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簡介無我一詞所定義的我-Introduction to the self as defined by atta

 

無我的我總分為兩大類,一種叫我見,一種叫我慢,細分有四。我見,計有常識分別的、哲學宗教分別的及俱生的我見本文雖說「簡介」,但其實是針對多年前《巴利語的我-兼論無我說 About No self in Pali》一文的簡化、補充,並著重指出無我教說中,其內容核心的差異,導致文章用詞較為艱澀,文理不達。然而,如果佛法的學人,不努力去認識佛陀說的「我」,等同不知學習的目標與方向,更不知解脫道與他教的分別。

本文所談的架構,都是經由認識與推理去築疊、累積經驗所建立,如能理解佛陀說的我,自然不會有漢文應翻譯成「無我」還是「非我」的疑問。我,第一人稱單數代名詞,常識的分別我見 aham;俱生的我見 ayam aham asmi(有此我)、Asmi(我有、存有我)、Aham asmi(我是、我存在);哲學的宗教的分別我見 attan、Attan (神我)。

自我有三類

莊春江老師 SN.22.91經:

「怎樣知、怎樣見而沒有我作(ahaṅkāra)、我所作(mamaṅkāra)、慢煩惱潛在趨勢(mānānusayā)呢?」

羅侯羅尊者所問的「我作」,其 ahaṅkāra=ahaṃ(我,主格)+kāra,指己行為,「我所作」,其 mamaṅkāra=mama(我的,ahaṃ之所有格)+kāra指我的行為,皆為常識與經驗所架構的分別我見,而慢煩惱屬俱生架構的分別我。

莊春江老師 SN.22.91經:

「羅侯羅!凡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色以正確之慧這樣如實見:『這不是我的netaṃ mama),我不是這個nesohamasmi),這不是我的真我na meso attā’ti)。』

佛陀回答可知、可見三種我的話,便能解決、剷除尊者所提我見疑問

第一個是「這不是我的」,漢譯作「非我所」,巴利語 mama(我的,ahaṃ(我)之所有格)屬一般實際常識的分別我見,相關用語尚有 tvaṃ(你)等。

第二個是「我不是這個」巴利語 nesohamasmi=na+eta+ahaṃ+asmi(ahaṃ,我;asmi,存在、我是) 俱生的分別我見,漢譯作「非我」

第三個是「這不是我的真我」,屬宗教、哲學架構的分別我見,漢譯作「不相在」。簡單說,佛陀否認常識的、俱生的與宗教及哲學的我

無我的總說

莊春江老師 SN.22.15經:

「凡無我者(yadanattā),它都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netaṃ mama),我不是這個(nesohamasmi),這不是我的真我(na meso attā)。』」 

本句此處定義的「無我」,T.W. Rhys Davids 說明巴利語 anattā 是not a soul(不是靈魂)或 without a soul(沒有靈魂);ATI 說明是:Not self(非己);Nyanatiloka Thera 說明是:non-ego(否定自我), egolessness(無自我);個人採字源指「否定有自我」。anattā 為總綱,有三種定義,即現實常識的分別我見(非我所,netaṃ mama)、俱生架構的分別我見(非我,nesohamasmi)及宗教、哲學架構的分別我見(不相在,na meso attā),此定義同上述「自我有三類」經文。

莊春江老師 SN 22.122 經:

「拘絺羅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又,學友!這是可能的:持戒的比丘當如理作意這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無我的時,能作證入流果。…」

此處,舍利弗尊者告訴拘絺羅尊者,由初果,乃至四果,皆要於此如理作意。經文中「這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巴利語 ime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aniccato dukkhato…,這 ime 「此」為五取蘊的指示代名詞,表示以常識的分別我,觀察與理解五取蘊為無常的乃至無我anattato這「無我的」表否定有自我的」,為總說,含有常識的分別、俱生的分別及宗教哲學的我見

簡介我見

我見、我隨見(attānudiṭṭh)依SN 35.167經,指無我總說的反義,同上,有三類。而我見的「見」指見解、認為、看法,故我見指對自我的看法,換句話說,「無我」可以說是「無我之見」、「否定我之見」。

(1.)常識架構的分別我見

最簡單的,一般所稱呼的你、我、他,屬於日常生活中,常識上、一般個人實際生活經驗的認知中知道自己的身體、他人的身體、會隨己意而動作的身體、會隨他意而動作的身體等,也就是認定眼是我的、耳是我的、鼻是我的意是我的觀念。其巴利語是 ayam aham asmi(有此我也)或人稱代名詞 me(給我)等。即自己意識到實際經驗的自己以及自己所對實際經驗的對象。

(2.)俱生架構的分別我見

與生俱來的我、自然即有的我、原始本能的我,例如,在宗教上的梵忽然而有,或像是,《聖經·舊約·出埃及記》中神回答說:「I am that I am」(我即我本是),在常識與經驗上的我,去意識到、認知到有那個存在(being 本質)及那個成為(becoming 現象)之見解。

常識上的我,即已生成實際經驗的我,在禪修中便可觀察到,總有某個那個會去推動種種,當這實際常識上的我,因為不認識「那個在、本是」是「與生俱來的我」、「自然即有的我」,才會由此把「那個」,架構成哲學與宗教上的分別我見。假如,能夠認清到「那個、本有」,才可解決俱生架構的我見,如此,就能更進一步,去瓦解屬於俱生架構的我。

「那個、本有、本質」其巴利語 Asmi(英:being、to exist),現在式、直說法、第一人稱、單數,語義是指「我是、我有、我存在」,為天生就有的、自然就有的、自動而作的、原始本能俱有的。我是 (Asmi )的存在運作,便會成為(becoming)…故煩惱。以英文舉例:I am,我是、我在,為存在本身,I am very ignorant,漢譯,我很無知,這整句就變成為存在的一種狀況,而「無知」的見解,即俱生的分別我見,「我是」,即俱生的分別我,其語句中的「很」是「成為」現象,巴利語 bhava,漢譯做「有」,語義是指「存在的情況」,也就是 Asmi(我)「成為」的狀況分類為存有的渴愛(bhavataṇhā), 別於存有的渴愛(vibhavataṇhā),以及常識上感官愉悅的渴愛(kāmataṇhā)。也因此,其深義中, Asmi 道出了緣起法中的「緣愛而有」。

巴利語 Asmi(我、我)、Ahaṃ asmi(我是我有、我是我在、);mānānusayā(我慢傾向)〔SN 22.91〕;asmīti(我是)〔SN 35.246〕;bhavapaccayā jāti(緣有而生)〔SN 35.107〕。這些用語皆為「無我」(anattā)、「否定有自我」中,第二義所要反對的,屬於俱生架構的分別我見。此處,於禪修中,會比較難以觀察的到,可先由經文中來瞭解。

(3)宗教哲學架構的我見

(3.1)「自我」,屬於抽象、推論及形而上的分別見解,其中又分兩類,第一類是哲學架構的我,其巴利語是 attan&attā。通俗上所談的自己本身、靈魂、中陰身、XX識等等為己身,為了分別下一類,取字首小寫,稱「小我」、「我體」、「神體」。在這類見解中,特別要注意的是,一般反身代名詞,本用於常識上的我,但在 attā,便指出了,此為以常識做抽象、推論出的「自我本身」建構,換句話說,一般所稱呼的…你自己的、…我自己的、…他自己的,也是此架構上的。

(3.2)
屬於抽象、推論及形而上的分別見解,其第二類是宗教上的我、不二的我,其巴利語是 Attan。即梵、超靈、如來藏等等等。為了分別上一類,取字首大寫,稱「大我」、「神我」。當推翻了「我體」,則本項所立之見解,亦將隨其瓦解。

此處,所要反對的是「我的真我」,表示無論此處的見解為 attan還是 Attan的「真我」,皆是屬於非緣所生法所架構的,且為眾生所追、攀緣而提供的自在、自有、恆常與獨一。

細說我見

🔴現實常識架構的分別我

(一.)莊春江老師 SN 22.27經:

「我的(me)智與見生起:『我的(me)解脫不可動搖,這是我最後一次(ayamantimā)的生,現在,沒有再有了。」

此處的我,以常識架構的我,來表示不受後有。

(二.)莊春江老師 SN 2.26經:

「有想、有心的身體上,我安立(paññapemi)世界、世界集、世界滅、導向世界滅道跡。」 

 莊春江老師 SN 22.55經:

「比丘!如果任何人這麼說:『除了色,除了受,除了想,除了行外,我要安立(paññāpessāmī)識的或來或去,或沒或生,或增長或成長或擴展。』這是不可能的。 」

上面兩段經文中,所出現的巴利語 paññapem及 paññāpessām,皆為動詞+mi,此語尾 mi,表示常識的我,由現實常識中,去築起、安置、建立出種種「自我」,行種種期望,當把長久經驗所建構的種種我瓦解後,也可由此用來表示不受後有。

(三.)莊春江老師 SN 22.47經: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認為種種我(attānaṃ samanupassamānā)的認為時,一切都在五取蘊上認為(pañcupādānakkhandhe samanupassanti),或是其中之一,哪五個呢?」 

巴利語 samanupassatisamanupassa+ti,第三人稱,表示五取蘊屬於常識架構的分別我見。由此之故,那些沙門、婆羅門等,認為總總「自我」(attānaṃ)時,其實都是以常識架構的分別我來認同宗教哲學的分別我見。本經此處,也透露出其次第,要能優先解決宗教哲學的分別我見,再處理常識架構的分別我見

(四.)莊春江老師 AN. 4.185 經(紅字為個人修改

他不因此而認為『〔我是〕沙門』(samaṇoti)、『〔我是〕婆羅門』(brāhmaṇoti)、『我是優勝者』(seyyohamasmīti)、『我是同等者』(sadisohamasmīti)、『我是下劣者』(hīnohamasmīti),在那裡,他證知那真理後…我(nāhaṃ)不屬於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那裡也不屬於我mama)。」

本經此處,佛陀所要否定、瓦解的,主要指向現實常識架構的分別我見,然「優勝者」等,除常識的分別我見外,亦有俱生的分別我。

(五.)北傳 SA.103經:

「我於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所,而非阿羅漢者,我於我慢(asmīti māno)、我欲(asmīti chando)、我使(asmīti anusayo),未斷、未知、未離、未吐。」

此經可對照莊春江老師 SN 22.89經:(紅字為個人修改,老師採用傳統的說明,依菩提長老建議應改:
avigataṃ)

「我確實不認為在這五取蘊中,哪一個是我,或是我所,但我不是煩惱已盡的阿羅漢。雖然,學友!我在五取蘊中未離『我是』(asmi),但我不認為『我是這個』(ayamahamasmī)。」

這裡就是說,雖然體驗到「俱生架構的分別我見」(asmi),然而,尚未離開此見,不過,已無任何「現實常識的分別我見」(ayamahamasmī
)。此處,亦可以知道其次第,要先解決「常識架構的分別我見」,即個人認為自己的現實身心是我的,才能體驗到俱生的我見,而俱生的我有我慢、我欲及我使本經此處,透露出其次第,要能優先解決常識架構的分別我見,再處理俱生的分別我見

🔴俱生架構的分別我

 莊春江老師 SN22.47經: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samanupassati)色是我(rūpaṃ attato),或我擁有色(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attani vā rūpaṃ, 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受……想……行……他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

  像這樣,這種認為與他的『我是』(‘asmī’ti )[之觀念]是不離的,又,比丘們!當『我是』[之觀念]不離時,則有五根的下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比丘們!有意,有法,有無明界。

  比丘們!未聽聞的一般人被無明觸所生的感受接觸,他有『我是』( ‘asmī’tipissa)、『我是這個』(ayamahamasmī)、『我將是』(‘bhavissan’tipissa)、『我將不是』(‘na bhavissan’tipissa)、『我將是有色的』(‘rūpī bhavissan’tipissa)、『我將是無色的』、『我將是有想的』、『我將是無想的』、『我將是非想非非想的』[之觀念],比丘們!五根仍在那兒存續。 」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會認為如何如何,可以說是以現實常識的他(samanupassati,第三人稱),去見解有個「自我」(
attā),故認為色等等分別是我,或我在xx中、外等等見解,不過,這些觀念,都是源於他的『我是』(‘asmī’tipissa),即來自於俱生分別的我見或先驗的自我(transcendental self)、存有(being)。因此,只要是被無明觸所生的感受接觸,他便有『我是』(俱生分別我見)、『我是這個』應為『有此我也』(現實常識的我見)、『我將是』(俱生分別的我見)、『我將不是』(俱生分別的我見)…。

經文中,表明出了各種「我」見的生起次序。『我是這個』是由俱生分別我見所起的現實常識我見,再起「他有『我將是』」(‘bhavissan’tipissa),而巴利語 bhavissati,為第三人稱、未來式,故,『我將是』為 bhavissāmi,直譯「我將存在的狀態」,此語是現實常識的、俱生的我見,且由此去架構出哲學宗教的見解。即我的神體(我的真我 meso attā),漢譯的「相在」。 

俱生架構的我見,分為:

A.俱生的分別我見,故有常識的,有哲學宗教的。我慢之想、我慢之見。即俱生所導致的認知。

B.俱生的分別我,即指我慢。 並非是知見造成的,指俱生本身。

這般俱生的我為佛陀要解決、破壞與毀滅。 

🔴宗教哲學架構的分別我

莊春江老師 SN 41.3 經: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samanupassati)色是我(rūpaṃ attato samanupassati),或我擁有色(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或色在我中(attani vā rūpaṃ),或我在色中(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認為受是我,……(中略)想……行……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屋主!這樣是有身見(sakkāyadiṭṭhi)。」

初果主要破的是「身見」、「眼見其身而有的認知」,巴利語 sakkāyadiṭṭhi,其中 sakkāya是指「身體的存在」,在SN 38.15經中,佛陀定義此是五取蘊,屬常識分別的我。但diṭṭhi 與 sakkāya連用時,則指對自己的永恆或其他猜想等信仰、觀點、理論。故「身見」內容中,所對應的我,則是指 attā,主要指宗教哲學的分別我見,但又暗喻指無我總說的我。因此,sakkāyadiṭṭhi 由字源來看,不但含有常識的分別我,又指向宗教哲學的我,故此兩種見,暗喻初、二果聖者皆得處理。

「身見」指由於現實常識的分別我見,因其身的存在,導致他對自己產生自在、不自在、自有、無自有、永恆、無永恆、獨一、非獨一等等觀點、理論或信仰的宗教哲學架構上的分別我見。其少時,計有二十,多時有六十二種見解。這些,皆與緣所生法無關,此處,對所有學友來說,多不知曉,但非常重要。換個角度來說「身見」,則是:初果要破壞的身見,是指與緣起無關而產生的我見,如主宰我、常住我、恆有我、獨一我、自存我、沒有我、超靈、種子、那羅、摩㝹闍、補特伽羅、如來藏等等五花八門的見解。

熄滅「分別我見」後,就容易由貪嗔的現象,觀察到「俱生的我」,這時,便可體會為何「若見我者,是名為行」(那種認為"我"(他)是行 sā, samanupassanā saṅkhāro so),以及行蘊的可怕,如依四果未來說,「俱生的我」要到三果滅,而說「我慢」,則必含「我欲」、「我使」,為四果滅。

我慢

屬俱生的程度,為尚有「存在」概念本身的多寡,即俱生的分別我,指認知到的那「存在」,而不是指對於「存在」的分別見解,以故,我慢等與「俱生的分別我見」,有其差別。我慢不光指驕傲、傲慢,巴利語 Asmi māna、Asmîti māna(我慢,俱生的分別我之程度、殘存),指觸境時,雖已無俱生分別的我見,但有某種活動的存在(俱生分別的自我),會要擴張、持續與滿足存在的需求,而停留於此的狀況,如此,也有我欲(asmīti chando 慢的貼黏、靠上)、我使(asmīti anusayo 慢的潛在驅使)。

佛陀有個比喻說「慢」像是秋天時,農夫於耕作時,用犁鏟斷了所有作物後,所遺留下那作物的根。在SN 35.248經中,除了指出俱生的我造成常識的、哲學宗教的、俱生的分別我見,更指出這些都可算是「慢」,也因為「慢」,而有總總的想、總總的見,即佛陀說的 maññati”(慢之想)。 「慢」就像那作物遺留的根,觸境時,一但「無明」,就架構起「自我」,於是就靠上、驅使而生長。

自我的次第

前文提到,初果要斷的「身見」,指宗教哲學的分別我見,但凡地獄、天國或無地獄、無天國或有輪迴、無輪迴等皆屬此類,而二果所斷的諸結中,雖提有「身見」,但一般而言,認為初果已斷身見,故提二果時,只是連帶提起「身見」,那麼,二果所斷我見的層次為何呢?此外,無我總說的我與相在的我於字源上,無法分辨,這身見中指的我,如是總說的我,則與三四果的我之內涵衝突,而楊郁文老師認為是二果,但無列舉經文的出處。

莊春江老師 AN3.21 經:(紅字為個人修改

「舍利弗!在這裡不容易一向地記說…這位證者之人或許是一來者或不還者,這位達到見者之人或許也是一來者或不還者」

「Na khvettha, sāriputta, sukaraṃ ekaṃsena byākātuṃ–…yvāyaṃ puggalo kāyasakkhī svāssa sakadāgāmī vā anāgāmī vā, yo cāyaṃ puggalo diṭṭhippatto sopassa sakadāgāmī vā anāgāmī vā. 」

巴利語 svāssa,依據關則富老師的《巴利語佛經譯注增支部(一)》為「或許是」,巴利語 kāyasakkhī 為對於身體的目擊者、對於身體的見證者,巴利語diṭṭhippatto 為見者,指對正法律達到如實知見。根據MN.70經,兩者差異在前由身觸所得,後者非由身觸所得,並且皆為二果(一來者),這個「身」,屬常識的分別我見,那麼,楊郁文老師認為二果所解決的是常識分別的我見,應為如是。

常識分別我見,並不是在否認現實個人自身,但往往被誤解,而有誰受業報之疑惑。實際上,常識上的分別我見,是在談現實個人去認定「此」自身心、五蘊為「自我」的邪見,與現實個人本身於世間是有還是無的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

莊春江老師 SN22.55 經:

「比丘!『那不會是(No c'assaṁ),那不會是我的( no ca me siyā);那必將不是(na bhavissati),那必將不是我的(na me bhavissatîti)。』當這樣勝解時,比丘能斷下分結。」 

巴利語 assaṁ、siyā與 asmi之字根同,屬俱生分別我見,故要達三果聖者,需解決的是「俱生的分別我見」。

莊春江老師 SN22.71 經:

「羅陀!當這麼知、這麼見時,關於這有識之身與一切身外諸相,沒有我作、我所作、慢煩惱潛在趨勢。(ahaṅkāramamaṅkāramānānusayā)……(中略)尊者羅陀成為眾阿羅漢之一。  」 

SA.270經: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asmimāno),順得涅槃。」

我慢、我欲、我使,為要達四果的聖者,得解決的是「俱生的我」。

1 則留言:

  1. 希望佛弟子不要被某些否定無我的人誤導。
    菩提尊者(Bhikkhu Bodhi)是英譯巴利《相應部》的權威,
    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他堅持反對坦尼沙羅尊者否定無我的言論。
    https://www.facebook.com/hjkoiim
    https://www.facebook.com/hjkoii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