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探索禪那:奧義書、耆那教、古典瑜伽和佛教(Exploring Dhyana: Upanishads, Jainism, Classical Yoga and Buddhism)

禪那(梵:dhyāna)是一種冥想的修習方法,在佛教以外的世界中也存在許多不同類型(5~23種)。早期的禪那起源於祭祀儀式中對吠陀咒語的唱頌,後來逐漸發展出對特定神靈的冥想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禪那逐漸演變為全神貫注的修習方式,或者是專注於頭腦和心中的光明洞察力。最終,禪那發展出了三摩地或梵的常樂我淨第四狀態。這種第四狀態在《梨俱吠陀》中沒有提到,但在《Māṇḍūkya Upaniṣad》中被描述為「第四狀態」(turiya)。

屬於《夜柔吠陀》(Yajurveda)的
《Paiṅgala Upaniṣad》,在這本經典中,將禪那分為四個階段,與佛教將禪那分為四禪的概念相似,這四個階段是:

1.聽聞(Śravaṇam):獲取知識和理解靈性真理,並清除無知和困惑。
2.反思(Mananam):運用理性和邏輯來消除疑惑和誤解,並加深知識和信念。反思的目的是確立自己的見解和立場,並對自己進行檢驗。
3.沉思(Nidhidhaysanam):培養與 Brahman相同的恆常覺知,並放下所有的執著和分別。沉思的目的是吸收和體驗靈性真理,並轉化自己的心性和行為。
4.自我實現(Ātma darśana):實現自己真實的本性,即 Brahman(絕對真理),並與之合一。

另外,耆那教在《Tattvārthādhigamasūtra》在 9.27中定義:「專注於一個特定的對象是禪那(dhyāna)。」然後,TĀS.9.28中,總結了四種主要類型禪那(靜慮的主要對象),分成苦、凶、法、淨(ārta-raudra-dharma-śuklāni),共計四類(同《Sthānāṅgasūtra》4.1)。其中,TĀS.9.39 最高階位的淨想(śukladhyāna),其四個次第,分別為:各類尋求(pṛthaktvavitarka)、單一尋求(ekatvavitarka)、抑制細作(sūkṣmakriyā-pratipāti)和停作不退 (vyuparatakriyānivarti)。這是由「尋」(vitakka)開始,將專注練到可以集中在個體的核心上,即所有經驗背後或見證者--靈魂(jīva),而不受任何業力(karma)的影響,進入 siddha-śilā,即解脫者(siddha)居住的地方,享受永恆的安樂。

另一個,古典瑜伽系統中,《Yogasūtra》提出了八支瑜伽,包括戒律(yama)、規律(niyama)、體位法(asana)、呼吸法(pranayama)、感官收攝(pratyahara)、專注(dharana)、禪那(dhyana)和三摩地(samadhi)。禪那在這個系統中被視為第七支瑜伽,在《Yogasūtra》1.17中,將禪那的次第分為四種:Vitarka(思考)、Vichara(反思)、Ananda(喜悅)和 Asmita(自我)。這裡的次第與佛教四禪的次第相似,但其結構,則是基於《Paiṅgala Upaniṣad》的觀念。在通過這四種禪那次第後,修行者進入三摩地,也就是「自我專注」的狀態。三摩地又被分為兩種形式:Savikalpa Samadhi(有分別三摩地),在這個狀態下,自我仍然存在於文字和思想的意識之中;接著是 Nirvikalpa Samadhi(無分別三摩地),在這個狀態下,自我完全超越了所有概念、名稱和形式。

《Paiṅgala Upaniṣad》的年代不詳,《Yogasūtra》成書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Tattvārthādhigamasūtra》成書約在公元2世紀。雖然,這些文獻,看似都可能晚於佛教,但耆那教是稍早於佛教,則為共識,所以,這裡面相似的方式,並無法判斷是誰影響誰。但是,在《SA.285/SN 12.10經》中,可以確認菩薩未正覺前的修行,提到:「何法有(sati)故?」,其「sati」的角度與觀點,便透露出是基於《Paiṅgala Upaniṣad》的立場。此處,需要特別對表音文化中的「存在」說明,故將另外在緣所生法的「有」支中提出。

四無色禪那的來源,可能應繼續探究,因為《MN 26》中,菩薩的兩位老師阿拉勒-葛拉麼(Āḷāra Kālāma)及巫大葛-辣麼之子(Uddaka Rāmaputta),他們的身份、派別、傳承並不明確,Wynne, Alexander (16 April 2007)指出阿拉勒-葛拉麼(Āḷāra Kālāma)是數論派。但印度 Mikel Burley博士認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數論派存在於佛教和耆那教創立之前,此外,法國 André Bareau (1921-1993) 教授則提出阿拉勒-葛拉麼(Āḷāra Kālāma)及巫大葛-辣麼之子(Uddaka Rāmaputta)為虛構人物。無論如何,菩薩的兩位老師,依然被普遍接受為真實歷史人物,或許,可以藉由「ākiñcaññāyatana」(無所有處)及「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非想非非想處)這兩個語詞來協助確定。然而,這兩個語詞,在查詢 GRETIL所有文本後,這兩語詞或觀點,只在佛教文本出現,這意味著此說屬於佛教獨有。

禪那(梵:dhyāna、巴:Jhāna)一詞起源於吠陀和奧義書,在不同派別中,賦予不同的法義和背景。初期佛教的禪那,由尋(反思)、伺(評估)起手,除了與耆那教、古典瑜伽相當外,這三者都比《Paiṅgala Upaniṣad》來的更加詳細,但由於教義核心的不同,除了開始的技巧相同外,便走上不同的道路。此外,也可以看到耆那教與古典瑜伽都特別強調「專注」,古典瑜伽更發展出脈輪來訓練專注(dharana),這些特色,可能導致部派佛教也開始強調與注重專注,於是,佛教內部也經歷了深入的演變和發展。當《Vism.》把「尋」跟「伺」分別解釋成「注意力的貫注」以及「注意力的維持」時,便與EBT原來的意義有極大差異。

上述的簡要介紹,主要是為了說明佛教中的四禪八定,其實並不能明確地追溯到某一個特定的系統,然而,我們可能以為這是來自佛陀以前所學。實際上,我們無法在各個派系的印度文獻中,找到佛陀所描述的四禪八定,因此,四禪八定應該被視為佛陀的自創,或是對外部學說的改造和分類。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