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感官的刺激無處不在,無論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還是觸覺,都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和行為。這些感官的愉悅和渴望,往往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它們也可能成為我們內心束縛的根源。
本文將深入探討渴愛(Taṇhā)如何在我們的感官經驗中生起,並逐步引導我們進入執著和束縛的狀態。通過對巴利語術語的詳細解讀,我們將揭示這些感官愉悅如何轉化為持續的歡喜和執著,最終導致內心的繫縛。
這不僅是一個理論上的探討,更是一個實踐上的指引,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識別和超越這些感官的束縛,達到內心的自由和平靜。希望本文能夠引起您的共鳴,並在您的修行道路上提供一些啟示和幫助。此篇屬於尚未完成文章的一部份,先行分享。
渴愛生起的流程?
㊣有能被眼識知〔見諸色、感知諸色〕,令人愉悅且渴望的(iṭṭhā)、令人喜愛的(kantā)、合意的(manāpā)、可愛形色的(piyarūpā)伴隨感官欲望(kāmūpasaṃhit),引起染著的色〔依舌識有味道…依意識有法〕,如果比丘朝向歡喜(abhinandato)、歡迎稱讚(abhivadato),且持續地粘著於此(ajjhosāya tiṭṭhato)時;當他朝向歡喜、歡迎稱讚,持續地粘著於此時,生起歡喜;當歡喜存在時,便生起染著(sārāgo hoti);染著黏住後,連結繫縛就存在(saṃyogo hoti),鹿網啊!受制於歡喜束縛的比丘被稱為『有伴同住』…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渴愛(Taṇhā)是伴,他未捨斷,因此被稱為『有伴同住』。(參見 SA.309,SN 35.63)。
㊣「有眼所辨識的眾色,且是合意的、可愛的、怡悅的、喜愛相的、慾相隨的、煽動的。而比丘歡喜、歡迎它,粘著之後而持續。當歡喜、歡迎它,粘著之後而持續時,喜愛生起。當有喜愛,則有懷貪染;當有懷貪染,則有結合。彌嘎迦樂!與喜愛之結縛聯結的比丘被稱為共伴住者。(相應尼卡雅第四冊,P149,釋洞恆法師)
㊣於色愛喜、讚歎、取著,於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隨變異;心隨變異故,則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顧念,以生繫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生[則]繫著。(參見 SA.44)
㊣於色愛樂、讚歎、攝受、染著,緣愛樂色故,取;緣取故,有; (參見 SA.111)
★字源說明:
★當感官(根)觸即境時,會引起渴愛的描述。(參見 SA.309/SN.35.63;SA.311/SN.35.88)
(1.)巴利語「iṭṭhā」,這是「icchati」過去分詞作形容詞,指被渴望的、被期望的;令人愉快的、令人討喜的;渴望的、所願的、欲求的;可愛的。這是指眼見色時,令人愉悅的。漢譯採:「可愛」是指有好感、討人喜愛,如《書經.大禹謨》:「可愛非君?可畏非民?」。此處,不是形容軟萌萌、圓嘟嘟等讓人覺得的可愛。參考各家對「iṭṭhā」的解讀,大約分為兩類,後文亦如是,因此,每個描述段落中,法師及學者的分類會有不同次序,不再說明。這裡,第一類如 Bhikkhu Sujato、frankk:「likable」;SV:「милые」;Bhikkhu Bodhi:「desirable」,這相當於漢譯經文的「可愛」。另一類如 Sabbamitta:「erwünscht」;Dr. Hellmuth Hecker:「die ersehnten」,此相當於「渴望」、「期望」。釋洞恆法師採「合意的」(相應尼卡雅第四冊,P149)。於此,整體考量後,採用「令人愉悅且渴望的」。
莊春江老師作「想要的」,應是「iṭṭhā」的字根是 √is(意思是「願望」或「想要」),但「iṭṭhā」作為過去分詞形式,語源意涵成為「被想要的」或「被希望的」,翻譯成「想要」這個詞,欠缺「iṭṭhā」所包含的複雜情感和價值判斷。另一個問題是「想要」與「欲」的差異。漢文的「欲」,通「慾」時,作名詞,指貪念、欲望。當「欲」作動詞時,則是想要、希望、打算,這裡可視為「iṭṭhā」。「欲」作副詞時,指將要,就要。「欲」作形容詞時,則為柔順的。
經文後面談到被眼識知的色是「令人好看的」、被耳識知的聲是「令人好聽的」、被鼻識知香的是「令人好聞的」、被舌識知的味是「令人好吃的」、被身識知的觸是「令人舒適的」、被意識知的是「令人所〔想〕要(願、合意、可愛)的」。「iṭṭhā」強調的是見到諸色的期望、渴望,這是「識食」,以及,感到愉悅,這是「受陰的樂」。
(2.)巴利語「kantā」是「kāmeti」過去分詞作形容詞,特指世俗之樂的屬性,指令人喜愛的、令人愉快、被迷惑的,在作為戲劇用語中,常被使用在戀愛中女性的術語,即「愛人」( 參Nāṭyaśāstra 32)。參考各家對「kantā」的解讀,漢譯採:「可樂」,莊春江老師作「喜愛的」,Bhikkhu Sujato、frankk:「desirable」(令人嚮往的、值得擁有的);SV:「приятные」(愉快的)。Bhikkhu Bodhi:「lovely」(可愛的、迷人的;令人愉快的);釋洞恆法師採「渴愛的」;Sabbamitta:「willkommen」(受歡迎);Dr. Hellmuth Hecker:「geliebten」(愛慕的)。因此,最適合「kantā」多重含義的是 Bhikkhu Bodhi的「lovely」,故採用「令人喜愛的」。
(3.)「合意的」,其巴利語為「manāpa」,用作形容詞時,意為「中意的」、「合意的」、「吸引人的」、「稱心如意的」。與「iṭṭhā」和「kantā」相比,「manāpā」在語法上和語義上都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參考各家對「manāpa」的解讀,如 Bhikkhu Sujato:「agreeable」(令人愉悅的);Bhikkhu Bodhi:「agreeable」(令人愉快的);Sabbamitta:「angenehm」(愉快的)。SV:「чарующие」(迷人的);Dr. Hellmuth Hecker:「entzückenden」(陶醉的),漢譯經文採「可意」,此處,鑑於「manāpa」的字根√man,採莊春江老師的翻譯。
「iṭṭhā」和「kantā」強調的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是一種被動的狀態,即事物對主體產生了影響,導致主體產生了渴望或愉悅的感受。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美麗的花朵時,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感到喜愛,這就是「iṭṭhā」和「kantā」所描述的狀態。相較之下,「manāpā」則更強調主體的主觀感受,即個人對某事物的主觀評價和偏好。它表示的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和認可。例如,當我們選擇了一本書來閱讀時,我們認為這本書是「合意的」,這是一種主觀的(我見)判斷。
因此,「manāpā」可以被視為是「iṭṭhā」和「kantā」所引發的結果。當我們因為事物本身的吸引力而產生了渴望或喜愛之後,我們可能會進一步對這個事物做出評價,認為它是「合意的」,這就涉及到了「manāpa」的概念。更進一步地說, 「manāpa」往往帶有「我見」的成分。當我們認為某事物是「合意的」時,我們就是在將自己的喜好投射到事物上,並認為這個事物是為我而存在的。這種「我見」是產生貪欲、執著等煩惱的根源。
(4.)「可愛形色的」,其巴利語為「piyarūpā」,形容詞複合詞,意指「親切的形貌」、「喜歡的形貌」、「愉悅的形貌」、「可愛形貌」。漢譯為「可念」,根據《漢典》的解釋,此處的「可念」意為「令人喜愛」。這與其他法師、學者對「piyarūpā」的解讀相吻合,如 Bhikkhu Sujato:「pleasant」(愉快);Bhikkhu Bodhi:「pleasing」(愉快中);Sabbamitta:「erfreulich」(快樂);Dr. Hellmuth Hecker:「angenehmen」(愉快的)。SV:「привлекательные」(有吸引力的)。大多都強調了「愉悅」與「可愛」之意。莊春江老師將「piyarūpā」譯為「可愛形色的」,從字面上來看,更能直接地表達出「piya」(可愛)與「rūpā」(形色)結合所呈現出的意象。
應理解「piyarūpā」承接於「manāpā」(合意)之後的內涵。那麼可知,當我們對某事物產生「manāpā」(合意)的情感時,即「manāpā」是對事物具有吸引力的渴望或喜愛,此時,我們便會將這些事物視為「piyarūpā」,即「可愛形色的」。這種對「可愛形色」的認定,是基於我們對事物的主觀評價(我見),而具有「這是喜歡、愉悅及可愛形貌的」、「這些形貌是令人喜愛、愉悅且可愛的」,如此而反映了對事物追求的評定。
(5.)「伴隨感官欲望」,其巴利語「kāmūpasaṃhit」由「kāma」(感官欲望)和「upasaṃhita」(連結或伴隨)組成,指隨由感官所伴隨於可取的、所願的、愉快的;感官所束縛於愉悦感的、迷惑的、合意的。應注意,「kāmūpasaṃhit」詞性相同「piyarūpā」,用來表示狀態的複合名詞,具有形容詞的功能。
這裡的「感官欲望」(Kāma),漢譯:「欲」,然而,此「欲」並不是單純的「想要」,此外,也難點出「感官」的含意。「Kāma」除了指感官對外的反應、作用,即合意的色、合意的聲音、合意的氣味、合意的味道、合意的所觸。「Kāma」也指主觀上的需求,如偏向概念的、意圖的、抽象的,如欲求、想要、受用、希求、熱望、祈求等。這樣的分類,實際是為了在禪修上,要能夠發現「欲」是來自「名」及「色」,藉由此去認識五取蘊,如實知五取蘊,將整個主觀瓦解。
參考各家對「kāmūpasaṃhit」的解讀,漢譯:「於欲」、「欲樂」(參 SA.281)。Bhikkhu Sujato:「sensual」(感官的);Bhikkhu Bodhi:「sensually enticing」(感官誘人);Sabbamitta:「sinnlich」(感官的)。Dr. Hellmuth Hecker:「dem Begehren entsprechenden」(符合欲望的);SV:「воспаляющие желание」(激發渴望的、煽動性渴望);莊春江老師:「伴隨欲的」。採用「伴隨感官欲望」。
在整合「cakkhuviññeyyā rūpā iṭṭhā kantā manāpā piyarūpa kāmūpasaṃhit」的段落中,「kāmūpasaṃhit」的關鍵指出:這些被識知的形貌是由感官所賦予(kāmūpasaṃhit)愉悅且渴望(iṭṭhā)、令人喜愛(kantā)、合意(manāpā)故而可念(piyarūpa)的結果;也可以說,愉悅且渴望(iṭṭhā)、令人喜愛(kantā)…等等,束縛了感官欲望。「kāmūpasaṃhit」的「upasaṃhita」,主要意指「結合」、「伴隨」,具有「靠近」或「相伴」,雖然還不到「upādāna 」(取)的「攀緣」或「依附」,但也指出「感官欲望」(Kāma)的負面現象,會發展出五取蘊中的「取」。
(6.)「引起染著的」,其巴利語「rajanīyā」是「rajjati」的過去分詞作形容詞。指令人渴望的、激動人心的、誘人的、挑逗的,具有激起欲望、引發興奮、挑逗性的性質。在《DN-a.i.311》的解釋說,「rajanīyā」的意思是「引起染著的」、「引起貪的」(rāgajanaka)。漢譯:「長養於欲」;釋洞恆法師:「粘著之後而持續」。參考各家對「rajanīyā」的解讀,Bhikkhu Bodhi:「tantalizing」(令人心醉、誘人的);Dr. Hellmuth Hecker:「reizenden」(誘人的);SV:「соблазнительные」(誘惑人的)。Bhikkhu Sujato:「arousing」(令人興奮的)。Sabbamitta:「erregend」(引人興奮、刺激)。於此,採用「引起染著的」。
理解此六個術語,得注意詞性變化,才能更容易的理解,因為,整體流程背後表達出:
1.「令人愉悅且渴望的」(iṭṭhā)、「令人喜愛的」(kantā)是完成動作並對感受的形容。
2.前兩項動作的完成,乃為「合意的」。而「可愛形色的」(piyarūpā)是來自「合意的」(manāpa)的認定。
3.「令人愉悅且渴望的」(iṭṭhā)至「可愛形色的」(piyarūpā),共計四個形容,都是「伴隨感官欲望」(kāmūpasaṃhit)的。
4.鑑於「伴隨感官欲望」,那就會「引起染著的」(rajanīyā)。
4.1.此處採用的「引起染著」,是為了表達前面事態的發展,將導致經文後面所提到的「有貪」(sārāgo),但又還未發生。不過,在這個階段,恰當的形容為「引起誘人且興奮」。我們傳統翻譯三毒的「貪」(rāgo),應採「染著」,除了符合「rāgo」的原義外,也能區別其他種類的「貪」,例如貪婪。
4.2.整體的事件發展到此,都還是「過去的狀態」。
4.3.此處為分水嶺,事件可由前三條導向負面狀況,而「令人愉悅且渴望的」(iṭṭhā)至「伴隨感官欲望」(kāmūpasaṃhit)是一起的、連帶的或綑綁住的。因此,修行的一開始,即靜慮(禪那)中的首要、優先要求便是「離諸感官欲望」。
5.上述的情況,如持續堅固下去,這個時候才稱為「有貪染」(sārāgo)。於此,順便提一個例子。當我要去餐廳吃飯,身上有100元,於面前有兩家餐廳,一家老舊,麵條賣40元,另一家裝潢不錯,麵條菜色更豐富而賣80元,如果選擇80元的話,算不算「貪」?如果沒有染著、沒有持續堅固的歡喜,就不算有貪,但是,有沒有愉悅、喜愛及那是可愛呢?這是落入「伴隨感官欲望」卻不知,於此,堅定著進入去80元麵條的餐廳時,是否屬於持續堅固的歡喜、歡迎?「享受」80元豐富的麵條時,有無持續堅固的歡喜、歡迎?事件發展到此的過程,還不算「染著」嗎?
6.如此就被歡喜束縛,意味著生命總是被感官欲望伴隨的愉悅等而往,這「渴愛」(Taṇhā)是同伴。注意「Taṇhā」是大寫,表示「我見」及「飢渴的需求而不得不XX」之深義。
補附近代翻譯這六項的比對:令人愉悅且渴望的=快意(元)=想要的(莊)=悅樂(葉)=可愛(雜);令人喜愛的=可愛(元)=喜愛的(莊)=戀棧(葉)=可樂(雜);合意的(莊)=樂(元)=歡喜(葉)=可念(雜);可愛形色的(莊)=喜愛(元)=鍾愛(葉)=可意(雜);伴隨感官欲望=誘生欲念(元)=伴隨欲的(莊)=貪欲(葉)=長養於欲(雜)。【快意等採元亨寺版用語。悅樂等採葉果真翻譯】。☆☆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