、苦、不安隱」,表達出心理不安所致的憂悲苦惱,也是於無常中找樂的反向。而這「不安隱」於經文中,屬「變易法」之一。如 SN 22.49經:
「若諸沙門、婆羅門,以無常、苦,變易法之色…」(CBETA 2021.Q3, N15, no. 6, p. 71a2 // PTS.S.3.48)
對應經文 SA.30經: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CBETA 2021.Q3, T02, no. 99, p. 6b4)
SN 22.10經:
「彼色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CBETA 2021.Q3, N15, no. 6, p. 9a9-10 // PTS.S.3.7)
SA.107經:
「彼色若壞、若異,心識隨轉,惱苦生」(CBETA 2021.Q3, T02, no. 99, p. 33b11-12)
這「變易法」(vipariṇāmadhamma)為無常的第二內涵,有變易及變異兩義,無常的「變易」也稱為「壞」,而「變異」則對應於「不安穩」。其變易及變異的巴利語為 vipariṇāmaññathābhāvā,這變易(vipariṇāma)即 vipariṇamati,為各式各樣的轉變、改變或交換,故近同漢文的「易」,「壞」則為倒塌、變質,漢文這般翻譯,道出了由無常而找樂,轉成了由無常而找憂悲苦惱,不過這兩種情形還是會變易與變異。變異(aññathā),為不同的方式、狀況,是一種不穩的、起伏的情形,故近同漢文的「異」。情況(bhāva)則是指以變易及變異的條件中,所生成的存在,亦即無常所生的有。
這變易及變異,就是指身心當下,實著生成於不同條件中的改變、不穩定。所以,正觀時,應要在觸的那時,觀察在這時的變化、不穩定的不同條件,把所有形成的問題、條件找出來,如是,佛陀將以此步驟,引領我們進入到無常的第三種內涵要義。
✨擦門者開始去擦拭
如何如實知身心當下在改變、不穩定?不是只看到心情起伏、快樂、憂愁、觀念、思惟轉換或取代等等各種心態,也不是看到痛、養、暖、冷等各種身受,還是細胞生又死。而是要在這些改變、變化中,去觀察到,在不同狀況、條件中,那最更本的因,所導致苦、樂或不苦不樂,故SA.968經:
「我之所見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若復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彼則無常,無常者是苦。」(CBETA 2021.Q2, T02, no. 99, p. 249a3-5)
觀察到各種心態與身受,即觀察「變異法」,這是很粗的觀察,但能理解到這裡時,便會很自然地進入到「無常」的第三種含意,就是苦集。AN 10.93經:
「諸之生成、有為、心所思、緣起所生者無常也,無常者苦也」(CBETA 2021.Q2, N25, no. 7, p. 88a13 // PTS.A.5.188)
原語:
「kiñci bhūtaṃ saṅkhataṃ cetayitaṃ paṭiccasamuppannaṃ tadaniccaṃ. 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
莊春江老師翻譯:
「凡任何已存在的、已被造作的、所思的、緣所生的,則是無常的。」
此處有兩點先要釐清。第一個地方。巴利語 saṅkhataṃ是 saṅkhato的受格,莊老師翻譯成「已被造作的」,以文法上來看,是比較合適,但元亨寺版翻譯成「有為」,巴利語 saṅkhatā是 saṅkhato從格,是「由於多種條件、原因產生」,考慮SN 22.81等等經的「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時候,此句「已被造作的」應為「已被由多種條件、原因來造作的」。
第二個地方,則是巴利語 cetayita,心所思、思量,在漢譯或承傳的過程中,只剩下「心」一字,成為心緣生法,這很重要,必須小心,不要被誤解。
佛陀講無常,除了要我們明白身心的不恆久外,其最終目的,在於透過「變異法」去覺知到那些存在,必為被由多種條件、原因的改變來造作,並進一步如理作意,而發覺到緣所生法,也就是藉由無常觀,導引至整個苦集聖諦。
✨擦門者的清潔要領
分別說部系為了合理解釋輪迴的連貫性,主張「剎那生剎那滅」,導致一生一滅成為部派間的正說,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
「觀一剎那生一剎那滅。」(CBETA 2021.Q3, T27, no. 1545, p. 35c1-2)
但是,佛陀從來沒有教導這種「剎那生剎那滅」的主張與觀察,在SA.256經: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CBETA 2021.Q3, T02, no. 99, p. 64c2-6)
無常生滅,這生滅可參見相對應的經文,由莊春江老師翻譯的 SN 22.127經:
「不如實了知集法之色為『集法之色』;消散法之色,……(中略)不如實了知集與消散法之色為『集與消散法之色』。」
本經此處說無常的生,巴利語 samudayo是指向「苦集聖諦」的集,不是產生、出生,也就是說觀察無常的生,其正確的操作是觀察緣所生法,無常的滅,巴利語 vayadhammo是說要將集起的現象予以匱乏、減少。由此之故,佛陀並未主張身心有個連續不斷且一生一滅。
在SA.576經:
「一切行無常,是則生滅法,生者既復滅,俱寂滅為樂。」(CBETA 2021.Q3, T02, no. 99, p. 153c13-14)
SN 1.11經:
「Aniccā sabba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 sukho」
這裡,佛陀對無常做了另一種角度的說明,白話是:
「五蘊一切的行為是無常,應運而發生(uppāda)與衰退(vaya)的法則,將其已產生的予其毀滅(nirujjhanti 為第三人稱、主動、現在式)時,這樣的平靜是愉悅的(sukho 為形容詞)。」
作為無常、苦、無我定型句中的無常即苦,表達的是苦聖諦,而其完整的意義,則是在直指緣起、苦集聖諦,其目標則在於完成法眼淨,亦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中的第一轉,入正法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