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 1.0
本文加上版本號,表示有空時,將會增加、修正,因為,文章內容涉及很廣,無法一一表述,故先著重兩處誤區。
長久以來,往往誤會修習安那般那念需要十六個步驟,需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這樣的話,會窒礙難行,建議改弦更張,並重新理解佛陀。
四念處每階都有身受心法
會造成往上爬十六步的誤解,往往是因為經文由上往下的講解,但如果去理解時,可以發現,這十六個次第是四個一組,由左往右說出身、受、心、法,共計四組。
佛陀說法時,其中一堂課,會說一個大綱,然後其他堂課中,會針對這總綱的內容,一一說明,十二緣起是這般,四念處亦是。但有些大綱的課,還包含細項的內容,這樣的特徵,一般會被判為後來才編輯與收錄的經文,因為,在現實的教學中,老師不可能於一堂課中教完一本書,這並非合理的。
漢譯 SA.803經,便可以視為綱領的課程,因為,我們以安那般那念為主要修行時,可以保留某四階,並以其他細說的經文,來比對其內容,或是用來表達重點,如此,將能使四念處的架構,表達的更加清楚。
此外,由SA.803經及SN 54.1經中,可以發現在針對談受念處部份時,於談完喜樂之後,卻使用心行,如果,學人不知道心行指的是想、受,就容易被混淆,以為是在談心念處,或是沒有明白,此處其實是在要求去觀察名色集或受想思集。
為了更加清楚北傳經文,故亦把南傳的部份,一同予以表格化,如下:
這裡,鑑於要將「法念處」的部份,能夠予以精要的闡述,故不予以變動,其餘之處,則替換成南傳的經文,如是,可以發現,於此四念處的步驟與流程,南北傳雙方的立場,實為一致。
當開始繫念面前並所緣於呼吸時,便已經開始了身受心法的修習,這可由心念處的說明看出來,於呼吸時正經驗著受想思,這就是藉由色,即是由呼吸來經驗著受想思。關於「色」,可參考《苦聖諦-五受陰(pañcupādānakkhandhā)》一文,它並不是單指身體,或外境可見、可知之種種,又或是現代觀念上的物質,它是指所有由感官可知的種種形貌,無論那個是否能看的到或看不到。空氣雖然看不到,但只要空氣進入身體,就能感知其形貌,不但能知曉空氣,亦能知曉空氣所流經身體內部時,所感知空氣的、身體內部的形貌,這便是色。而所能感知的,必是由觸,當空氣一旦進入身體,觸及身體,則引發身入處觸境(空氣)則生受想思,如此感知空氣在身體內部流動的每個觸點,是涼的、溫的、急的、緩的、起的、浮的、長的、短的。
在具念於呼吸時,表面上看起來,如此操作,是將心鎖住呼吸這檔事,但實際上,已經同時地開始很粗顯的去經驗苦、樂等感受,以及內心思惟的無常變化,然而,這時正是藉由念住於呼吸,去開始離欲、離惡、不善法 ,進而對緣起法,有尋、有伺或有覺、有觀。這便是四念處練習的第一階,而四念處原本橫向的身受心法,將縱向的,由上往下的分成四個階段,個人稱之此為四念處的四階,其十六勝行應要還原入內並整合其中,學人亦應由此表格上下縱向的,去開展學習四聖諦,而這個道理,我們可以由SN 36.24經談受念住中,很明顯的看出來,如苦聖諦:三受,苦集聖諦:以觸集而有受集,苦滅聖諦:渴愛是導向受集道跡,苦集滅道聖諦: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學友們,這表中的四念處,無論是橫向的或是縱向的四階,都是四聖諦。
在MA.98經中,有「觀身如身」(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的用語,一般為把 kāye翻譯成「身」,kāyānupassī則是「持續地去觀察身體」,無著比丘在《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文中,提到第一個「身」字有兩種意涵:
1.隨觀身適用於內在的、外在的諸身。
2.是「整個身體」中的「部分身體」。
第一點的原因是來自MA.98經: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2021.Q3, T01, no. 26, p. 582b22-24)
第二點的原因是菩提比丘在英譯MN 118經時,提到這部分的身體,也就是入息與出息,長老這意思,應該是說應順著呼吸,來經驗的身體。
因為,kāye 是 kāyo 的處格,原為群、類、組、身之義,故 kāye有在群之中、在類之中、在組之中、在身之中,無論採「在身之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