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什麼是「我」?What Is the 'Self'?


 什麼是「我」?

🌺嘗試探討自己,您是否認識「我」?佛陀說的「我」超乎您的想像。「諸法無我」不但是聖道最後的指標,也是滅苦的最終翻轉。在四聖諦三轉中的任何一個階段中,對「我」不同層次的探討及破解,都能解決於此一階段中所存在的「我」之束縛。本文將以三種我的次序來認識「無我」(anattā)。

💡什麼是「我」?佛陀說的「我」有三種。「無我」總綱的我(attā),含有「我是」(asmī)、「我的」(mama)及「我的自我」(meso attā)。此三種「我」一起,都是「身見」中的「我」(attā),不要誤會此「我」(attā)只是共約俗成的「我」(第一人稱代詞的宣告),但凡說不出此三種我,而宣說體認到「無我」、證得「無我」者,可能只是處理了三種「我」中的其中一種,特別是第三種的「自我」(attā)。

💡什麼為「我是」?漢譯的「我」,其實無法分辨是在指哪一種我。「我是」(asmī),它不僅僅是第一人稱代詞的陳述或宣告,更是第一人稱單數現在時的「靜態存在」形式,如此,表達了自我當下的存在狀態(緣已生法的「有」支),這種自我存在狀態的認識,即當下存在本質的體驗或感受(緣已生法的「受」支),亦為存在的直接感知(緣已生法的「想陰」)。

💡巴利語的「asmī」,除了翻譯為「我是」之外,其「√as+mī」直譯是:〔靜態、單純〕「存在」本質+人稱「我」,即「我在此」、「我存在」。這是確定當下「存在」的一種緊迫感的表達,表示「存在+我」兩者間的黏著、靠上(貪)──沒有任何距離;兩者間的渴求(緣已生法的「渴愛」支)──不會離開。只要在無明於法為條件下,總是予以「構築」、「建造」、「編織」、「造作」、「道路」(這些話語都是緣已生法「行」支的意義與翻譯,在白話時,可作通俗的思惟、思想或思量,漢譯「思」)出來--故,佛曰:「見我者即是行」(Ref.《SA.57》/《SN.22.81》)。

💡「我是」(asmī),這是對當下「自我存在」的體認與感知,而這種存在感與渴求(渴愛、取著)是形成「苦」的原因之一。「我是」作為取著的表現,往往伴隨著對「自我」的強烈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構成了苦的根源。解脫的道路即在於認識到這種認同是基於無明,進而破除「我是」的錯誤認知。

💡「我是」構成時;指架構出「我是XX」時,這個「XX」是「任何」,例如「我是父親」、「我是母親」、「我是老師」、「我是高僧」、「我是神」、「我是一切」、「我是超越一切」、「我是超驗的不可說」……等等,或是「我是自我(attā)」,如此,必然就連帶有「我的」(mama)及「我的自我」(meso attā)。「我的XX」即將「任何」視為是「我是擁有的」,很好理解。

💡佛陀說的三種「我」(Ref.《SN.22.16》),都是「身見」中的我,換個方式說,身見的我(attā)都含有「無我」中,所定義的三種「我」,這是因為身見所說的我(Ref.《SN.22.82》),即是「無我」總綱的我(attā)。又,「無我」中的三種「我」中,第三個是「我的自我」(meso attā),這使得「attā」(我)具有兩種含意而值得玩味。

💡什麼是「自我」?「無我」(Anattā)是指錯誤感知有「具體的、固有的自我」認識。這是說「無我」的我(attā),含有具體的自我: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所認同的;以及,抽象而固有的自我:形而上學層面的認識。因此,「attā」共計二義,並對應後面三種我。

💡「無我」的「我」(attā,自我)有三個次序關聯,又互為不可分的鎖鍊狀況。無我用語的「attā」,他是以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現實經驗的自我為出發,即「我是XX」(asmī),故必有「我擁有YY」(mama),由此,產生出兩種情形,第一種是視為形而上學層面的「我的自我」(meso attā),因此,楊郁文老師說「我的自我」是「宗教的我見」;莊春江老師翻譯成「我的真我」,或《中阿含》的「神我」。第二種是視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自我」,也就是把「我的自我」(meso attā),當作個體經驗的普通身份認同。為了幫助各位分辨清楚此文中的用語及其位置,這裡列出《SN.22.16》原文:「yadanattā t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

💡「自我」(attā)具備的二義,導致難以翻譯,漢譯卻完美的解決此問題,將「我的自我」(meso attā)翻譯成「相在」,因為,無論眾生是屬於哪種認知,都是一種「相在」。

💡「自我」(attā)的一義是形而上學的「我的自我」(meso attā):屬於「宗教的我見」,這是指眾生對於某種永恆不變的「真我」或「神我」的信仰與執著。這個觀念通常涉及宗教、哲學等形而上學層面,認為「我」是永久存在的、獨立於身心變化的實體或非實體。例如,「我是神」、「我是一切」這類的說法,屬於形而上學層面的「我的自我」。這類「自我」是佛陀在許多經典中所否定的。

💡「自我」(attā)的另一義則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自我」:屬於「哲學、世俗的等等我見」,這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認同,例如「我是朋友」、「我是學生」等。這種「自我」基於現實經驗而建立,並隨著經驗和情境的變化而變動。雖然這樣的「自我」沒有形而上學的永恆性,但依然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是因無明而產生的執著,並構成「苦集」的一部分。

💡經文中的定型句,尤其是三個或四個語詞為一組時,所成立的定型句,都指向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我是」(asmī)、「我的」(mama)及「我的自我」(meso attā),亦為如是。以故,「我的自我」(meso attā)為正法入門的優先所要處理的,若分辨不清楚,往往會在此誤認「已證無我」。此外,無論眾生是否認同輪迴等等說法,其實都會落入「自我」(attā),因為,「attā」共計二義。

💡近來有反對「anattā」為「無我」,而是「非我」。若瞭解「自我」(attā)具備的二義,以及理解「anattā」的次第關聯之外,還要知道「anattā」中的字首「√an-」是「否定前綴」,這個前綴常用來表達否定意義。具體來說,這個「an-」字首在元音前(如「attā」)用作否定,也就是說,「anattā」是「否定自我」之義,表示對「attā」(自我)概念的全面否定,而「自我」是現實經驗中的「我是」,產生有形而上學的那個或是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認同。

💡當沒有尋求或認識到---將無常、變動的存在(√bhū,緣已生法的「有」支),視為穩定、不變的存在(√as)而予以黏著、渴求其我(mī),......苦集隨之而來。此乃「我是」。

未達無學所分享,
皆非最終善知見。
一切教導話語錄,
當善抉擇及思惟。

進學孤獨園奉法人淨豐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