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有三類意義,這裡只談前兩類,並集中在第二類的問題。
☘️「na」第一類意義是用在語氣,指「像這樣」、「好像」。第二類意義是反義助詞或否定詞綴。你說「是」,「na」就表示「不是」;你說「不」,「na」就表示「是」,這是反義詞(對抗詞)。而用為反義詞時,也有表示「無」的情況。另一種狀況「na」位於句首與名詞或形容詞前面使用時,可以使得整句成為否定句。
例一:「manussa」表示「人」,而「na manussa」表示「不是人」,即「非人」。在某些情況下,它也可以表示「沒有」或「缺乏」。例如,「natthi」表示「沒有」,因為「natthi」是由「na」和「atthi」兩個詞組成,「atthi」表示「有」的意思,「na」在此就變成表示否定(但還是反義詞),因此「natthi」的意思就是「沒有」。
例二:「nānā」源自巴利語的詞根「na」,它在這裡表示反義,再加上後綴「-nānā」,這個後綴的意思是「相同的」或「一致的」。因此,「nānā」的意思是「不同的」或「不一致的」,或「多樣的」、「種種的」。
例三:「natthi」表示「不存在」、「沒有存在」,這是因為「natthi」是「na+atthi」,即指對「atthi」的反義,「atthi」是「有」、「存在」,所以,反義是「沒有」、「無存在」,這通常是用於表達某種東西情況或狀態的缺乏或不存在。
☘️「na」在成為否定詞綴時,通常會變成「a-」或「an-」,用於「否定一個詞語的意義」,所以通常放在要否定的詞語前面,相當於漢語中的「無」或「不」。否定詞綴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表示「不」的意思,通常是用於否定動詞,因為是動作,所以,不會是「無」。
例一:「avijjā」表示「無知」,因為它是由「a-」(無)和「vijjā」(知識)(陰性名詞)組成的,故「否定知識」,表達了缺乏知識或無知的含義。
例二:「abyākata」表示「未定義的」,因為它是由「a-」(不)和「vyākata」(定義)(過去分詞,被動)組成的,表達了缺乏明確定義或未定義的含義。在這些情況下,「不」並不是一個完全準確的翻譯,因為這些詞同時也傳達了「無」或「未」的意思。
例三:「akincana」表示「一無所有」,因為它是由「a-」(無)和「kincana」(拥有、所有或附着)(名詞)組成的,「a-」是一个否定前缀,用来表示否定或相反的意思。因此,「akincana」可以解釋為「沒有擁有或附著任何東西」,也就是「一無所有」的意思。
回頭看:「yadanattā t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
☘️「na meso attā’ti」中,meso是[me + eso] 表「此是我的」,「Me」是「ahaṃ」在單數各格變化中的附加詞形式,為代名詞,attā也是代名詞,"meso attā" 是一個完整的短語,其中 "attā" 是陽性代名詞,而 "meso" 是一個副詞,用來修飾 "attā",表示 "己" 或 "本身" 的意思。因此,這個短語的意思是 "自己的本質" 或 "本體"。「na meso attā’ti」的「na」作「反義助詞」,故,翻譯成「這不是我的真(自)我」。「yadanattā」的「anattā」,前綴「an-」是使用「na」使得「anattā」成為「否定詞綴」,即「否定attā」,故,「否定己」、「否定己的本質」或「否定本體」。
當「na meso attā」由整句抽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短句「Na meso attā」時,如果,此「Na」作為「否定助詞」時,通常是對某個實體或概念進行否定,表示其不存在或不具備某種特徵。例如「na attā」可以解釋為「沒有自我」。而如果「Na」作為「反義助詞」時,則是對某個語意進行否定,表示其相反或不同於所說的話。例如「na attā」也可以解釋為「不是自我」,表示說話者所談的「自我」不符合實際的「自我」概念。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