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二種尋(Dvedhāvitakka)--介紹佛陀自覺前的初始禪修(一)

 

🆙前言:

只要是未達四聖諦二轉,佛陀最初且平實的方法,值得參考與效法。什麼是尋?什麼是伺?這二種如何與法呼應,代表正法的意義?

🟡1.為什麼不把我的想法分成兩類呢?

1.1 我的想法分成充滿感官享受的(kāma-vitakko)、充滿惡意(byāpāda-vitakko)及充滿危害的思惟(vihiṃsā-vitakko)。

1.2 將思惟解析成充滿出離的(nekkhamma-vitakko)、充滿非惡意的(abyāpāda-vitakko)及充滿無害的思惟(avihiṃsā-vitakko)。

🟡2.勤奮、熱忱、堅定處理三種錯誤的想法。

2.1 充滿感官享受的思惟(kāma-vitakko)升起,了知充滿感官欲望的思惟(kāma-vitakko)生起,導致自己與他人的痛苦,只有放棄、從存在中抹去。

2.2 充滿惡意的思惟升起……。

2.3 充滿危害的思惟升起……。

🟡3. 利用覺與觀將思惟品質“轉彎”成習慣。凡經常反思和思索【伺察】的事情,都會成為內心的愛好。

3.1 經常反思【尋思】(Vitakko)和思索【伺察】(Vicāra)感官欲念,就已經放棄了出離,去培養欲念。當思想傾向於感官的想法時,應敲擊、戳戳、檢查和遏制它們。

3.2 經常反思【尋思】和思索【伺察】惡意……。

3.3 經常反思【尋思】和思索【伺察】危害……。

🟡4. 精進、看見,將是初禪的主導。

4.1 預見不善巧的品質--過患、退化和污染。

4.2 預見熟練的品質--在出離上的效益、明淨。

研討:

❇️「Vitakka」:尋、覺🕵️ = 決定一個主題,然後將此想法交給 Vicāra 進一步分析(Peṭakopadesa 7.72,PTS 0.141/VRI 0.261/Myanmar 0.262)。

「Vitakka」是定向的「反思」、「思考」、「思慮」或「思惟」,指自我檢討、反省、探索,對自己的思想、行為和經驗進行深入思考、檢查、審視和辨別,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動,發現自己的欲、惡意及無害,由中敲擊、戳戳、檢查和遏制,這就尋的主題。

《清淨道論》第四品地徧之解釋:「心最初集中〔於對境〕是尋。」,並引增支部二法集之義疏:「以心舉著作用於所緣是尋——蓋其專一而安止」。以故,「Vitakka」(尋)的字源意義變成「心亂應尋一而集中注意力」,而當只有如此教導「尋」時,在修行的開始,便完全與佛陀的法教脫鉤。不過,《清淨道論》於初禪之相應支的一開始,其實便定義了「Vitakka」(尋)是:「尋求是尋,〔尋者〕是說為思慮。」(Tattha vitakkanaṃ vitakko, ūhananti vuttaṃ hoti.),因此,推說《清淨道論》把「尋」變成「注意」或「專注」的話,似乎不妥,並且,《清淨道論》應是依據最早的《義注》(aṭṭhakathā),在註解《律藏》違犯波羅夷(Pārājikakaṇḍaṃ)時,所做出的解釋(參 PTS 1.145/VRI 1.106/Myanmar 1.115),只是,後來許多指導者,並不具備對「法」的認識下,只能採「蓋其專一」的方式,就出來教學,導致整個禪修方向偏離。

在經文中,可以發現,「Vitakka」(尋)是要透過不斷反思把感官享受、惡意及危害的思惟,轉化成離欲、非惡意及無害的思惟。在《SN.9.11》中提到不如理作意,就會被那個諸尋(欲、惡意、加害尋)所吞沒,所以如理作意是轉化思惟品質的關鍵。在《SN.56.7》中提到,應該要能「Vitakka」(尋、思惟考慮)到這是苦、這是苦集、這是苦滅、這是苦滅道跡,如此,這裡是把「Vitakka」(尋)進一步如理作意(依循四聖諦)。只要不斷回憶、反思,由了知充滿感官欲望的思惟等所導致的苦,如是反覆回憶、反覆思考,明白應遠離身、心,也就是要這樣不斷回憶、反思(anus-sarati anu-vitakketi)於佛法(四聖諦)的教導,於此,將會發動「念覺支」。

❇️「Vicāra」:伺,觀🕵️ = 對一個定向思惟或思考的評估,而不是一個單獨專注的思路 (SN 46.3)。即是,調查、審查、審議、考慮、探索、檢查、思索、辨別最初由「Vitakka」(尋)所確定的想法。

「(伺)伺是伺察,即深深考察的意思」(Vicaraṇaṃ vicāro, anusañcaraṇanti vuttaṃ hoti.)。《義注》(PTS 1.145/VRI 1.106/Myanmar 1.115):「心境接續思考,即為伺察,也可以說是思考的延續,這是被說明的」。這就是反覆回憶、反覆思考並以「法的角度」調查或評估。

當回想著佛陀的教誨並深入思考(反思),並「審慮」這個法(taṃ dhammaṃ anussarati anuvitakketi.)。這句話就是將「Vitakka」(尋思)連接「Vicāra」(伺察)起來,才算具備「念覺支」,當這個階段圓滿,並能住入這個狀態時,會用正念和智慧來反省、思考和深入探究那個法。這樣的話,就能以智慧來反覆思考、探究和深入體驗那個法,這便是「Vicāra」(伺察)。如此,「擇法覺支」將會被激發,進而開始真正且完全的修行。(參《SN.46.3》)

❇️反思【尋思】的內容,不同於普通的「思考」和「評估」,必須是與法義(Dharma)相關的善巧(kusala)的思惟。(AN 6.73、AN 6.74、AN 6.75,其中以捨斷「不以正確之慧如實善見關於感官欲望的過患者」為重要)而「Vitakka」(尋)的回憶、反思內涵,正意味著正念的念(sati)。而「Vicāra」(伺)代表著是否能夠如法的修行。

❇️過度的反思和過度的尋伺(審思),會使身體疲倦,當身體累了,心也就亂了。那麼,應使內心安頓、沈澱下來,變得專注,達到無法分心,即清醒的境界(samādhimhāti,如三摩地這樣)。這是為什麼?使我的心不被打擾。(MN 19)如此,將思惟品質「轉彎」成習慣。為了如此,無論是在戶外、在樹蔭下休息,都應練習使自己記住那些法(ete dhammā’ti),激起不退縮的活力。當不斷反覆思考、探究和深入體驗四聖諦的活力被發動,這就是修習「精進覺支」。當活力不減,克服疲倦與混亂,建立了憶起(念已現起成為不忘失),明智地遠離感官享受、遠離不善巧,以定向思考和評估四聖諦
,則身體安靜和心理不煩亂,對此喜悅與樂趣,是謂初禪。

❇️初禪是聲音寂靜(SN.36.11),言語停止,但與法相關的思想繼續(MN 19,MN 78,MN 125,AN 8.30)。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