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須陀洹道分為學佛者的次第及方法:
總說共計有四個次第,《SA.11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鬚閑提!有四種法,未淨聖慧眼而得清淨,云何為四?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聞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鬚閑提!汝當如是學: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聞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鬚閑提!當學如是。鬚閑提!汝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已,便聞善法;聞善法已,便善思惟;善思惟已,便趣向法、次法;趣向法、次法已,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
🟡1.1 須陀洹(sotāpanna):入流者。須陀洹道分(sotāpattiyaṅgaṃ):入流支、預流支、須陀洹支。sota:「聽聞器官」、「溪流」、「通道」之義,apanna:「否定墮落」、「進入」,故有「入流」、「入道」、「聽入」、「聞得」之義。《一切經音義》卷22:
「須陀洹(正云「窣路陀阿鉢囊」。言「窣路陀者」此云「入」也。「阿鉢囊者」此云「流」也。謂遍斷見惑,捨異生性,初獲聖性,入聖行流,故名入流也。舊安「洹」字,莫知其所以也)。」
🟡1.2 善男子(Sappurisa),又有翻譯為「善知識、善士」。Sappurisa: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善良、有價值的人。
🟡1.3 內正思惟(yonisomanasikāro)。此非八正道的「正志」(正思惟),此說乃因於論中將「正志」(sammāsaṅkappaṃ)作「正思惟」,如《瑜伽論記》卷9,論本卷第三十六:「本音云三藐僧羯腸波。此云正思惟。是八正道中名也。」。然契經中的「正思惟」並非八正道的「正志」。「如理作意」是聽得佛陀的教法後,予以消化和實踐。yoniso 明智地、穩妥地、正確地。manasikāra 有仔細考慮、思考、斟酌、構思。
🟡1.4 法、次法向(dhammānudhamma-ppaṭipatti– imāni kho)又有翻譯為「法、隨法行」。dhamma是「法」,佛陀的教法、緣所生法。anu則是「沿著」、「符合」是「由前往後看的動作」,故有次第之義。paṭipatti是「執行」、「實踐」。imāni kho是「此人確實」。故 dhammānudhammappaṭipatti– imāni kho是「此人確實依法,以其先後次第來實踐法」。《AN.8.62》:
「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
《SA.27》:
「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2. 預流支的重要性:
🟡2.1 滿足四預流支才稱「真皈依」。《瑜伽師地論》卷64,攝決擇分中聞所成慧地:
「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歸依。」
🟡2.2 能入正性決定(超昇離生)。sammattaniyāmaṃ是「正確、固定的方向」,為脫離、不同於凡夫程度,但尚未入流。《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2,預流支品第二:
「所以得入正性離生,由精進脩法隨法行。」
🌺3. 善知識:
🟡3.1 誰是善知識?善知識為全梵行者。梵行指「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見《SA.50》、《AA.44.10》。此外,善知識要能增益信、戒、聞、施、智慧見《AA.17.8》。
🟡3.2 為何要親近善知識?
🔸3.2.1 共事善知識則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使未解者解。(見《AA.17.8》、《AA.44.10》)
🔸3.2.2 令生善法,令斷惡法,令生正見。《SA.717》:
「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已生者令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
《SA.780》:
「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能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
🔸3.2.3 悉令解脫。《SA.1238》:
「眾生有生法者,解脫於生,眾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者,悉令解脫。」
🔸3.2.4 惡知識無智以能。《AA.23.6》:
「莫與惡知識從事,所以然者,與愚人從事,無信、無戒、無聞、無智,與善知識從事,便增益諸功德,戒具成就。」
🟡3.3 補充。不可單信一人。《SA.837》:
「若信人者,生五種過患」(此處巴本為單數)
🌺4. 聽正法:
🟡4.1 什麼是正法?四聖諦、緣起為正法,同正見。《SA.344》:
「多聞聖弟子老死如實知,老死集如實知,老死滅如實知,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是,生……有……取……愛………是名聖弟子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
《MA.28》:
「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所說正要,世尊即為我說苦、習、滅、道。」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6,三法品第四之餘:
「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
🟡4.2 聞法有何效益?計有五。《AA.36.1》:
「未曾聞者便得聞之、以得聞者重諷誦之、見不邪傾、無有狐疑、即解甚深之義」
🟡4.3 聞法有何目的?《MA.147》:
「博聞誦習:欲自調御,欲自息止,自求滅訖」
🟡4.4 能增八法。依據《DA.10》計有:
🔸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師長,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慙愧心,有愛有敬。
🔸時諸尊長即為開演甚深義理。
🔸身心樂靜。
🔸不為遮道無益雜論,彼到眾中,或自說法,或請他說,猶復不捨賢聖默然。
🔸多聞廣博,守持不忘,諸法深奧,上中下善,義味諦誠,梵行具足,聞已入心,見不流動。
🔸修習精勤,滅惡增善,勉力堪任,不捨斯法。
🔸有以智慧知起滅法,賢聖所趣,能盡苦際。
🔸觀五受陰生相、滅相:「此色、色集、色滅。此受、想、行、識。識集、識滅。」
🟡4.5 聞法後,可以成就什麼?
🔸4.5.1 苦痛即滅。《MA.28》:
「我聞教化病法,苦痛即滅,生極快樂。」
🔸4.5.2 斷五下分結。《SA.1023》:
「然遇諸餘多聞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得聞法已,斷五下分結。阿難!是名教授、教誡聽法福利。」
🔸4.5.3 斷五蓋,轉進滿足七覺支。《SA.709》:
「若比丘專一其心,側聽正法,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轉進滿足。」
🟡4.6 顛倒受解義及文,受極苦。《MA.200》:
「汝等知我如是說法,然,此阿梨吒愚癡之人顛倒受解義及文也。彼因自顛倒受解故,誣謗於我,為自傷害,有犯有罪,諸智梵行者所不喜也,而得大罪。……或有癡人顛倒受解義及文也,彼因自顛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彼諍知此義,不受解脫知此義。彼所為知此法,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疲勞,所以者何?彼以顛倒受解法故。」
🌺5. 如理作意:文長,故詳「如理作意」一文。
🌺6. 法次法向:又翻譯為「法隨法行」。
🟡6.1 首要次第:
🔸6.1.1 開始修習時,得知苦諦,故應於五蘊淡然決醒而離、除染並破壞五蘊,見《SA.27》:
「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6.1.2 論書的意見。《阿毘達磨發智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認為「法隨法行」的法是「寂滅涅槃」,「隨法行」是「八正道」,《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 2〈預流支品第二〉:
「云何名為法隨法行?謂彼旋環如理作意,審正觀察深妙義已,便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謂信、精進及念、定、慧。彼於自內所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脩習堅住,無間脩習,增上加行,如是名為法隨法行。精進修行法隨法行,便得趣入正性離生。」
🔸6.1.3 《一切經音義》卷 74:
「向法次法(或言「法次法向」,謂無為滅諦為所向,有為道諦為能向;道諦次滅,故名次法,依道諦而行,亦言「如說修行」)。」
🟡6.2 隨法,於五蘊以老、病等依次至無明,開始對苦集了解,進而知緣所生法與因緣(苦滅),《SA.364》:
「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生,乃至行,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諸比丘!是名如來施設法次法向。」
🟡6.3 法次法向者,即善眾,善為滅苦解脫之向,亦是隨順法行(隨法行者 anudhammacārino,預流、向須陀洹)。《SA.873》:
「若才辯無畏,多聞通達法,行法次法向,是則為善眾。……如調伏,如是辯、柔和、無畏、多聞、通達法、說法、法次法向、隨順法行,亦如是說。」
🟡6.4 歸趣法次法向,能得定,然,依舊要努力住於無流漏的(無所為)、具念的、正知的(智)。《MA.163》:
「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憂慼,亦不歡喜,但世尊捨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也,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者,因此故說。」
🟡6.5 成就十六法。《SA.929》:
🔸具足正信,建立他人🔸自行布施,教人行施🔸自詣塔寺見諸沙門,亦教人往見諸沙門🔸自專聽法,亦教人聽🔸自受持法,教人受持🔸自觀察義,教人觀察🔸自知深義,隨順修行法次法向🔸亦復教人解了深義,隨順修行法次法向(自利與他利的行者)。
🟡6.6 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MA.153》:
「趣向法次法已,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如是知苦如真。云何知苦習如真?謂此愛當受未來有,與喜欲俱,願彼彼有,如是知苦習如真。云何知苦滅如真?謂此愛當受未來有,與喜欲俱,願彼彼有滅、無餘、斷、捨、吐、盡、無欲、沒、息止,如是知苦滅如真。云何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如是知苦滅道如真。」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
附加:關於「正志」(sammāsaṅkappaṃ)與「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o)。
✨但凡確認「內正思惟」指「如理作意」時,不予列出,以下,為南北傳對照,只提差異。
1.《SA.241》的「正思惟」接近的是「我作意」(manasi karomi)本經的對象,為一般人。見下方(14.)條。
2.《SA.270》的「正思惟」接近的是「如此」(iti),此處是描述修行多時,難以突破,還是如同之前一樣觀察五蘊,觀察到,阿!像這樣是色、如此是…。但本經的對象,難以確認,由於「話題」之故,有可能是入流以上的聖者或一般人。
3.《SA.295》的「正思惟」是「深思熟濾」、「有意圖」(abhisañcetayitaṃ)。
4.《SA.334》、《SA.443》、《SA.895》、《SA.895》、《SA.1259》、《SA.1301》、《SA.1346》、《SA.1359》無對。
5.《SA.379》的「正思惟」是「產生(制造)洞察」、「產生(制造)智慧」(ñāṇakaraṇī)。
6.《SA.407》的「正思惟」是「思考」、「反思」、「意見」、「打算」(cintetha)。
7.《SA.496》的「正思惟」是「考慮」、「審查」或「細心觀察」(paccavekkhati)。
8.《SA.565》的「內正思惟」較為接近的是「意欲」(chando),此處「意欲」為正向的,所以非「意欲貪」有「衝動」之義,而是「推動」之義。
9.《SA.707》的「擇法正思惟」應是「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o),依據「vicaya」則有「審查」、「發現真相」、「調查」之內涵。
10.《SA.708》「正思惟」無相關用語。
11.《SA.775》、《SA.776》、《SA.777》、《SA.781》的「正思惟」,莊版無對。Sutta Central 參SN.45.76/SN.45.83,《會編》參SN.45.83/SN.45.90,依SN.45.83為「如理作意」。
12.《SA.860》的「不正思惟」是「惡(壞的)心生起」(pāpakaṃ cittaṃ uppādetā)。
13.《SA.922》的「正思惟」是「貫通後看見」(ativijjha passati)。
14.《SA.1024》的「正思惟」接近的是「將思想集中在」、「有意地」(manasi)。
15.《SA.1260》的「不正思惟」是「不謹慎的」、「不觀察」(arakkhitena )。
以上,列舉正思惟的「異義同譯」。
✨古來契經定義的八正道中,第二位用語是「正志」。而論書多作「正思惟」,如《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等。
🟡1.《SA.42》:「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2.莊春江老師,《SN.12.27》:「這八支聖道就是導向老死滅道跡,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3.正志(sammāsaṅkappaṃ)的定義:
3.1《SN.45.8》:「而什麼是正志?比丘們!凡離欲的意向、無惡意的意向、無加害的意向,比丘們!這被稱為正志。 」
3.2《SA.784》:「何等為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 」
3.3 巴利語 saṅkappa 是「意圖」、「有目的」、「思想」、「決心」。《說文》:「志,意也。從心之聲。」即「心意之所趣向」,意向也,故同巴利語 saṅkappa 。
✨「正志」(sammāsaṅkappaṃ)與「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o)。
🟡1.「正志」,其「佛陀教法的道理」已明、無疑、已得、已決其方向,故其任何的「思惟」、「行為」等皆具有「正見的意向」。「正思惟」是正確的判斷、分析、綜合、推理,難以表達「依正見而確定的意向」。
🟡2.「如理作意」則強調對佛陀教法的道理,尚不明、有疑,應要明智、正確及有意地去思考來實踐,以及在未入流時,依據佛陀的方法,思惟後,予以實施及驗證。我們總是以僵化的方式思考,應試圖培養一種觀察、調查、思考、思惟和反思,來超越正見不足的思惟方式,當然,最好就是依據契經的方法。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