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時常追尋種種的快樂,並將之視為幸福的源泉。然而,這樣的渴望卻容易讓我們陷入無形的束縛之中。佛陀告訴我們,歡喜與執著並非真正的解脫之道,反而是煩惱的根源。唯有在感官與境界交會的剎那,學會停止歡喜與稱讚的執著,才能掙脫貪染與繫縛的枷鎖。這不僅僅在於淨化,更是對於正法的渴望。願在修行路上的提醒,明白斷除渴愛束縛的轉折處,實現真正的解脫與自在。
在《渴愛生起的流程》的一文中,詳細的介紹,只是談到一個段落,這個截止處,其實是個轉折點,後面的起使,則是個扭轉,因此,將會把經文再列出一次。
★當感官(根)觸即境時,渴愛熄滅的關鍵,在於處理感官歡喜的顯現。
㊣有能被眼識知〔見諸色、感知諸色〕,令人愉悅且渴望的(iṭṭhā)、令人喜愛的(kantā)、合意的(manāpā)、可愛形色的(piyarūpā)伴隨感官欲望(kāmūpasaṃhit),引起染著的色〔依舌識有味道…依意識有法〕,如果比丘朝向歡喜(abhinandato)、歡迎稱讚(abhivadato),且持續地粘著於此(ajjhosāya tiṭṭhato)時;當他朝向歡喜、歡迎稱讚,持續地粘著於此時,生起歡喜;當歡喜存在時,便生起染著(sārāgo hoti);染著黏住後,連結繫縛就存在(saṃyogo hoti),鹿網啊!受制於歡喜束縛的比丘被稱為『有伴同住』…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渴愛(Taṇhā)是伴,他未捨斷,因此被稱為『有伴同住』。 (參見 SA.309,SN 35.63)。
生命面對外在環境,感官總以期待於愉悅且期望、喜愛、合意來進行反應、前進或處理,這樣會「引起染著」(rajanīyā),此時又稱為「意欲貪」(chandarāgo)、「被結縛的法,這個是結」;「與執取有關的法,這個是執取」。(SN.35.109/SN.35.122;SN35.110/SN35.123)於是,就在這個當下,進行著「達成歡喜讚歎」(abhinandato abhivadato)且持續地執著於此(ajjhosāya tiṭṭhato)的狀態,便「感受到歡喜」(nandī),當歡喜存在時(Nandiyā sati),就是具有染著(sārāga),當染著(sārāga)時就存在繫縛(saṃyoga)。
(1.)「朝向歡喜、歡迎稱讚」,其巴利語「abhinandato abhivadato」,兩者都是「abhinandati abhivadati」現在分詞,其字首「abhi-」是朝向、達成,這是個邁向目的,也就是在「引起染著」前,感官期望伴隨「愉悅、喜愛」的情感,會進一步用行為或言辭來表達愉悅,即是將合意、認同的情感,轉化為外在的表現。這是感官觸即境時,感官能力對於外界的事物,產生的六種樂受後,於此其中,感到高興、歡喜、認同且親切地問候、歡迎、禮敬。
參考各家的翻譯,Bhikkhu Bodhi:「seeks delight in them, welcomes them, and remains holding to them」(在其中尋求快樂、歡迎它們,並持之以恆);莊春江老師:「歡喜、歡迎」;釋洞恆法師:「當歡喜、歡迎它」。Sabbamitta:「diesen zustimmt, sie begrüßt 」(同意它們、歡迎它們);SV:「ищет наслаждения в них, приветствует их,」(在其中尋求樂趣、歡迎它們);Dr. Hellmuth Hecker:「sich dabei freut, sie begrüßt」(感到高興、歡迎)。;Bhikkhu Sujato:「approves」(認同)。「達成歡喜讚歎」採用的「歡喜」於此處漢譯是「喜樂」、「愛喜」、「愛樂」,而「讚歎」則同於漢譯。這是因為,「abhivadati」的字根√vad是「說、言」本指「說出、宣告、承諾」,與「abhinandato」連用時,有「稱讚、歡迎、致敬、問候。」,所以採用「歡迎稱讚」。
(2.)「持續地執著於此」,其巴利語「ajjhosāya tiṭṭhato」,其「ajjhosāya」是「執著於內」、「向內靠近」,而對象是「此」(tiṭṭhato),即內在的「朝向歡喜、歡迎稱讚」。「ajjhosāya」的漢譯是「取著」、「攝受」、「繫著住」。通常,會把「五取蘊」的「取」(Upādāna)認為是「執取」、「執著」,但是,這個「取」(Upādāna),並不是「執取」,而是「取用」或「支持」(給予),其精準意義是「通過XX基礎,使一個活躍的過程得以維持或運行」。而關於所謂的「執取」、「執著」(ajjhosāya)是動名詞,表示「朝向歡喜、歡迎稱讚」的狀態在進行或持續,或是沉溺在「朝向歡喜、歡迎稱讚」。
(3.)如是上面三項,感受到歡喜(nandī),給予了喜悅,高興,愉快,高興,漢譯:「歡喜」、「樂」、「喜樂」。歡喜(nandī)表達了對某事物感到「歡喜、歡迎稱讚」且持續下去的情感反應,滿足感官欲望合意的渴望,這樣的行為是對某事物持續地執取、固持及強烈的依附。
(4.)這便是由「引起染著」(rajanīyā)或「意欲貪」(chandarāgo),然後到達「具有染著」、「依附染著」(sārāga)的過程,即「染」(貪)的描述過程。「sārāga」=saṃ + √raj + *a,「saṃ」在此作「共同、與之相關」,而「rāga」(染)在《Ayurveda》中,指「食物調味劑」、「草藥的添加劑」、「一種飲食製品」或「體內火氣不平衡所導至皮膚呈現的紅色」,如此,具有情緒欲望的「情感執著」或「情慾」。在巴利語中,指「顏色,色調;著色,染色」,在哲學和倫理學中則是作為「興奮、激情」。漢譯:「深樂」、「貪愛」、「貪」。採用字首之義時,直譯是「與染色共同、相關」,此處抉擇用「具有染著」。漢譯將「tibbasārāgo」作:「貪欲極生」(SA.272/SN.22.80)。
(5.)「繫縛」,其巴利語「Nandisaṃyojanasaṃyutto」。詳細的話語是「與對歡喜(nandī)的束縛相連結的」或「受制於歡喜(nandī)束縛的」特性。即某個人是被歡喜束縛、所纏住,表達的是對世俗歡喜、快樂的強烈執著,所導致的牽絆。漢譯:「繫著」、「阨礙」。
於是,大寫的渴愛(Taṇhā,指"我"、"己"之愛)為伴。
重新整理:當感官(根)觸即境,引起染著的〔境〕,〔就會〕朝向歡喜、歡迎稱讚=歡喜、歡迎(莊)=喜悅於此、讚美於此(元)=喜樂、讚歎(雜)。然後,持續地執著於此=持續固持那個(莊)=對此存念戀著(元)=繫著住(雜)。便生起歡喜=那位歡喜、歡迎、持續固持那個者的歡喜生起(莊)=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元)=愛樂、讚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雜)。當歡喜存在時,就是具有染著,當染著時就存在繫縛=當有歡喜時,有貪著;當有貪著時,有繫縛(莊)=有喜悅之心者,則有愛染心,有愛染心者,則有繫縛(元)=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愛;貪愛已,阨礙(雜)。
此處不但道出「渴愛」與「染」(貪)的關連,更可以說「染」(貪)是「渴愛」的其中之一,此外,成就「染」(貪)定義的關鍵,在於感官朝向歡喜、歡迎稱讚的階段。因此,在修行時,應要在感官朝向歡喜、歡迎稱讚的持續時,先練習予以停止,這才是佛陀說「不要執著」的原義。
生命在面對四周的環境時,產生「愉悅和渴望、喜愛及合意」(iṭṭhā kantā manāpa),這是渴望和追求、產生好感和情感上的依戀,以及喜悅的滿足,也是感官欲望強烈渴求的愉悅,並予以滿意,如此,愉快地接受該事物,並表現在神情或身體語言上,如微笑、眼神流露出的滿足等,且將這般愉悅,通過語言,轉變為外在的讚美(abhinandato abhivadato),這是沉迷和依戀的狀態,無法輕易離開,或放下該事物,如長時間凝視、反覆留戀、或是反覆稱讚該事物的美好。這是不受控制的興奮,亦是針對「貪」(染,rāga)的說明。
相反於「貪」(染,rāga)的「瞋」(dosa),於《Ayurveda》中,「Doṣa」是指人體內的「Vāta」(風)、「Pitta」(火)及「Kapha」(水),當此三種「Doṣa」處於平衡狀態時,人體健康且心靈穩定;然而,一旦失去平衡,則會導致生理上的失調,或心理負面情緒的疾病。這可以理解「Doṣa」是缺陷或易變,因此,「Doṣa」不僅表達了平衡的脆弱性,也強調了不平衡所引起的病理狀態。巴利語的「dosa」,核心意涵也是「缺陷」或「不平衡」,由佛陀對「貪」(染,rāga)描述的內容來看,「瞋」(dosa)則是「不渴望、不愉悅的」(aniṭṭhā)、「不喜愛的」(akantā)或 「厭惡的」(arati)及「不合意的」(amanāpa)或「厭惡」(paṭigha),所伴隨著感官欲望,而進行拒絕或厭惡(paṭikkosato),以及責備(nindato)或輕視(avamānato)等等。間單說,「貪」(染,rāga)是合意愉悅而靠上,「瞋」(dosa)是厭惡不喜而遠離。
朝向歡喜、歡迎稱讚是一個由內在轉化為外在的具體活動,在兩個麵店的例子中,一家老舊,賣一碗麵是40元,麵條菜色普通,另一家則裝潢不錯,麵條菜色豐富而賣80元,在抉擇要進入哪一家時,以吃好一點、人數少不要去等等來判定時,這就是以「令人愉悅且渴望的」、「令人喜愛的」及這家麵店是「中意的」來去決定,雖然,此時還不構成貪染,但是,引發貪染的條件已被成熟。如果,內在語言(想法)表示了「這家店比較受到歡迎」、「這家店是好的」等等,以及走向於合意的麵店,甚至,直接用言語發聲言道「這家店還不錯……」,那樣,就構成「朝向歡喜、歡迎稱讚」的意義,達成貪染的初步。我們首先要練習的是不要把「令人愉悅且渴望」、「令人喜愛」及「合意」的去進一步發展成行為,這便是不予以朝向歡喜、歡迎稱讚。也就是說,應當不要任由朝向歡喜、歡迎稱讚的行為活動,就可以不導向「貪」(染,rāga)繫縛。這就是開始把結打開,也是意欲貪之調伏。如何操作呢?
《AN.3.95》:
「Athāparaṃ dvīhi dhammehi niyyāti abhijjhāya ca byāpādena ca. So vivicceva kā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PTS 1.243)
「接著,他因兩種法而遠離:貪欲(abhijjhā)與瞋恚(byāpāda)。他遠離感官欲望,遠離一切不善法,並進入並住於初禪(第一靜慮):此禪具足尋(vitakka)與伺(vicāra),由離開感官欲望而產生喜樂(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又,《SA.611》:
「有善法聚,不善法聚。云何善法聚?所謂:四念處是為正說。」
再來,《SN.48.50》:
「ariyasāvakassa evaṃ pāṭikaṅkhaṃ yaṃ āraddhavīriyo viharissati–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pahānāya,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upasampadāya, thāmavā daḷhaparakkamo anikkhittadhuro kusalesu dhammesu.」(PTS 5.226)
「對於聖弟子,可以預期的是,他將精進修行——為了斷除不善法,增長善法;具足堅忍、有力的精進,並且在善法中毫不懈怠地承擔責任。」
問題是——「增長善法」對凡夫而言是苦的或做不到的。這完全是誤會所導致。貪欲(abhijjhā)與瞋恚(byāpāda)是五蓋中兩要,其中的貪欲(abhijjhā)是「abhi-」(強烈)+「 ijjhā」(渴求)構成,特指對他人財物或外在目標的強烈貪求和占有欲。這裡與《SN.46.38》中,對五蓋的用語:「欲的意欲」(Kāmacchando)不同,這是因為於修行的開始時,對治貪欲(abhijjhā)的要求,較為廣泛,可是,在修行中,則特別要求「欲的意欲」(Kāmacchando),也就是具體針對五欲(色、聲、香、味、觸)的誘惑,專注於感官欲望。再來,瞋恚(byāpāda)是惡意,不但自己具有負面情感,也傷害到他人。貪欲(abhijjhā)與瞋恚(byāpāda)的要求,並非高不可攀,只要具有平靜的態度,就能做到。
所謂善法,基礎的就是四念處。前文說道,我們先斷開「朝向歡喜、歡迎稱讚」——主要在於外在的行為,可是,這時是還沒有處理「愉悅和渴望、喜愛及合意」(iṭṭhā kantā manāpa),這是因為要把「令人愉悅且渴望」、「令人喜愛」及「合意」的目標,轉移到「正法」——四念處這件事情上,這是初禪要求的基本條件。
如此,產生的喜樂(pītisukha)是把挫折感、失敗感消失時的興奮和愉悅,這稱之為喜(pīti),因為挫折感、失敗感的消失,能夠輕輕鬆鬆操作四念處的練習,且越來越熟練、深入,能夠對四念處具有安穩的喜愛(kāmeti),並且滿足,這稱之為樂(sukha)。最後,「令人愉悅且渴望」、「令人喜愛」及「合意」將不會造成困擾,因為,不會朝向歡喜,也沒有歡迎稱讚。就像是在吃好的東西時,只會知道這個食物是好吃的,會令人愉悅渴望、喜愛及合意,但是,不會歡喜與歡迎這好吃的食物。即「不歡喜集故,則苦滅」。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