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

四念處與四禪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Janna

 

REV 1.0

本文加上版本號,表示有空時,將會增加、修正,因為,文章內容涉及很廣,無法一一表述,故先著重兩處誤區。

長久以來,往往誤會修習安那般那念需要十六個步驟,需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這樣的話,會窒礙難行,建議改弦更張,並重新理解佛陀。

四念處每階都有身受心法

會造成往上爬十六步的誤解,往往是因為經文由上往下的講解,但如果去理解時,可以發現,這十六個次第是四個一組,由左往右說出身、受、心、法,共計四組。

佛陀說法時,其中一堂課,會說一個大綱,然後其他堂課中,會針對這總綱的內容,一一說明,十二緣起是這般,四念處亦是。但有些大綱的課,還包含細項的內容,這樣的特徵,一般會被判為後來才編輯與收錄的經文,因為,在現實的教學中,老師不可能於一堂課中教完一本書,這並非合理的。

漢譯 SA.803經,便可以視為綱領的課程,因為,我們以安那般那念為主要修行時,可以保留某四階,並以其他細說的經文,來比對其內容,或是用來表達重點,如此,將能使四念處的架構,表達的更加清楚。 

此外,由SA.803經及SN 54.1經中,可以發現在針對談受念處部份時,於談完喜樂之後,卻使用心行,如果,學人不知道心行指的是想、受,就容易被混淆,以為是在談心念處,或是沒有明白,此處其實是在要求去觀察名色集或受想思集

為了更加清楚北傳經文,故亦把南傳的部份,一同予以表格化,如下:


這裡,鑑於要將「法念處」的部份,能夠予以精要
的闡述,故不予以變動,其餘之處,則替換成南傳的經文,如是,可以發現,於此四念處的步驟與流程,南北傳雙方的立場,實為一致。

當開始繫念面前並所緣於呼吸時,便已經開始了身受心法的修習,這可由心念處的說明看出來,於呼吸時正經驗著受想思,這就是藉由色,即是由呼吸來經驗著受想思。關於「色」,可參考《苦聖諦-五受陰(pañcupādānakkhandhā)》一文,它並不是單指身體,或外境可見、可知之種種,又或是現代觀念上的物質,它是指所有由感官可知的種種形貌,無論那個是否能看的到或看不到。空氣雖然看不到,但只要空氣進入身體,就能感知其形貌,不但能知曉空氣,亦能知曉空氣所流經身體內部時,所感知空氣的、身體內部的形貌,這便是色。而所能感知的,必是由觸,當空氣一旦進入身體,觸及身體,則引發身入處觸境(空氣)則生受想思,如此感知空氣在身體內部流動的每個觸點,是涼的、溫的、急的、緩的、起的、浮的、長的、短的。

在具念於呼吸時,表面上看起來,如此操作,是將心鎖住呼吸這檔事,但實際上,已經同時地開始很粗顯的去經驗苦、樂等感受,以及內心思惟的無常變化,然而,這時正是藉由念住於呼吸,去開始離欲、離惡、不善法 ,進而對緣起法,有尋、有伺或有覺、有觀。這便是四念處練習的第一階,而四念處原本橫向的身受心法,將縱向的,由上往下的分成四個階段,個人稱之此為四念處的四階,其十六勝行應要還原入內並整合其中,學人亦應由此表格上下縱向的,去開展學習四聖諦,而這個道理,我們可以由SN 36.24經談受念住中,很明顯的看出來,如苦聖諦:三受,苦集聖諦:以觸集而有受集,苦滅聖諦:渴愛是導向受集道跡,苦集滅道聖諦: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學友們,這表中的四念處,無論是橫向的或是縱向的四階,都是四聖諦

在MA.98經中,有「觀身如身」(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的用語,一般為把 kāye翻譯成「身」,kāyānupassī則是「持續地去觀察身體」,無著比丘在《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文中,提到第一個「身」字有兩種意涵:

1.隨觀身適用於內在的、外在的諸身。

2.是「整個身體」中的「部分身體」。

第一點的原因是來自MA.98經: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2021.Q3, T01, no. 26, p. 582b22-24)

第二點的原因是菩提比丘在英譯MN 118經時,提到這部分的身體,也就是入息與出息,長老這意思,應該是說應順著呼吸,來經驗的身體。

因為,kāye 是 kāyo 的處格,原為群、類、組、身之義,故 kāye有在群之中、在類之中、在組之中、身之中,無論採「在身之中」或群之中,除可指呼吸外,亦可採隨呼吸所伴隨的受想思了。而這即前文所示的「緣於呼吸時,便已經開始了身受心法的修習」。

現在,請繼續跳脫傳統部派所教導的禪修方法,我們使用佛陀的方法,那麼,觀呼吸,將不在是關注於某點的呼吸,而只是順著呼吸、借助呼吸,練習的開始,將不再是鎖住人中、鼻腔還是其他各式各樣五花八門專注的方法,那麼,觀察整個呼吸及呼吸觸於身體,就是正觀色無常或六入處緣觸的身處、對觸、對境,故經文說具念面前。

空氣內觸於身每處的起落、觸處有無之本身是無常變異的色,其所產生長的、短的、、溫的等等,是無常變異的想,由長的、短的、、溫的等等所引發的不穩、浮動、單調、枯燥無味等,則是無常變異所致的受,能了知前面所述的,是名色集起的識,此乃最基本的觀法而住,這裡的培育,跨於四念處的第一與第二階。

四禪四念處即正知正念

四念處的第二階中,觀察呼吸的長、短,其實不只是利用這個方式來對心的調伏,趨向穩定,前面說道,心,指的是想思,當心收攝於呼吸的長短時,就是將念頭標注在呼吸的無常(不恆久)、變異(變化),藉由如此來知道呼吸的長短等,訓練正知,對呼吸整個無常過程,能清清楚楚,就是訓練正念。

經文使用呼吸長短,就是利用呼吸的長短來了知五取蘊,實際上,觀察長短只是感知的一種, 可以替換成其他的標注,如前所提,關於呼吸是急的還是緩的,為了將念頭穩住,也可配合動作當下去默想長的、長的、短的、短的,也可在呼吸當下的感知有哪些狀況,便去立即標注它,但更好的方法是佛陀的正觀五蘊,當把握住這樣的方法與技巧,回過頭來看馬哈希尊者或動中禪等的方式,其實是一樣的道理,不同的,只是所緣處的不同。

當想思能對於呼吸開啟正知正念,必然於呼吸中所發生的種種來如理作意,也就是說,藉由對呼吸過程的尋、伺,把心思住在對法的觀察,關注在、知曉於呼吸觸於身體哪時的受想思集,如果關注力越強,心將會黏著在這裡,練習這種刻意的去黏著、貼著,訓練心於此,一但心能習慣,便會把那刻意去關注呼吸長短所產生的苦,轉化成喜悅,當這種刻意的、主動的、費力的,變成輕鬆的、舒暢的、自然的感覺,就是經文說的有尋、有伺,成為無尋、無伺,定生喜樂。這喜樂是建立在關注於「觸集則受集」這個觀察上。

能如於此,必是將正法的四禪搭配在四念處的應用上。這裡選採南北傳各四部經文來比對。


相對應經文: 


當把四禪經文拿來與四念處比對,可以由滅聖諦等中發現,
二禪的定生喜樂,對應四念處二階的使心喜悅,三禪的正念正知對應四念處第三階的經驗一切身、心定,四禪的捨、念清淨對應四念處第四階的寧靜、心解脫。學友們!四禪四念處乃正知正念

正法修行前兩階所提的尋、伺,漢譯作覺、觀,有些經文用止、觀,都是對知(定)與念的培育,其中,定義是在 AN 4.35經:

So yaṃ vitakkaṃ ākaṅkhati vitakketuṃ taṃ vitakkaṃ vitakketi, yaṃ vitakkaṃ nākaṅkhati vitakketuṃ na taṃ vitakkaṃ vitakketi; yaṃ saṅkappaṃ ākaṅkhati saṅkappetuṃ taṃ saṅkappaṃ saṅkappeti, yaṃ saṅkappaṃ nākaṅkhati saṅkappetuṃ na taṃ saṅkappaṃ saṅkappeti. Iti cetovasippatto hoti vitakkapathe. 」

朱陪賢老師翻譯:

他產生出任何他想要產生的念頭,他不產生出任何他不想要產生的念頭。他產生任何他想要產生的意向,他不產生任何他不想要產生的意向。像這樣尋之路上,是心的成就者。」

像這樣依法而完成知的整個路上,便是正知正念,那個依法意向的成就,就是正念正定,當以四念處第三階的心定為成就時,必是含有四聖諦的第三階:苦集滅聖諦,而這裡亦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中,第二轉滅苦的關鍵。

此外,四禪第二階的無尋無伺,不是沒有尋與伺,而是已經不用刻意的、費力的並能愉悅的尋與伺。

這四張表,還有很多要探討的,待補。願此四張表能讓具備阿含正法觀念者、以四念處修行為主者獲法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