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自建的私有牢籠

 

The Self-made Private Prison

by Lily de Silva © 2005
翻譯:淨豐

莉莉·德席爾瓦老師(1928-2015)她是是斯里蘭卡佩拉德尼亞大學的巴利佛教和研究部主席,P.T.S《長部尼柯耶》義注及巴利語初級讀本的編輯,也是佛教學術和流行期刊的定期撰稿人。

根據佛陀的教導,人的個性包括五種「執取蘊」,在巴利語中稱為 pañc'upadanakkhandha。它們被列舉為:

    身體的集合;
    感覺的總和;
    感知的總和;
    意志活動的總和;
    識的集合。

我們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佛陀只提到五蘊,不多也不少。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分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例如,假設我們在路上聽到很大的噪音,我們衝到現場,並意識到發生了一起摩托車事故;我們為受害者感到難過,並希望將他送往醫院。如果,我們觀察了這個經驗,並分析所涉及的身心現象,我們會發現,可以被歸納為五取蘊。

當然,我們都知道,我們的人格或身體,正是這個身體前往事故現場。我們聽到了聲音,看到了事故,這意味著,我們已經有了聽覺和視覺意識。我們認識到,這是一場摩托車事故,那是感知和想法的總和。我們為受害者感到難過,我們的悲傷,來自我們的人格感受。我們想把受害者送到醫院,這是自願的。因此,我們在這個經驗中,找到了所有五取蘊。我們所有不同的經驗,涉及的身心現像,都能夠被包含在這五蘊中。佛陀很可能,也通過客觀的認知(sati 念住)和直覺智慧(pañña)來分析這個經驗,而從發現這五取蘊。

為什麼稱為蘊? Khandha 的意思是「堆」或「積聚」。很容易理解,身體是一堆肉體。我們通過用粗大的食物,來堆積它、來維持它的生長過程。在心理領域,也是如此,通過我們的經驗,我們積累了感覺​​、感知及想法、意志與意識。因此,人格的所有五個方面都被稱為堆、積聚或聚合。由於它們密切地相關,並相互作用,因此,這些過程非常複雜。根據一個評論,比喻它們就像五條河流交匯處的水。不能拿一把水,就說它來自某條河流。聚合是不斷變化的,並且不斷處於流動狀態。它們是如此的多變和動態,以至於它們產生了「我」和「我的」的概念。就像快速旋轉的火把,會使人誤以為那是個火圈的幻覺一樣,這些使身體和心的動態過程,產生了我、己、自我、靈魂的幻覺。

它們被稱為執取蘊,因為,我們把它們為「我」和「我的」而熱情不斷地供應。就像用繩子系在堅固柱子上的動物一樣,繞著柱子跑來跑去,在柱子旁邊站著、坐著、躺著,所以,視五蘊為自己的人,無法擺脫五蘊,以及,痛苦、失望和焦慮總是伴隨著五蘊(SN XXII.99;S iii.150)。

五蘊構成了我們真正的私人監獄。由於我們對這座監獄的依戀,以及我們對監獄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期望,我們遭受了很多痛苦。由於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我們與同類的關係,受監獄性質的制約,因此,人際關係和溝通,變得極其複雜、棘手和成問題。當我們認同這個私人監獄時,問題將變得越來越複雜。

現在,讓我們嘗試根據日常經驗,來補充我們對《契經》教義的理解,看看我們如何執著於每一個蘊為「我」和「我的」,並繼續在我們自己建造的私人監獄中受苦。

身體的集合

如果有人問我們這個問題:「你是誰?」我們會立即回應說:「我是某某。」 這個名字只是一個標籤,它可以是任何東西。我們也可以說:「我是一個人。」我們只是說明了,我們所屬的物種。「我是男人或女人。」 這只能肯定人的性別。「我是某某的女兒、姐妹、妻子、母親」等等。這些描述了關係,但我們仍然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你是誰?」我們出示身份證,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但身份證上只顯示帶有姓名標籤的身體照片。現在,我們相信已經令人滿意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你是誰?」因此,我們認同自己與我們的身體。當我們說:「我很高,我很胖,我很漂亮」等等時,我們說的是身體很高、很胖或很白皙,但我們所做的,只是將身體認定為我。而且,我們用各種方式裝飾它,把它當作我們美麗的自己,「我穿這件紗麗不漂亮嗎? 」我們將身體視為我們的寶貴財產——「我的臉、我的頭髮、我的牙齒」等等。因此,非常清楚地是,把身體當作是我們自己的自我。這種認定被廣泛接受和徹底,以至於它也悄悄地滲透到了語言使用中。在諸如「某人」、「每個人」和「沒有人」之類的詞彙中,「身體」是指人的意思。

現在,佛陀在正念的顯微鏡下,客觀地分析了身體,證悟了身體的真實性質,發現其中沒有什麼可以稱為美的。它是由肉體、痰、唾液、血液、尿液和糞便的組成,會非常令人遠離。即使是通常被認為是美麗的東西,例如頭髮、牙齒和指甲,如果脫離了原有環境下發現,例如,在一個人的食物中,就會變得非常令人厭惡。如果在清晨洗臉前,仔細觀察的話,美人的臉也是如此。沒有必要詳細討論老年的蹂躪和死亡時身體的腐爛。因此,佛陀說,這個身體是一袋污穢,是一個應該被拋棄的負擔,而不是要最為「我」和「我的」來依附。

身體由固體(土)、凝聚(水)、熱(火)和運動(空氣)等特質的集合。這些中的任何一個都沒有什麼值得掌握的。它們在外部世界中,也大量存在,但我們堅持把這個一大堆,稱為「我」和「我的」。

佛陀將身體或「形貌」定義為組成和變形的。它受熱、冷和昆蟲的折磨。身體不過是一種建造活動,現代醫學告訴我們,身體是由數十億個細胞組成的,這些細胞不斷地處於生長和衰變的過程中。這裡的意思可以借助於一個比喻來解釋,我們說有雨,並使用名詞「雨、。但實際上,除了下雨的活動之外,並沒有所謂雨的「事物」,水滴從天而降的過程——我們稱之為雨。儘管我們使用了名詞「下雨」,但實際上只有下雨的活動,可以用動詞來更好地描述。同樣,我們所說的身體,也不過是一個身體建造的過程;因此,佛陀將名詞「形式」(rupa )與相應的動詞「形成」(ruppati )一起定義【補:rupa 作形相時,ruppati 作變壞;rupa 作眼睛的對象時,ruppati 作惱壞】。這個建造的過程一直在進行,總是處於不安的狀態,因此,色被視為無常(anicca)。在這個建造活動的變化過程中,絕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視為一個自我,一個不變的自我,一個「我」,一個永恆的靈魂。因此,我們將身體認同為自我是一個很大的錯覺。

在其一生中,身體經歷了嬰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特定年齡,會有一種痛苦。長牙、學習運動技能、溝通技巧等,都給嬰兒期帶來很多挫折。如果,一個人幸運地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相對的,童年的痛苦比較少,但如果沒有將精力引導到健康的遊戲和創造性的工作,則不斷增長的身體,會變得令人沮喪。青春期,當一個人既沒有小到足以成為兒童,也沒有成熟到足以成為成人時,特別麻煩。在青年時期,由於性能量處於高峰期,身體可能會出現相當多的問題。除非明智地引導它,以合法而能接受的方式,被理解而約束,使其昇華,否則,青春會導致很多痛苦。人到中年,身體容易患上與壓力有關的疾;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充滿焦慮的時期。老年的痛苦是多方面的;身體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因此,在人生的任何階段,身體都不會無憂無慮;它是一生命苦的根源。

無論我們如何用所有五種感官享受來呵護身體,身體永遠不會感激,永遠都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表現,無論我們如何清潔,都會變髒,無論我們如何餵養,都會感到飢餓和疲憊、生病、變老,會失去美麗和力量,永遠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因此,它不值得我們去追求,稱其為「我」和 「我的」。

在五蘊的私人牢籠中,身體是最有形牆。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一個獨特組合,具有特殊的生物化學和生物電特性,每個身體都有自己特有的優點和缺點,也都以特定的方式,患上某些類型的疾病。沒有人終其一生都是完全健康的,一個人可能患有哮喘病,另一個人可能患有糖尿病,一個人的呼吸系統可能比較脆弱,另一個人有脆弱的消化系統,每個人都因他所繼承的身體而單獨地、私下地受苦。

我們的身體在大小、形狀、顏色和外觀上各不相同,並且由於這些差異,我們遭受了各種複雜的折磨,我們的身體可能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那樣,然後我們會感到失望和沮喪。一個在幼年失明的婦女,在一次突然跌倒的衝擊下,大約三十年後恢復了視力,她為重見光明而欣喜若狂,但她的喜悅只是曇花一現,因為透過鏡子,她發現自己並不美麗,這就是身體在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時帶來的失望。

身體也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曾經美麗強壯的身體,變得憔悴和虛弱,我們因此而受苦。我們用各種方法讓它變得美麗和強壯——我們畫臉、染頭髮、戴假牙和假髮;我們服用維生素、補品和靈藥,然而,身體仍然違背了我們的期望,我們繼續在我們身體的私人監獄內受苦。

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講述了他是如何看到一個孩子,在一輛汽車後面,指手劃腳的,因為,車主開動了車子,那個孩子緊緊地抓著後保險槓,被人拖著大叫。只要孩子放開他的車,他的痛苦就會停止。同樣地,我們執著於我們的身體,當它按照自己的本性發展時,我們會感到悲傷和哀歎。只要我們學會放開它,我們的痛苦就會停止。因此,佛陀說:「捨棄那些不屬於你的東西,五取蘊不屬於你。」

感覺的總和

感覺將身體與其他環境區分開來,並賦予身體自我感。《Khandhasamyutta》(SN XXII.47 ; S iii.46)說,未受教的人,通過觸被無明所產生的感受所打動,認為「我就是這個(身體)」。身體佈滿了錯綜複雜的神經纖維網絡,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會對觸覺敏感,整個敏感的體積構成了我、己、自我。

當我們說:「我很舒服或快樂或悲傷」時,我們會用感受來認同自己,諸如「他不在乎我的幸福,他傷害了我的感情」之類的陳述,也表明出,我們如何為自己的感情建立一種佔有感。有三種感覺,即快樂或幸福的感受、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和中性感受。任何時候都不會同時出現兩種類型。當愉悅的感受出現時,其他兩種感受不存在;當有痛苦的感受時,沒有愉快的感受,沒有中性的感受;同樣地,中性的感受也會不存在。《Mahanidana經》提出了一個問題:當感覺如此復雜時,人們會接受哪種感覺為自己?

根據《韋陀經》,無數的感覺會在身體裡產生,就像各種風,在大氣中吹向不同的方向。我們幾乎沒有意識到這些感覺,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如果我們觀察幾分鐘,我們多久調整一次身體和改變四肢的位置,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我們幾乎沒有保持靜止幾秒鐘,這種位置和姿勢不斷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單調的姿勢會導致不適,我們會改變姿勢和姿勢以尋求舒適感,我們對感覺做出反應,渴望越來越多的愉快感覺,對不愉快的感覺,感到反感,並且,通常不知道中性的感覺。因此,愉快的感受,有欲望作為它們的潛在傾向,不愉快的感受,有厭惡作為其潛在的傾向,而中性的感受,則有無知作為其潛在的傾向(MN 44;M i.303)。因此,所有的感受,都會產生不善的動機,它們都屬於痛苦的本質(yam kiñci vedayitam tam dukkhasmim,SN XXXVI.11;S iv.216)。儘管對舒適和快樂的追求,在一生中不斷地進行,但快樂總是像海市蜃樓一樣遠離我們。

我們的感覺是極其私密和個人的。一個人可能會頭痛欲裂,但他旁邊的人,可能對他的痛苦感受一無所知。我們只是通過他的面部表情、行為和言語來推斷他人的痛苦,但我們當然不可能知道他人的感覺。我們在感覺的體驗上是如此獨特:一個人可能對熱敏感;另一個感冒,蚊子或跳蚤敏感;另一個人對某些種類的花粉敏感。一個人對疼痛感很低,另一個人的則可能很高。因此,每個人的敏感度都是如此獨特,以至於我們在我們的私人感情監獄中是完全的、絕對的孤獨。

佛陀將感覺定義為感受的行為。除了感受的行為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叫做感受。因此,感受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無常的。它們也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因為我們不能說:「讓我擁有或不擁有這樣或那樣的感受。」 它們隨心所欲地來來去去,我們對它們沒有控制權或所有權。因此佛陀告誡我們:「放棄不屬於你的東西。」試圖擁有那些轉瞬即逝、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會導致悲傷。放棄,意味著悲傷的結束。

感知的總和

巴利語中的 Sañña被翻譯為感知或想法。感知不過是想法的行為。因此,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個活動。它感知什麼?它感知藍色、黃色、紅色、白色等顏色。這種對想像的定義似乎暗示著人類的語言能力與想像有關。sañña 這個詞也意味著符號,而符號化與語言密切相關。語言幫助我們形成觀念,這就是為什麼 sañña 有時被翻譯為觀念(構思、設想、意念)的原因。根據一個人的感知,形成一個觀點,一個想法。

我們也把自己和我們的想法聯繫起來:「這是我的觀點,這是我的想法,這是我的意見,這就是我的意思」——這些都是認同我們自己的想法和感知的表達方式。有時,這種認同是如此強烈,以至於我們為了一個想法,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世界上許多戰爭都是為了傳播或捍衛思想而進行的,由於這是一種主要的執著形式,因此,佛陀稱其為 ditth'upadana,執著於人們選擇相信的特定觀點,將自己認同於各種觀點,我們稱自己為民主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永恆主義者、斷滅主義者,實證主義者。

我們的感知會隨著情緒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朋友變成敵人,敵人變成盟友,陌生人變成配偶。因此,在觀念中也沒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不可能把它們當作「我」和「我的」牢牢抓住,而不感到悲傷。

記憶也與sañña有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夠認出我們以前見過的人,通過記憶能力,我們回憶起過去,曾經歷過這樣那樣的事件,通過將同樣的體驗投射到未來,我們預計我們將存在於未來。因此,通過sañña的記憶方面,我們假設一個自我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期,繼續存在的幻覺。但我們很少意識到,對過去的回顧和對未來的預期,實際上都是在當下本身完成的。

sañña是如何在我們的私人監獄中形成一堵牆?我們每個人都通過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來感知我們周圍的世界。讓我們舉一個非常粗暴的例子,醫生對世界的看法,將與政治家或商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一個醫生看一個蘋果可能會想到它的營養價值,一個政治家會想到允許進口的好處和壞處,一個商人會想到商業價值。因此,我們受制於自己的興趣和意識形態——有些來自成長過程,有些來自我們所接觸的文化,有些來自我們所獲得的學術和專業培訓——沒有兩個人可以有相同的看法。在這些方面,有足夠的共同因素,使我們能夠與其他人形成一般的表面協議,但是,當我們考慮到所有後果時,我們不得不得出結論,就感知而言,我們每個人也都生活在私人監獄中。如果,我們想體驗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智慧和幸福的湧現,我們必須放棄對我們感知的執著,忘記我們多年來學習的東西,解除自己的條件,清空我們的頭腦。

意志活動的總和

有三種類型的意志活動:身體活動、言語活動和精神活動。我們把自己與這些意志活動聯繫在一起,以至於我們在它們背後設置了一個行動者、說話者和思考者。因此我們說:「我做(走、站、坐、工作、休息等),我說,我想。」因為,在活動中,以自我為中心被如此強調,我們不僅想以最大的效率執行,而且還試圖超越他人,今天,打破記錄是一種狂熱,在國際上有那麼多的競爭者相互競爭,渴望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獲得一席之地。

由於我們的意志活動,我們參與了從子宮到墳墓的無盡準備過程。作為嬰兒,我們為童年做好準備,努力學習運動和語言的技能。作為孩子,我們為青年做好準備,然後我們學習各種技能、藝術和科學,努力成為成功的成年人。成年人則為做父母做準備。最後,在我們的晚年,我們也沒有放棄準備。我們在晚年轉向宗教,為天堂做準備。我們人格的這個方面,用不同的詞來表達,即為 cetana,意圖,據說,而這又被說成是構成 kamma的道德力量,推動生命從出生到生。

反覆的行動具有改變性格的累積效應,因此,通過反覆的意志活動,我們可以塑造我們的命運。取自印度經典文本,一個小故事說明了我們的命運如何受到我們的行為的影響。有一天,兩個在森林裡迷路的年輕人,偶然遇到了一位住在森林裡的隱士,他能夠預測未來,離開前,年輕人要求隱士算命。隱士很不情願,但他們懇求,然後,隱士仔細觀察了他們,並預測維普爾將在一年內成為國王,而維揚將死於刺客手中。維普爾非常高興,而維揚自然非常難過。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維普爾對別人的行為,變得非常傲慢,認為他很快就會成為國王。維揚是一名教師,他盡職盡責;他變得非常有德行,過著謙遜的修行生活。

大約六個月後,維普爾叫他的朋友,去尋找建造宮殿的地方,他們進入了一個荒蕪的地區,當他們在尋找時,維普爾發現了一罐金子,他很高興,他的財富正在展開。兩個朋友興高采烈地檢查金子時,一個強盜衝了進來,搶走了罐子。維揚與強盜戰鬥,並救出了金子,但肩膀上卻被強盜的武器劃傷,維普爾邀請維揚分享黃金,但維揚 拒絕了這個提議,因為,他將在幾個月後死去。維普爾拿走了金子,把它花在吃喝玩樂上,期待成為國王,維揚則把時間花在修行和謙卑上。一年過去了,但預言並沒有成真,他們重新拜訪了隱士,問他為什麼沒有實現他的預言,隱士解釋說,由於維普爾的傲慢行為,他的財富只剩下一罐金子,而維揚的美德行為,足以使他的不幸,減輕到只是被強盜所傷。

名詞 sankhara 在其口頭上的定義是這樣的:「意志活動是指那種(精神)构建、形成、塑造,或使身體成為什么樣子,以及,感覺、感知、意志活動和識變成什么樣子。」 這是個一直在進行的過程,其含義可以這樣理解:每個人獨特的身心特徵是由這些意志活動決定的。在這個類別中,我們所有的希望、願望、野心和決心,我們將它們認同為我的希望、我的野心等等,在這方面,沒有兩個人會完全相同。一個人會珍惜和爭取什麼,另一個人可能會認為是小事,當一個人喜歡囤積金錢時,另一個人更願意把錢花在教育上,還有一些人可能認為這兩者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去追求權力、榮譽和聲望。我們獨自塑造自己的命運,因為我們被囚禁在意志活動的圍牆內。如果,我們想解放自己,我們也必須放棄對這堵監獄牆的認同。

識的集合

識被定義為通過感官來認知對象的行為,故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個認知過程發生得如此迅速和持續,以至於我們將自己與感官能力的功能相提並論:「我看、我聽、我聞、我嘗、我感覺、我思考和我想像」。根據佛陀的說法,沒有我、小我、自我或靈魂來認知和享受這些感官對象。感官意識只是一種關連產生的現象,依賴於感官能力和感官對象。每個人的感覺能力,構成是不同的。有的人是盲人,有的人視力很弱或很強,有的人是聾子,有的人聽力不足或對聲音靈敏。由於感官能力構成的差異,我們的認知能力也必須是不同的,無論差異多麼微小。此外,我們的感官經驗受到我們的好惡、我們以前的經驗和記憶、我們的願望和野心所制約,因此,無論我們多麼重視感官體驗的真實性,沒有兩個人會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體驗同一個感官對象。例如,假設有三個人正在觀看兩個男孩之間的打鬥,如果這三個人恰好是朋友、敵人和參與打架的人的父母,那麼這三個人將對打架這件事,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們的感官,向我們傳達我們喜歡看到的東西。在我們的日常經歷中,意志制約著識的發展。例如,如果我們在擁擠的桌子上,尋找一支筆,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支筆並將其拿走,我們可能沒有看到它旁邊的杯子,我們可能不得不先尋找杯子,而不是直接看筆所在的地方,這是因為我們所尋找的東西是由我們的意志預先決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將與我們的目的無關的事物,排除在我們的注意力和視野之外。

如果我們茫然地凝視一個場景,我們的記憶中,只有少數引起我們興趣的項目,興趣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因此,要獲得對感官對象的公正客觀體驗是極其困難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以獨特的方式,受到心理制約。因此,在感官認知的體驗中,我們也過著被囚禁在私人牢房中,孤獨生活。


後語

由於我們每個人都在各自的性格範圍內,過著隱居的生活,人際關係變得極其困難和復雜,要擺脫這種自我束縛的方法,得將五蘊的單獨或集體視為「我」和「我的」予以停止。

根據《Khandhasamyutta》(SN XXII.93 ;S iii.137-38),一個人被強流沖垮,抓著懸垂在河邊的草葉,但它們沒有給他任何支持,因為,它們很容易被連根拔起。 同樣地,未受教誨的人,以五蘊作為他的自我,但由於它們本身是短暫的和不穩定的,它們無法支持他,依賴他們的人,只會變得悲傷和妄想。我們必須認識到,作為人格的五蘊,無常、不斷變化、緣起的本質,並遠離它們。只有這種超然,我們才能使自己,從自製個性的私人監獄中解脫出來。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