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苦集聖諦_緣(Paccaya)


★★★ The dukkhasamudaya Ariyasacca will help you to know what’s conditioned basic phenomena.

字源

中文的緣,原本用於衣邊的裝飾,由於,位階較低之人,以俯首等低姿態,以手抓其位階較高之人的衣邊裝飾,以求提拔,故有攀援、攀登之義,然後,再由此義,引伸出關係、條件、憑藉、機遇、緣由、緣分等,如《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如是,這般不同於原意的見解瀰漫在整個教內。

巴利語的緣是 Paccaya,直譯是動機而由…引起、以…根據;依靠在…上、支持在…上、落於在…上,只是,這樣理解,還不夠足以表達佛陀的整個意義,不過,可以知道,緣這一字是不同於中文的用法。

內涵

Paccaya含有因緣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ñca及緣生(緣已生、緣所生)paṭiccasamuppanne兩類。其中的因緣,通常被翻譯成緣起,但這樣翻譯,是不明此處是邁入聖道的關鍵而導致,而翻譯成因緣,才不失要能解除生命困境,必須以逆觀來檢討困境由何引起。

在探討由何因緣所引起的生命困境時,佛陀先這樣特別去描述緣 paccayā,來避免誤解,在SN12.20經原文是:

ṭhitāva sā dhātu dhammaṭṭhitatā dhammaniyāmatā idappaccayatā.

此句意思為緣是這樣基本特性的持續存在(ṭhitāva sā dhātu)、緣是具足生起的法則(dhammaṭṭhitatā)、緣是決定了所生起的法則(dhammaniyāmatā),緣是…原因的事實、緣有…因的特性(idappaccayatā),換句話說,緣雖然有中文意義上的關係、條件、憑藉,但有更重要的是 idappaccayatā,然而,此字於日本學者宇井伯壽翻譯成「相依性」,楊郁文認為「相依性」不妥,而翻譯成「此緣性」,但這兩種理解,前者不足,後者不明,而 idappaccayatā 的白話,以字源為主時,應為「以…動機而引起…」,才能表達緣 Paccaya

如此,我們回頭過來看緣生(緣已生、緣所生)的解釋時,將豁然明瞭,SA.296經:

「云何緣生法?…,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84b16-19)

本句白話是:

「什麼是緣生法則?就是因為無明而會影響行,那麼,又因行的動機而會影響識,因為識的動機,會影響名色,…直到影響老死」

緣生 paṭiccasamuppanne paṭicca+samuppannapaṭicca 是「緣於…」、「因…理由」 pacceti 的完成動名詞;samuppanna是「出現」 samuppajjati 的過去式,在時態上,就是緣於過去「無明」的完成,而已經出現了「行」,緣於過去「行」的完成,而已經出現了「識」…,因此,就「已經完成」的事實,SN.12.20經的解釋緣生順序不符字源,是有問題的,故應以SA.296為準,並且,白話翻譯應以「緣已生」來表達出時態才對。此外,也可以看出,緣已生主要表達是不明白正法的一般人,就會如此隨順下去而陷於憂悲老死。

因緣(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ñcapaṭicca+samuppāda+ñ+ca,即因…理由既起源、產生為緣於…,因緣(緣起)是探究生命困境問題之因,也就是明白正法者應以此來做觀察探究,SA.296經是以兩支為一段落,如「緣無明,行;緣行,識」,表明無明是行的因、起源;行是識的因、起源…等等,而SN.12.20經則完整表達出逆觀因緣之次第:

「諸比丘!何為緣起耶? ……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諸比丘!緣有而有生。諸比丘!緣取而有有。諸比丘!緣愛而有取。諸比丘!緣受而有愛。諸比丘!緣觸而有受。諸比丘!緣六處而有觸。諸比丘!緣名色而有六處。諸比丘!緣識而有名色。諸比丘!緣行而有識。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CBETA 2019.Q4, N14, no. 6, p. 29a6-12 // PTS.S.2.25)

本句白話是:

「什麼是因緣呢?各位比丘!因為有生的動機,就會引起老死,因為有生命的存在,就會引起生……因為有行的動機,就會引起識,因為有無明的動機,就會引起行」

緣,有隨順亦有逆行,假使修行時,採觀察「受緣愛」,或以種種戒禁取來止愛,其實是在採順觀或是外教法,必須注意。

深義

部派佛教之後,不將因緣視為修行方式,並且將緣所生予以理論化、哲學化,而有24、剎那、連縛、分位及遠續緣起之說後,更有中觀、天臺等等緣起說,這些理論致使緣起與實修完全脫節。要徹底瞭解緣 Paccaya,必須要瞭解苦集聖諦與苦集滅聖諦,苦集聖諦著重於緣生(緣已生、緣所生)paṭiccasamuppanne,苦集滅聖諦則在於因緣(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ñca,整個四聖諦都不離開緣 Paccaya,唯有瞭解整個七事相應,才能完全明白緣 Paccaya,因此,不能不知道因緣、緣生法的解說,在契經中的位置、經號,請參考《您知道解說因緣法在哪嗎》一文,切勿以一日一經的方式來閱讀,這樣,是無法全盤瞭解的。


SA.296經中: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CBETA 2019.Q4, T02, no. 99, p. 84b14-16)

「此有故彼有」之句,一直以來被當成哲學,描述成宇宙間一切事物、因果關係或某種存在,然而,這句話其實是在說「緣」這一字,說的是有…動機就有會影響…,說的是於內觀中所發生的身心變化中,只要有發生了…的動機、問題,就有會影響…,此外,「此有故彼有」更表明是每兩兩緣支之間的關係,與宇宙萬物毫無關係,也就是無明、行;行、識;識、名色…,以此之故,所以本句白話是有無明的動機就會有行,有行的動機就會有識…,在對自己身心觀察時,也是這樣,當觀察、察覺到心對某現在的、過去的或未來的外境,生起渴愛時,必須要能觀察到有…的動機,導致有渴愛,在MN.105經中,佛陀又提醒,探究那產生的原因,必須要正確,探討是不是適當的,如果發現了感受是渴愛的動機,這就是適當的,如果只是強制熄滅渴愛、轉移目標來暫停渴愛(外教法),甚者,只是諸如這食物是美味、這人容貌良好、這話語令人舒服等等,這些,都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根源,而不恰當,只會繼續使得生命導向困境之中。

觀察身心變化,去把苦的根源、造成苦的那個錯誤動機找出來,然後將其修正,這個叫因緣,不去把那個錯誤動機找出來,用種種錯誤方法(戒禁取)去解決問題,就會隨著緣,造成生老病死,這叫緣所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