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無相與無想

 

在後期佛教的文獻中,出現把想(梵語 Saṃjñā)翻成相,如「我相」(梵語 ātmasaṃjñā)等,而戰國時,楚國的相字,非常像「想」,因此,顯現出相與想關係密切。在《相應阿含》中,「相」(nimitta)或「想」(sañña)字,翻譯則是「正確的」,因為,沒有出現上面的問題。

 

「相」(nimitta)是指:「標記」(或「特徵」、「屬性現象」),「無相」(animittaṃ)是指「否定標記」,也就是「不要做記號」、「不要去認定某屬性現象」、「不要把此特徵當成」等,並不是在說有個「沒有形相」。

「想」(巴利 sañña 梵語 Saṃjñā),就是五蘊的想,指:「感知」、「辨別」,故含攝「概念」、「觀點」。「想」並不是在說「思想」,當然,這「概念」、「觀點」是個「想法」。「無想」(asaññino)是指「否定辨別」、「否定概念」或「否定觀點」,並不是在說「沒有思想」。

迦摩比丘在《SA.559經》,對「不感受那個處」、「不領受」或「不覺知」有疑,故問:「彼比丘為有想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在《AN.9.37經》是:「為有想而不領受彼處耶?或為無想耶?」

許多學人會疑惑「對那個不感受的地方有想,或沒有想?」但應知,此句正確而無潤飾的翻譯為「那是有辨別(感知、想蘊的想)而不體驗(經歷、感受)的地方,或者是否定辨別(感知、想蘊的想)呢?」

阿難尊者首先告知四禪八定各各足住時,於此各處皆是一個「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這樣的想不感受那個地方)。然後自問「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什麼是否定辨別、否定概念而不領受?)並自答「比丘一切想不憶念」此處,北傳經文提出「無想」即「不憶念」(對過去辨別不念)而不是「沒有想」。而無相,南北傳經文共說「一切相不念」(對一切標
不念)。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