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對四大身為我的問題來下手會比較好,而非在於心

 

在《SA.289》及《SA.290》中提到心意識,一般而言,都是粗略的將其視為同義詞。這裡,先介紹與漢化 K. Nizamis在翻譯《SN12.61》時,對於這句話的註釋。

原文:Yañca kho etaṃ, bhikkhave, vuccati cittaṃ itipi, mano itipi, viññāṇaṃ itipi……

漢譯:比丘們!而凡這被這樣稱為『心』、『意』、『識』者。

英譯:But, indeed, that which, monks, is called ‘mind’, or ‘thought’, or ‘consciousness

【補:其他的翻譯。

Thanissaro Bhikkhu.:But as for what's called 'mind,' 'intellect,' or 'consciousness,'

Mrs. Rhys Davids:Yet this, brethren, that we call thought,that we call mind,that we call consciousness,

Bhikkhu Bodhi:But, bhikkhus, as to that which is called 'mind' and 'mentality' and 'consciousness'」。

翻譯中,每個術語的引號(‘ ’)是合理的,因為,每個詞條後面的小詞 iti 起到「引用標記」的作用,對應動詞 vuccati,故翻譯成「它被稱為……」。【補:此處,譯者說明中,並未考慮到〝pi〞用語】

這三個術語需要非常詳細、全面和冗長的分析;當然,這就不可能在註釋中,完整提供。如果,這部經,像我們在許多其他經中,確實發現到的那樣全面,便可以提供更詳細的技術和理論,那麼,會更加合適予以準確地翻譯這些術語:

例如,citta 為「主觀心智」,mano 為「認知能力」,和 viññāṇa 作為「感官意識」(即在六處(sāyatana)的模式下運作時的識,儘管 viññāṇa 在經典中還有另外兩種特殊的技術感官和用途)【補:注意,譯者用「例如」,表示如此翻譯還不夠正確。】。但是,這裡的經典,顯然不是為了要在技術上和理論上,對這個特定主題進行精確的處理。事實上,經文似乎暗示的一點是,對於普通的、沒有學識的人來說,這三個術語是可以互換,而正如英文成語所說的那樣,「六個中的一個和六個其他的」。出於這個原因,得可將這三個術語,翻譯的更寬鬆、更模糊一些,較為合適;但在英語中,這樣做是有些困難,因為,在精準意義上,很難與梵語或巴利語契合,英語中,並沒有非常廣泛的詞彙,用來表示「意識」或「心」的微妙之處【補:citta 在歐洲語系中,並未傳承與保留下來】。我們可以從本經中,實際使用這三個術語的上下文中看到,這裡的問題是--對於各方面都沒有足夠學習者,或,不知情的人來說,如何對於這些術語,能夠有個清晰的看法:由於缺乏分析理解,他或她會將它們混為一談,以及,人們要如何與已所認為的「自己之心」關聯起來:即,將其識別並擁抱成私人的、個人的「自我」(attā)。

這段話:「cittaɱ itipi, mano itipi, viññāṇaɱ itipi」經常被阿毘達磨和受影響學派的支持者及評論家,引用這個部份陳述,以便支持傳統阿毘達磨的觀點,即 citta、mano 和 viññāṇa 在某種程度上是「同義詞」。

在《DN 1》的 Suttata Piṭaka 中,只能找到一個類似的段落(Brahmajāla Sutta;PTS DN i.1),但這段話則很少被引用,原因很明顯:「Yañca kho idaṃ vuccati cittanti vā manoti vā viññāṇanti ……」「那被稱為 'citta' 或 'mano' 或 'viññāṇa'...」的這句話,在《DN 1》中,卻被放入「詭辯家」(takkī)的口中,且〔錯誤地〕認為「心」是永久的、永恆的及是不變的「自我」(attā)。

這是非常有趣,且非常重要的事,因此,在《SN 12.61》中,關於心意識,這同樣的定型句,出現在描述「tatrāssutavā puthujjano」【補:無聞凡夫】的思維方式,也就是「在所有方面都沒有學習過關於精神上的普通人」。雖然,回答這個關鍵問題,必須詳細和複雜,無法在此處以簡短的註腳來進行討論,但希望可以在不同的場合,予以細膩和深入地討論。只能說,並非在斷言 citta、mano 和 viññāṇa 是不同且獨立的「東西」,而是,它們指的是「心」本身相當不同,且具有不可相互複製的功能和屬性。說它們是「純粹的同義詞」,顯然是非常粗略,就像聲稱「蒸汽」、「液體」和「冰」,這些詞與「純粹的同義詞」一樣。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可能都指的是「水」的形式;但是,如果就因此而聲稱它們是「同義詞」,顯然是錯誤的。 除了此處,其實,我們應當注意經文中,所要表達一個更重要的事,即是在修行上應以: 

「比丘們!對此四大身為我的問題來下手會比較好,而非在於心。」(Varaṃ bhikkhave, assutavā puthujjano imaṃ cātumahābhūtikaṃ kāyaṃ attato upagaccheyya, na tveva cittaṃ. )

佛陀明確地表達:「凡被稱為『心』、『意』、『識』
這樣時,在那裡,未聽聞的一般人不足以厭,不足以離染,不足以被解脫」,因為,這樣,總會落入一般人的思維方式,使得未經訓練純熟的無聞者,於修行時,採取「極度」簡化法,強調以心為主的頌語,最終,將會尚失佛陀正法的核心與焦點。兩千五百年前,世尊便已聲明,如此之缺失。

 

後文:

以上為 K. Nizamis翻譯《SN 12.61》的註腳〔4〕。前面提到:「譯者並未考慮〝pi〞用語」,這個〝pi〞在漢譯中就是「若心、若意、若識」,〝itipi〞的白話為:「或是此心,還是此意,亦或此識」。當考慮〝pi〞的用語時,已表明三種非為「同義詞」,再比對譯者的說明,讀者可以更加明確的瞭解,實際上,這三個用語,在修行中,具有不同的內涵、指向與意義,如譯者所言,由於在此解釋,會過於「複雜」,故此文主要目的,在於說明不可將此三個視為「同義詞」。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