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無我--關於此處的非與無

 

關於無我及非我的問題,K.R. Norman老師在《A Note on Attā in the Alagaddūpama Sutta》一文中,提出 attā按義有「常」與「樂」,即 attā 指—那是《奧義書》中「常」(nitya)與「樂」(sukha)的阿特曼(ātman)。當 attā有「常」與「樂」之義的話,那麼,對佛陀而言,這個 attā,無論有多麼的神妙玄幻,都只不過是世間的,屬於「個人的 attā」,由此之故,這「anattā」可視為「non(否定)-自我」。

漢語的無與非

K.R. Norman老師在文章的最後,作總結時,這麼說到:「佛陀雖不明言,卻通過寓意否定了個人有『常我』的存在。」那麼,翻譯漢文時,應如何選字?此處,先由非與無的定義開始。

1.1「非」作為動詞時,同「無」字,指「沒」,如《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1.2「非」作為副詞時,相當於「不」、「不是」。而「不」用在動詞、形容詞或個別副詞前,表示否定。故「非」為「是」的相對,表示錯誤。

1.3「非」作為形容詞時,「不對的」、「錯誤的」、「不同的」。如《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2.1「無」作為動詞時,指「沒」,為「有」的相對。

2.2「無」作為副詞時,指「不」、「非」、「不是」,如《禮記.禮器》:「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用在對動詞或形容詞的否定。

2.3「無」作為形容詞時,指「貧窮」。如《貨殖列傳》:「禮生於有而廢於無。」

其一,副詞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其他副詞或整個句子的詞,而後面的「我」是代名詞,顯然不對,因此,此處,無論用「非」或「無」,都是動詞,故是指「沒」。那麼,「非我」呢?顯然,只能用作形容詞,這是「有此我觀念是不對」,「非我所」,指這是「有此是我的觀念是不對」。

其二,作為總綱的 Anattā,勢必得要與其內涵中的  mama(我所)、asmi(我)及 attā (真我)之反義,區隔開來。在古漢譯選用非我(nesohamasmi,現代語:我不是這個)、非我所(netaṃ mama,現代語:這不是我的)及不相在(na meso attā現代語:沒有我的真我)之時,於此,總綱的 Anattā,勢必不可能再選用「非」字,不然就變成「非我即非我、非我所、不相在」,這樣豈不就造成混淆?

其三,在漢語使用中,還有個區別:1.「不是」(非)是用在主觀的,「沒有」(無)是用在客觀的。2.「不是」用適用於現在或未來,而「沒有」是存在、領有、具有的否定,可用於過去、現在與未來。

因此,「無我即非我、非我所、不相在」,可表示,無我是客觀的立場,內含非我、非我所、不相在,可表示否定主觀的我見,如此,兩者區隔相對。

基於如此,求那跋陀羅法師的選用,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故將 Anattā翻譯成「無我」,並不是漢譯時,將
Anattā翻譯為「無我」就是有問題或錯誤,且不相在的「不」即「非」也。

在無我、非我相關的問題中,還有無常與非常的問題。在漢語中,「常」是頻度副詞時,表示「不變地,持續地」,用來修飾前面的動詞,所以,如果用「非」則指「沒」,用「無」亦是指「沒」,故,「非常」或「無常」,此兩者所指,實際上是同義的。

西方的無與非

解釋 anattā此一語,西方有三類看法:

A.在《Digital Pāḷi Dictionary》,認為是:

1.形容詞, impersonal; not(非、不是) oneself; non-subjective; not suitable to identify with. [na + atta]。

2.陽性, which is impersonal; non-否定、反對self; not subject to identification. [na + atta]

B.在《Combined Pali - English Dictionary》則認為是 No(無)-self, egolessness, soullessness, impersonality, absence of identity.

C.在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by A.P. Buddhadatta Mahathera認為是:

1.形容詞,soul-less.(沒有靈魂等等概念的

2.陽性,non-ego.(否定、反對自我

上面有主張「非我」,亦有主張「無我」,其《Digital Pāḷi Dictionary》及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by A.P. Buddhadatta Mahathera兩方,看法有些對立。

問題的癥結點是字首「an」做何種解釋?而不是糾結在持業釋複合詞或有財釋複合詞上面。在《Digital Pāḷi Dictionary》中在解釋an-」時,雖然提到「negative prefix before vowels. 」,但用在形容詞時,認定是「not」(非)在《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T.S-E)或《Combined Pali - English Dictionary》等,則皆定義an-」「negative prefix before vowels. 」(前綴詞--否定),故應視後語來判定詞義,所以,「有我」時的否定,應為「無我」,而「是我」時的否定,應為「非我」

《SN.22.15經》:

yadanattā t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 evametaṃ yathābhūtaṃ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ṃ.

基於上述漢語及西方的考量,本句應當如此翻譯,會比較恰當:

凡無我(否定有我)的即有這些形式(taṃ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自)我。(na meso attā)』因此,應該正確地理解,如實地觀察這樣的事實。」

霍韜晦老師:「重要的是把握原始佛教中對道德進路的重視,它是通過實踐來標舉『無我』的」 Anattā如何翻譯,應知曉字首  An-在表示「否定」,不應著墨漢字非要用「非」還是「無」,而是要知道,此兩字在表示否定而相通。

「無我」是一種邪見?

鑑於主張「非我」者,常舉證說「無我是一種邪見」,因此,應談談這樣主張的問題是否恰當。

《一切漏經》的部份:

《MN.2經》,各家整理如下:

引《MN.2經》(莊春江老師)→《MA.10經》→《AA.40.6經》→菩提長老(莊博蕙老師)→巴利注釋

1️⃣有我的真我(Atthi me attā’ti)→隨其見生而生真有神→有我見審有此見→於彼,或於我有我見生起→此為常見,執取於一切時我的存在性。

2️⃣沒有我的真我(natthi me attā’ti)→此見生而生真無神→無有我見審興此見→於我無我見生起。→此為斷見,由於執取一個現在存在的有情,不存在於此處的存有。或者,於我有我中,以執取三時有我者為常見,僅執現在有我者為斷見。或者,於我無我中,以執取過去、未來無我者為斷見,如對於執取「灰燼乃祭祀之終」之見者;僅執過去無我者,即為無因生的常見。

3️⃣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attanāva attānaṃ sañjānāmī’ti)→此見生而生神見神→有我見無我見於中起審見→以我認知我見生起。→即以我認知我,以想蘊為首的諸蘊為「我」,以想認知其餘諸蘊者,是「以此我認知此我」。

4️⃣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attanāva anattānaṃ sañjānāmī’ti)→此見生而生神見非神→於己而不見己→以我認知非我見生起。→就取想蘊為「我」,但取其他四者為「非我」,以想認知彼等四蘊者如是。

5️⃣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anattanāva attānaṃ sañjānāmī’ti)→此見生而生非神見神→於無我而不見無我→以非我認知我見生起。→取想蘊為「非我」,其他四者為「我」,以想認知彼等四蘊者如是。這些也全都是常、斷見(指第三、四、五條)。

6️⃣那個我的這個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的真我將就像那樣永久地住立(me ayaṃ attā nicco dhuvo sassato avipariṇāmadhammo sassatisamaṃ tatheva ṭhassatī’ti.)→此見生而生此是神→常存於世而不朽敗→我之此「我」,常、固、 恆、非變易法,將等如永恆般屹立。→盡諸永恆之物住立、我之本性即如彼等存續者,有如是見。

題外話,關於不如理作意者的六種我見之翻譯,莊春江老師最優,僧伽提婆法師則很傳神。

所謂的「無我是一種邪見」之說,誤導很大,因此,就算被圈點,也當澄清,佛陀從來都沒有,也不可能說 Anattā或 nesohamasmi是邪見。由於,沒有對
「無我是一種邪見」的「無我」,先予以定義,在語意不明的情況下,有可能指以下三種情形:

❌「沒有我的真我」,菩提長老作:「於我無我見生起」,可翻成「於我起無我見」,然而,此處的「無我」,反而是指「沒有真我」,屬斷見,當我們大力反對靈魂說時,就有可能掉入這個陷阱。

❌「〔我〕以(真)己認知非(無)我」,此處是指以有真我、自我來說無我,如後期佛教中,某些派別的主張,或印度教。

❌「〔我〕以非〔真〕我認知(真)我」,這裡涉及奧義思想,本句是指,以不是那個真我來認知這個真我,或與上條相當而說以無我來認知真我。前者如印度教吠檀多派的主張,小我與大我也,那個小我不識大我(暗批佛教中的真常系),後者,則是表示,同意佛教的無我是對的,但是,五蘊只是鞘(印度教用語),是無我的,必須脫離、淨化後才能見到咱說的小我。而在此意義上,我們在討論「本體」、「自我」或「本質」,或爭論有自性、無自性時,站在印度教的角度來看,那個課題只是五蘊之上、中、內或外有污的「靈魂」(jīva),佛教不過是反對這個而求那個,修到這裡,再繼續向上到小我(ātman),也因此,後期佛教的主張,被批為下梵,但是,這些,都是佛陀所說的「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照說,當知道,所謂的「無我是一種邪見」的無我,指的是另一個宗教的無我主張,不同於佛教,但很多法友並不知吧!

《阿難經》的部份:

在《SN.44.10經》中,遊行者婆蹉氏是先問:

「有真(自)我嗎?」(atthattā”ti?)(元版::『我是有耶?』)

又再問:

「那麼「無真(自)我」嗎?」(natthattā’ti?)(元版::『我是無耶?』)

「那麼「無自我」嗎?」,這是指「沒有我見真我(attā)」嗎?「沒有我見常我(自我)(attā)」嗎?沒有存在真我嗎?、沒有存在常我(自我)嗎?或,真我不存在嗎?常我不存在嗎?實際上,婆蹉氏帶有甚深「常我」「真我」之見,佛陀要如何對他解釋緣所生法呢?回答了,他會聽嗎?佛陀當然保持沈默。就像此時,說非與無之別,婆蹉氏會不會說:「???不懂?」、「學不足以修」、「逞工炫巧」、「游談無根」呢?佛陀的聖默然,並不是故意留下「懸疑」的答案,而是對這些提問的否定。如此,還會有《GA.195經》或《SA.961經》中,「一切諸法皆無我故,云何以我而答於彼?」的疑問嗎?

《巴利雷雅經》的部份:

 在《SA.57經》中提到:「不見我在識,復作斷見、壞有見。」本經此句很短,不足以表達,但《SN.22.81經》就很清楚的說(莊春江老師翻譯):

「有這樣的見:『我不會存在(no ca me siyā nābhavissaṃ)以及我的不會存在(na me bhavissatī’ti),如果我不存在,我的將不存在。』比丘們!而凡那種斷滅見(ucchedadiṭṭhi),那是行。」

上文中 siyā是「〔我〕成為、存在、是、有」(Atthi)的潛在語,me 是「我所」,人稱代名詞,本句說的是:「認為現實生活中所經驗的我及我的身心,並不存在時,為斷見。」換句話說,本經是說,否定現實的身心為斷見,但並不是指無常、苦、無我或總綱中的無我(Anattā)。

六類〔邪〕見(六見處)

《MN.22經》提出六見處,前四類是指一般人色受想行蘊為「這是我的,我是這,這是我的自我(attā)」的觀點,第五類主要指識蘊經由色、聲、香、味、觸,持與前四同等觀點的識知,予以所得、所求,便隨此之意而種種反應。

第六類觀點,說明色受想行蘊針對奧義思想的「attā」,俱有「世界」(loka)=「自我」、「阿特曼」(ātman)=「梵」(brahman)意涵。故,佛陀說明,當認為那個彼是我者(attā)時,彼attā是世界(loko,此表示彼attā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的。如果,熟知正法者,對這色等所生的想法,認為那個也:「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時,對於這些不存在的東西、見解、認知,就不會有戰慄。接下來,比丘問了佛陀四個問題。

1.在外部不存在時,會戰慄嗎?在外部不存在時,不會戰慄嗎?

2.在內部不存在時,會戰慄嗎?在內部不存在時,不會戰慄嗎?

所謂外部的,為我中色…等,即奧義思想的 Ātman=Parabrahma(至高梵)。佛陀告知,恐懼、激動而顫抖的,因為,外部不存在時他們會這麼想:「哦,是我的,唉啊!我的那個不存在了;!那會是我,唉啊!我得不到那個了。」於是,他便會悲傷、疲累、悲泣、搥胸地號哭,迷亂不已。相反的,不這麼想的人,便不會恐懼、激動而顫抖

所謂內部的,為色中我…等,即奧義思想的 ātman=bráhman)。佛陀告知,恐懼、激動而顫抖的,因為他們會有:「彼是我者彼即是世,那個我死後將成為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我將就像那樣永久地住立。」之見解。內部不存在時,他會這麼想:「我就確實將斷滅,我就確實將消失,我就確實將不存在。」導致悲傷、疲累、悲泣、搥胸地號哭,迷亂不已。相反的,不這麼想的人,便不會恐懼、激動而顫抖

佛陀繼續表示,你們或許能獲得某種恆常、永久等等的那個,不過,你們親眼見到這個嗎?你們或許能接受某種 attā的教義,就不會苦,不過,這種教義就不會生起愁苦嗎?佛陀再問:你們或許可以依仗這麽一種觀點,接受了,就不會生起愁苦,但你們見到這麽一種觀點嗎?。

非與無的考量

鑑於實際的存在,不能使用「無」時,則一律改成「非」的話。

《SA.335經》:

「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清淨道論》卷16:

「有苦何等無苦者(na koci dukkhito),無作者(Kiriyāva)而存行作,有滅而無入滅者,有道而無行道者。」

這會成為「有業報而非作者」、「非作者而存行作」,那麼,會有解釋不通的問題。

無我與非我之爭,其實是圍繞在:

🚫是否肯定現實生命的主體?還是有無某主體或本質?就如
🚫無我,那如何輪迴?非我故有真我否?

大名鼎鼎中村元老師說:

「在經典的最古層中;已有兩種完全相反的教說:愛護自己與滅絕自己。……簡單地說,稱這兩種我為小我與大我也未始不可吧。……在初期佛教中,所謂修行就是回歸真實的我、本來的我。……在原始佛教聖典的古層中,找不到提倡『無我』或『自我不存在』等旨趣的特別術語或文句。……漢譯當為『諸法非我』」

一位法友則對此問,很可愛的回應:

「無我的輪迴是他不能理解的,但是,有我的輪迴是我不能理解,有一個靈魂、真我怎麼可能會有輪迴?」

學友,有六種我見否?

應知曉,非、無,依照原語而表達否定時,在漢語上是互通、互用的。瞭解 Anattā者,應當還要知曉,Anattā的反義語是「我見、我隨見」(attānudiṭṭh),基於此,「無我」(Anattā)的白話是在說「沒有我之見」、「否定我之見」或「這不是我之見」,因此,重點是正見與邪見,和那個是否有「某主體」實有,更本無關,而是有沒有「這是我之見」、「這不是我的之見」,還是有沒有「相在、真我之見」?佛陀請您「沒有」、請您「否定」這是我、這是我的及相在、真我之邪見,或是,佛陀請您認識此不是我、此不是我的,以及此不是相在。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4 則留言:

  1. 感謝分享如此專業的資料和文章。

    回覆刪除
  2. 關於anatta(無我)教法的解釋或翻譯的一些資料,https://m.facebook.com/groups/303299056541404/permalink/2182266091978015/

    回覆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4. 完整版:菩提尊者(Bhikkhu Bodhi)是英譯巴利《相應部》的權威,
    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他堅持反對坦尼沙羅尊者否定無我的言論。
    https://www.facebook.com/hjkoiim
    https://www.facebook.com/hjkoii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