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對象(The object of the Appearance of Self, Human, Beings, and Life)

 

大多佛教徒應該都頌讀過《金剛般若波羅蜜》(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a,注意,原梵本無「經」字),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裡,其實是把契經的「不相在」做四種分類,值得瞭解。本文主要是說明,在此文獻出現的時代背景下,背後所反對的目的,給一般初學者瞭解。

參考 P.L. Vaidya in: Mahayana-sutra-samgrahah, Part 1. 1961 (Buddhist Sanskrit Texts, 17)的梵本,並比對漢傳的七種翻譯,如下:

00 tatkasya hetoḥ ? na hi subhūte teṣāṁ bodhisattvānāṁ mahāsattvānāmātmasaṁjñā pravartate, na sattvasaṁjñā, na jīvasaṁjñā, na pudgalasaṁjñā pravartate|
01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鳩摩羅什譯)
02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眾生相、人相、壽者相。(菩提流支譯)
03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想、眾生想、壽者想、受者想。(元魏留支三藏奉詔譯)
04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想眾生想壽者想受者想。(真諦譯)
05彼何所因?不,善實!彼等菩薩摩訶薩我想轉,不眾生想、不壽想、不人想轉。(笈多譯)
06何以故?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玄奘奉詔譯)
07何以故?由彼菩薩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義淨譯)


一.眾生、諸菩薩、菩薩摩訶薩,那個正確?梵語:「bodhisattvānāṁ mahāsattvānām」在這裡指的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但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也可算是眾生。

二.「無復」、「無」,還是更本沒有「無」?在這個句子中,「na hi」應該被翻譯成「不,阿!」。「na」在這裡是否定整個句子的意思,而「hi」則表示強調。因此,「na hi」可以翻譯成「確實不是這樣的,阿!」或者「的確不,阿!」等等,表示強調這個命題是錯誤的。那麼,否定那個問題?即對「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我相產生」(bodhisattvānāṁ mahāsattvānāmātmasaṁjñā pravartate)的否定。「無復」兩字,依據《淮南子.本經》,這「無復」是指「不復可行」,即「不再可行」,所以,最晚翻譯的義淨法師,就把「無復」簡化成「無」。

三.「我相」(ātmasaṁjñā)?梵語「Ātma」(我)乃「宗教哲學的我見」,如「阿特曼」、「梵」、「至上」、「超靈」、「常」、「獨一」等超現實、形而上、不二、抽象、疊床架構的終極。這種邪見的破除,在契經中為能不能入流的關鍵,亦表示反對婆羅門、印度教以及類似相關立場的部派佛教。

四.「人相」(sattvasaṁjñā)?梵語「sattva」是「存在」、「實體」、「現實」、「純粹」、「本質」、「生命」、「善性」、「光明」、「超然的 」、「靈性存在 」,為「真正的本質」之義,漢譯:「有情」、「明性」。很顯然的,以原義來看,這應是針對「說一切有部」談「自性」的立場。參《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卷5:「說一切有部論師,對世間、身心一切現象,了解為複雜的綜合體;分析複合體而發見內在單一性的本質,就是自性。」(CBETA 2023.Q1, Y36, no. 34, p. 231a4-5)。於印度教,自性(svabhāva)又分成世俗自性(asat-svabhāva),與勝義自性(Sat)。參《SB 10.13.53》:「一個人的高等或低等本性——是由不同品質的聯合形成的,即 sattva-guṇa、rajo-guṇa 和 tamo-guṇa。」(Oṁ tat sat A.C. Bhaktivedanta Swami Dated at Delhi December 15, 1962)

五.「眾生相」(jīvasaṁjñā)?這是指「生命原理」、「生命」(靈魂)、「重要的原則」、「個體的靈魂」。即「對個體的生命或靈魂的概念或認識」。因此,這裡「無 jīvasaṁjñā」指的是菩薩摩訶薩不再有對個體的生命或靈魂的概念或認識,而能夠超越生死和眾生的存在,故,翻譯成「眾生相」。梵語「Jīva」是耆那教主張,通常翻譯為「靈魂」,因此,這裡在反對耆那教。

六.「壽者相」(pudgalasaṁjñā)?梵語「pudgala」(補特伽羅)是「個體實體」、「日常意義上的個人」、「身體,物質」、「轉世為個人或人的實體」、「構成我們生活的世界的現實的各個方面」(耆那教)、「具有形式 (rūpī) 的事物構成物質」(耆那教)。由於,「pudgalasaṁjñā」於解釋中具有「轉世的那個實體」,這就等同「jīvasaṁjñā」,以原來指「對個人或物質的概念或名稱」而言,上面的「壽者相」、「受者想」、「人想」或「更求趣想」都不是很適當。所以,玄奘法師用了好幾種翻譯來解釋。參《論事》卷1:「如何是補特伽羅論者?於佛教內之犢子部、正量部,更是教外多數之外道。此「補特伽羅」者,是我、有情、命者。」(CBETA 2023.Q1, N61, no. 30, p. 1a11-12 // PTS.Kv.1)故,此處則是反對犢子、法上、賢胄、六城及正量等類似相關立場的部派佛教。

PS.梵語「saṁjñā」巴利「Saññā」,漢譯:想或相。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