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 星期二

苦聖諦(Dukkha Ariyasacca)-生命的困境,五陰如塗瘡


The Dukkha Ariyasacca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unstuck in life.

字源

中文的「是佛教處理與面對的主要核心,但此字通常會被誤認為成「痛苦」,而使得一般人對於這樣的主張,理解成或看待為佛教是消極的、負面的或悲觀的。實際上,中文的痛苦,對等與接近的巴利語是Agha或是Aghavin(有痛苦),譬如,在SN.22.32 Pabhaṅgusutta的攝頌中

「生以及痛根,十一說壞法」(CBETA 2019.Q3, N15, no. 6, p. 49a11-12 // PTS.S.3.33)

原文為:

Uppādaṃ aghamūlañca, ekādasamo pabhaṅgūti.

那麼,作為苦聖諦的「苦」呢?苦,巴利語是Dukkha,【形】【名】,其字源為Du+kha,其詞首是Du˚本字1.)做為驚嘆音節。2.)前綴詞意味著下劣、墮落、倔強或是困難、困境,也有不良、下劣、惡劣之義。詞尾kha,為音節、結尾或詞根,意思是「洞」,指「人體的縫隙」,即眼、耳、鼻…,故在《博伽瓦塔往世書》(Bhāgavata Purāṇa)指感覺器官,而在《摩奴法論》(Manusmṛit) 指「被箭射穿的洞」,在《百道梵書》(ŚBr. xiv)中,引伸為「空的空間」、「空無(白)」、「以太」或「空氣」。由上來看,可解讀「空無的困境」或是「下劣是空的」,但真正的而不失法義是說「下劣的感覺器官」、「感覺器官是下劣、困境」、「六身是下劣、困境」、「五蘊是下劣、困境」、「傷口是困境」,可以適當的理解為「生命的困境」
 
在SA.275經中說:「又如塗瘡」就是在談 Dukkha,於此,kha的「洞」即是「」,瘡者,有膿之創傷。

由中文「苦」字來看,此字原來是失去生命的植物之義,下方的古是故的縮寫,原為指過去的戰爭,除了有了過去、死亡的含意,也帶有被逼迫的內涵,以致,「苦」原本指植物的死亡。將此字以佛教立場來看時,可以理解為「死亡的逼迫」。如此,無論是中文或是巴利語,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苦,通由雙方觀點後,可通俗的認為苦是指「生命的困境」。

內涵

通常在解釋苦時,談人生八苦,但SN.56.11中是:

「諸比丘!苦聖諦者,即是此,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憂惱苦、遇怨憎者苦、與所愛者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說為五取蘊苦。」(CBETA 2019.Q3, N18, no. 6, p. 312a4-5 // PTS.S.5.421)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jātipi dukkhā, jarāpi dukkhā, byādhipi dukkho, maraṇampi dukkhaṃ,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yampicchaṃ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ṃ– saṃ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莊春江翻譯此句卻為:

「這是苦聖諦:生是苦,老也是苦,病也是苦,死也是苦,與不愛的結合是苦,與所愛的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總括之,五取蘊是苦。」

問題來了,苦到底是八還是九種,與南傳SN.56.11經列有九種苦的相同說法,尚有北傳的AA.25.1經,其問題的關鍵是在saṃkhittena一字,一般認為此字讀音是源自梵語Saṃkṣiptena,故解讀為「總括之」,但亦有認為saṃkhittenasaṃkhittenasaṃ是自我的,而khittena是心散亂者,所以,到底是八,還是九種苦,其實是譯者的角度為不同矣。無論如何,除了八苦外,佛陀以聖諦的角度是這樣定義的,在SN.56.13經:

「云何為苦聖諦耶?謂五取蘊是,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是。諸比丘!此名為苦聖諦。」(CBETA 2019.Q3, N18, no. 6, p. 317a3-4 // PTS.S.5.425)

這裡,不但直指五取蘊就是苦聖諦,也告訴我們七事相應中的蘊相應或陰相應中的所有經文,都是在談苦聖諦,此處,也是個人在《您知道解說因緣法在哪嗎》一文中將四聖諦分類的主要理由。此外,在修行方面,佛陀在SN.56.14經更進一步提出:

「云何為苦聖諦耶?謂:六入處是。以何為六入處耶?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是。諸比丘!此名為苦聖諦。」(CBETA 2019.Q3, N18, no. 6, p. 318a5-6 // PTS.S.5.426)

五取蘊本身就是生命的困境,為苦,通由六內入處、六觸入處及六外入處,生受想思蘊而展現與了知,是故,六入處受其影響或逼迫,而有身心的三種感受,這三種感受,無論是快樂的、痛苦的或是中性的,生命都會覺得永遠不夠滿意,無法圓滿,進而持續抓取,以故佛陀說受緣愛,愛緣取,除非,能夠完全明白DA.9/SN.38.14經說的:

「謂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CBETA 2019.Q3, T01, no. 1, p. 50b12)

苦苦Dukkhadukkhatā)兩字,用來表達一般苦難所造成的困境;變易苦(vipariṇāmadukkhatā),由改變所造成的困境;行苦(saṅkhāradukkhatā),由因緣無常所造成的困境,如此,明白過往皆味著於此處,清楚此為過患,並下定決心遠離。

深義

生命中的三種困境,造就了八類懊惱情況,但如探討這困境的產生過程,都只不過是在身心與環境的不斷變化中,並沒有長久,但無數人們卻不明這真實狀況而陷於其中,是故,佛陀再三強調,無常即苦。然而,佛教哲學化後,無常解釋被變了調,粗淺的理解成人們此生的不長久,高深點的,當成是細胞的一生一滅,乃至萬事萬物或是廣浩的蒼穹皆會毀壞。

苦苦及變易苦,可以通過種種身心的校正,將其暫時解除,對於許多修行人來說,其手段就是通過淨化身心(戒)以使得停止貪嗔癡,尤其是定力功夫越強者,只要正見夠,就越是容易的達成。還有一種並非正法中的調校方法,就是藉由強化「自我」、「相在」,使其自我超脫予以永恆,成為無上,確實,這些都能克服前兩種的困境。

然而,在自身與世間的真實關係中,最為深遠的關鍵,卻是在第三種困境(行苦)、五取蘊及六入處,佛陀這麼說道SA.284/SN.12.59經:

「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縛心,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CBETA 2019.Q3, T02, no. 99, p. 79b24-28)

整個因緣法就是大苦,因緣集起,就是大苦聚集,因此,整個因緣法就是苦集聖諦,如此,七事相應的界、處、因緣、食相應的所有經文都是在說苦集聖諦,知集便知滅,故也是說苦集滅聖諦,此處,也是個人在《您知道解說因緣法在哪嗎》一文中將四聖諦分類的主要理由。Nyanatiloka Mahathera1946–1957)在其著作《Buddhist Dictionary: Manual of Buddhist Terms and Doctrines》中提到:

如果在世界上找不到滿足感,那麼,生命就不會依附於這個世界。如果世界上沒有苦,那麼,生命就不會被世界所排斥。如果沒有逃離世界的方法,那麼,生命就無法由此遠離。」

If there were no satisfaction to be found in the world, beings would not be attached to the world.  If there were no misery to be found in the world, beings would not be repelled by the world.  If there were no escape from the world, beings could not escape therefrom


苦的內涵或是生命困境的解決,大長老說的非常好,無論是有神論者、無神論者、相信輪迴者、不相信輪迴者、相信有個至上、超脫者、他方者,不相信有個至上者、超脫者、他方者,終究有其攀緣導致可見的、不可見的及欲的存在,而起緣已生的無常與困境,只有「向入流」sotāpattiphalasacchikiriyāya,向須陀洹、向初果)者,能夠有機會予以打破並將解決第三個困境。

後言,敬以此文獻給家人與法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