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大部份的文章裡,都是使用了硬梆梆的經文說明,然而,這樣的方法,對大多人而言,總是難以消化,因此,本篇可以算是《苦集滅道聖諦-觀智Vipassanāñāṇa中的生滅與壞隨觀》一文的補充,並且偏向實際操作,所以不舉經證出處與引用,而改用淺白的表達,此外,本文中只舉出簡單的範例,以及提出個人依經操作的方法,予以參考。
每個學習者的根基不同,應當要能有適合自己的方法,但文中所提之關鍵、次第的知見,才是主軸。
內觀三部曲,並不是一定要等到第一步走的穩,才走第二步,然後下一步,但也不是表示,不用第一步,就可以跨越,而應將其這三部曲予以交叉的、互容的、交疊的、多角度的予以練習或演奏,就像是在經文中,有許多的定型句、要義,也是如此的一個整體意涵,如果,為了要個別詳細而分別說明,把這些活生生硬拆開來解釋,往往會造成不能貫通,導致遺漏、偏離或消失。
正觀五蘊
五取蘊為色、受、想、行、識。它們是什麼?它們為你每時每刻所體驗到的事物。你無需到別處尋找它們,它們就在你自身。當你看時,它們就在看的過程中;當你聽時,它們就在聽的過程中;當你嗅、嘗、觸或想時,它們就在嗅、嘗、觸或想的過程中。
內觀練習第一步,是要能辨別色、受、想、行、識,哪種狀況是屬於色、受、想、行、識,如果,練不好,是不可能看到「無常(變化)、有為(條件)與緣所生」,而「無常、有為與緣所生」是整個內觀練習技巧的核心。剛開始,你只有妄想與不安,這是無常、苦、變異的,由於種種不穩定,所以,此時是以苦為所緣。
當彎曲、伸出或移動等任何行為時,五蘊就在彎曲、伸出或移動等任何行為裡,只是你不知它們為五蘊。這是因為你沒有觀照它們,因此不知道它們的實相。不知道它們的實相,你就以貪愛和邪見執取它們。這時,如果你以最容易觀察到的樂、苦或不苦不樂為所緣,其實就是已產生貪愛的所緣,如果,強制去停止貪愛,會容易走上外教壓制的方法,所以,請回來先繼續明辨色、受、想、行、識。
請確認、察覺色在哪裡發生?受在哪裡發生?想在哪裡發生?行在哪裡發生?識在哪裡發生?請觀察那個發生的地方,以及發生時的色受想行識。色不是只有色,向來有色受、色想、色行與集起後的色識,五蘊彼此都由緣生起,而分不開來,不過,在練習所緣於色時,其實都是由受想行予以覺知的,這一點,必須知曉。
不斷覺知,當身體彎曲、手腳伸出或移動,還是每一次呼吸的各種行為,其中身心的整個變化過程,嘗試瞭解此為無常,如理作意於這過程中 ,確認色、受、想、行、識,直到能夠明辨色、受、想、行、識,這就是第一步的正觀五蘊,也叫名色分別智。如果,任何的樂、苦,在練習中平息,那只是不苦不樂,不要誤會成,這種平穩,便是煩惱的止息,這只是你的心剛剛開始清淨而已,請回來繼續明辨色、受、想、行、識。
能夠明辨了色、受、想、行、識,但還是會沒有辦法確實知道完整的過程,因為,要達成正念正知還很遠。我們要提醒自己時時刻刻「當覺知」,注意這還不是「覺知」,「當覺知」為經文的用語,是指「當觸知」,可是這時,我們其實還有感官、形貌及非形貌的慾望(有支)中。所謂「當覺知」是說所有內觀技巧,都是要把握在「觸」。巴利語 pabhavo,有時會翻譯成「觸」、「轉」、「起」、「生」,操作的要點就是念住「問題產生的地方」。
能夠初步確認色、受、想、行、識後,還要進一步去確認色、受、想、行、識整個身心過程的有為(條件),這是第二步,也就是生滅觀。許多人沒練好第一步,就進入第二步,是很危險的,還有另一種錯誤,是誤解所謂生滅觀,以為只是在觀察身心那種生生滅滅的變化現象。
無常生滅法
第二步的生滅觀,是要完成與明白無常(變化過程)、有為(產生的條件)的狀況,也就是說,觀察身心變化後,並確認、辨別有那些變化的條件。
明白五蘊後,其實還沒有瞭解更細微的條件與變化過程,所以,要開始觀察於條件成立時,條件成立中及條件成立後的過程,有哪些,這個步驟,不是在是觀察身心那種生生滅滅的「剎那生剎那滅」,而是藉由第一步中,已確認並知曉的五蘊,來去明白、看到這些所有身心變化所建立的條件,因此,不要誤解成,要在第一步達成後,才練習第二步,所謂第一步或第二步,是指練習後所要達成的要件、目標與確認。
當彎曲時,發生了什麼?集起了什麼?這就是五蘊的產生。它始于彎曲的意念,接著是彎曲過程的顯現。在彎曲的動作中,隨著身體(色蘊)拌有四種屬於心理活動的產生、變化、緣生,為生滅(udayabbaya)觀的生。應注意的事,無常生滅觀的滅,並不是只有指當彎曲的動作停止時,身心活動便會跟著彎曲的活動而停止、衰減,無常生滅也不是「剎那生剎那滅」。
此處,先回頭談一下五蘊集滅中的滅(atthaṅgamo),這個滅字,並不能因為集滅的集是指向集聖諦,就認為滅是指滅聖諦,此外,這裡的滅亦不同於無常生滅中的滅。
五蘊集滅的滅是要告訴大家,應將五蘊集起(集聖諦)的現象、狀況、活動,要予以放下、消失、瓦解、毀滅。佛陀會這般解說,那是由於正觀五蘊時,重點是在於正觀集聖諦,此属緣所生法,簡稱為順觀。
而回來此處的第二步驟時,則需在觀察彎曲過程中,念注身心於彎曲開始時的發生、產生,當然,也會在彎曲的動作停止時,念注身心的衰減、減少,但是,佛陀卻在此特別說明,無常生滅的滅,則是指四聖諦中的滅(nirodha)聖諦,而與五蘊集滅的滅,並不相同,這裡,真正的用意是在彎曲的動作中,隨著身體(色蘊)拌有四種屬於心理活動的產生、緣生過程中,如何將此身心有漏的、煩惱的、無明的集起過程,以逆觀緣生的方式,予以停止、終止、中斷。但是,經文對於無常生滅之滅的定義,於現代諸多教學系統中,往往都由於沒有讀懂經文內容,而將其誤解、誤認成剎那生剎那滅,或將其解讀成身心在不斷生生滅滅的無常。
辨別五取蘊是第一步,於此,佛陀要求我們練習,去停止五取蘊集起的產生。無常觀是第二步,佛陀要求我們要進步,必需邁向苦集滅聖諦。更深遠的說,正觀五蘊除了明辨是色、受、想、行、識外,還要去瞭解苦集聖諦,進入無常觀,除了要能更清楚苦集,更得明白,條件於何時產生,條件彼此的關係及過程,當清楚後,便能夠瞭解苦集滅聖諦。
無常觀,是首先觀察、明白在與種種環境互動中,所產生的各種身心過程(無常、變異),以及這過程中具有哪些條件(有為),不是粗淺說無常指萬物終有敗壞,還是身心剎那生剎那滅的變異。
在彎曲的動作停止時,隨著身體動作、行為,還是拌有四種屬於心理活動,無論是在彎曲時、彎曲止,應當要明辨色、受、想、行、識產生的過程。彎曲時,肌肉會不會產生鬆緊,這過程中會有那些條件產生?色、受、想、行、識如何產生?那個緊?那些產生?那個鬆?那些減少?直到能夠進入如何調伏?如何終止無明所導致苦、樂的產生?肌肉本身是色,由意念所推動而產生肌肉的動作、鬆緊感覺中,去發覺、覺察:
什麼正在造成鬆緊?是行?什麼知道造成鬆緊?是識?什麼會有鬆緊?是色?什麼知道會有鬆緊?是識?什麼感覺到肌肉的鬆緊?是受?什麼知道感覺?是識?什麼辨別鬆緊?是想?什麼知道鬆緊?是識?
什麼會知曉了鬆緊?什麼會感到了鬆緊?什麼辨別了鬆緊?什麼造成了鬆緊?什麼會知曉了肌肉?什麼會感到了肌肉?什麼辨別了肌肉?什麼造成了肌肉活動?
什麼時候會知曉了鬆緊?什麼時候會感到了鬆緊?什麼時候辨別了鬆緊?什麼時候造成了鬆緊?什麼時候會知曉了肌肉?什麼時候會感到了肌肉?什麼時候辨別了肌肉?什麼時候造成了肌肉活動?
這一切的練習,都是為了讓自己瞭解自己,當覺知自己身心的生起、產生;減少、衰敗的整個過程,也是無常觀、生滅觀的功課,這一切的練習所觀察到的,請由經文中去檢查,給自己一個功課,將觀察的結果,比對是否符合經文,還是您讀到的經文,有無符合自己觀察到的。
而肌肉與鬆緊的舉例,可以替換成任何的動作、活動、行為,在白天、夜晚及每分每秒中。
不斷練習,在遇到任何事情後,身心是如何變化、產生,不斷問自己,有沒有清楚了五取蘊的關係,它們之間如何產生,整個過程如何,直到完全熟練。現在,你將可能會體認到集法、滅法,那麼,如何確認自己體認到、覺知到集法、滅法?提示,因緣法中,有個口訣,叫做「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這個口訣,不要當成哲學思辯去理解與學習,而是要在上述的觀察練習中,實際操練,達成如實知,如實見。
重要的事,還是要再提一次,真正要圓滿完成無常觀的修習,並不是僅僅只有瞭解這個身心過程,還要去瓦解、超越這個過程,舉個例子,彎曲時的不舒適,逼迫了身心去調整姿勢,這是集,當能夠超越、瓦解這個過程時,彎曲時,無論舒適不舒適,身心自然調整姿勢,這是滅。
解析因緣
第三步的解析因緣,可以說是無常觀的目標,其主要核心或細說是落在 Vibhaṅgasuttaṃ 這部經,但也可以說是整個因緣相應。如果,第二步練習的不錯,就要開始嘗試去解析、分析、瓦解與破壞這個過程。
要能夠解析、分析,請務必瞭解因緣與緣所生法兩者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內容,不過,很令人驚訝,很多學佛多年的人,可能並不完全明白,由此可見,培養正見這檔事,有多麼重要,如果不能明白的話,除非我們具有佛在未正覺前的智慧,不然,在不知道目標時,無論多麼努力,都不太可能看到正法中的實相。
緣所生法,就是緣已生後,直接落入煩惱流轉的法則。因緣,就是觀察到緣所生法後,去找生的因、去往因來靠攏,以便能夠解決那個因,最終不落入煩惱流轉。簡單講,緣所生法是順觀,因緣,則是逆觀,當然,順觀都抓不到,何來究其因。
當身體呼吸時,在哪裡集起?集起了什麼?又如何能中止集起?「集」是指生命經驗的集起,透過意志力、行動(五蘊造作)、某個心理活動(受想思),使得種種狀況、境界與經驗的產生。「滅」是指這些種種狀況、境界與經驗,如何透過某種活動或方式的改變,而使得集起能被消滅、瓦解。「集」是順觀,「滅」是逆觀;「集」是集諦,「滅」是滅諦,此處的滅,不是無常生滅的滅,而是指「五取蘊集起的停止」,這是因為單一漢文不能完全地、精準地表達佛的原意,導致翻譯時都用「滅」一字,而無常生滅的滅,有兩種內涵,一種是「減少」,一種是「滅諦」,代表此處的修行,應要逆觀因緣。
為了要能夠徹底瓦解與破壞這個過程,應當要知道口訣,叫做「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及「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是的,要正式開始觀察緣所生法,真正的開始起點、下手處就是「五蘊」及「六入處」,而並不是由無明開始,因為,無明是在每個緣支中。
無明至名色,是五蘊由取至生死憂悲苦惱支,正觀五蘊為一個修行系統,而六入處至生死憂悲苦惱支,破壞觀亦為一個修行系統。實際上,如果整理佛陀的教學系統,則有九種之多,而一位將能夠進入四聖諦第二轉的尊者,觀食集食滅應該是最好的修行系統。然而,無論使用哪種修行系統,最後必然是走向因緣觀、集起觀。
無明至名色,代表五取蘊,可當成簡說。六入處至生死憂悲苦惱支,代表六觸入處,可當成細說。緣起法或經中為何把這個蘊相應會順排在前呢?因為,現在是順觀,大部份學習者不可能一開始就具有正見,又能觀察到非常細微之處的,當有正見與能力時,當然才去觀察那更微小之處。
簡說,可以成就,細說,把握度會更大,因為,要能將樹木完全瓦解,是不是要將其切成小塊點,比較好成灰呢?不過,採用哪種,最好還是依於自己選擇哪種適合。
內觀的任何階段中,技巧都是在「因」、「集」、「生」、「觸」,口訣「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就是五蘊,在哪裡集起?如何集起?口訣「六處緣觸」,就是六觸入處,在哪裡集起?如何集起?
六觸入處,巴利語是aṭṭhārasa-dhātu,為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計有十八個要素或十八個性質。而六觸入處,即是這十八個相觸而產生的種種,無論是自己、還是環境,只要身心與外在環境碰撞到、互抵到、接觸到的那個地方,就是六觸入處。
請觀察、覺知六觸入處,甚至,在第一步的正觀五蘊中,為了辨別五蘊,也可以由此下手。當然,任何時候,如果還不能明辨色、受、想、行、識,那就回到第一步去練習正觀五蘊。同樣的,在練習第二步的以五蘊去發覺、覺察身心產生的過程中,也可以由此下手。
但是要真正將其予以破壞,就必須將集起之因,完全拆卸,徹底解構,不可殘留,如此之故,唯有於六觸入處,必須明辨由那十八個性質所產生的地方,眼有眼色、眼受、眼想、眼行故有眼識,同樣的,耳有耳色、耳受、耳想、耳行故有耳識,鼻舌身意亦如是。
舉例,觀察身體的呼吸,所呼吸的是空氣,空氣本身是看不見,故為無形貌,進入身體後,受到體內限制,會依體內的感覺,而可知體內的形貌,也可稱為體內空氣的形貌,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有身觸,利用空氣與身體內部接觸的地方,去知道,而這個知道本身就是身識。利用呼吸與體內的接觸,去覺知身色、身受、身想、身行故有身識,將會知道,就是在觸的那個地方,才會產生身色、身受、身想、身行故有身識。
六入處都要利用觸,來實施同樣的練習,關注在觸的那個地方,更可以快速使得內心清淨、穩固。
觀察一個過程,不是只有六入處,而應含有六外處,由觸來觀察六入處與六外處,這就是六觸入處。把六觸入處所產生受想思的整個過程,徹底掌握,當六入處觸即六外處時,受想思隨即產生愛(慾)、我及我的、錯誤的行為及非要說那個是我(真我、相在)。然而,只有拆除所有,徹底明白,眼識不是意識、耳識不是意識、鼻識不是意識、身識不是意識,意識也只是意與法的集起;眼受不是意受、耳受不是意受、鼻受不是意受、身受不是意受,意受也只是意與受的集起……這一切都只不過是六觸入處所集起。
暴露在陽光下行走,會覺得身體很熱,這是世俗的知見,因為,這其實是我覺得身體熱,身體是我的或身體是我。去觀察熱產生的地方,將我覺得熱,改變成,這個熱只是陽光與身體的觸所產生,這個產生的地方,隨著熱、陽光與身體的變化而不斷改變。
暴露在陽光下行走,只有熱、陽光與身體三者接觸的地方產生變化,但凡有任何的我、我的,那三者接觸的地方,就會立即落入受想思的困境,但凡沒有任何的我、我的,那三者接觸的地方,那個地方只有無常的、有為的及緣生的現象。(這三個加起來才是無常觀)
剛剛做完運動,覺得口渴,於是去取水來喝,這是世俗的知見,因為,這其實是我覺得身體口渴,身體是我的或身體是我。去觀察口渴產生的地方,將其改變成,這個乾澀只是口舌與身體枯萎的觸所產生,這個產生的地方,隨著乾澀、口舌與身體枯萎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當然,正知者會明白這只是身體運行所需的條件,在條件具備時,適當的把條件予以修正。
環境可以提供並滿足生命所需,所以生命便會自然去拿取,如果環境不能提供滿足生命所需的必要條件,生命便不會產生,這個道理,便是五取蘊中的取所要表達的真正內涵。當生命產生,若生命本身不明白這個道理,便會以生命自己出發活動,獲得供應,一旦成功,則以獲得的生命經驗,於無明中,持續獲得供應,一旦不順,則陷入生命的困境,便在無明的情況下,持續嘗試獲得供應而拿取,這便是無明縁行,要打破這個自然法則,最主要解決的辦法,便是要徹底明白集諦,才能將其停止。
幾點補充
這裡,補充一些相關應當要知曉的。
第一點:「當覺知」是指要知道條件、要知道條件產生的過程、要知道…,不是一天到晚覺知身心,就能看到實相。更細的說「當覺知」,是指要有念、能擇法、得精進,當平穩後,有歡喜的動力,身心安柔、平靜,正念正知的具足而不動搖,最終只有「感知」而能平等、捨,佛陀最完整的禪法,實際上是叫「七覺支」。
第二點:任何階段的練習過程,都會獲得心的清淨,與煩惱暫時的停止,也有可能是姿勢的等等原因,不會獲得心的清淨,無論這時是苦、是樂,請記住,苦、樂都是所緣最好的朋友,正是苦、樂,讓你能夠一窺生命真實狀況是如何發生,不要去壓制任何的苦、樂,而是要開放任何的苦、樂,看到真相時,自然就只有清淨而沒有煩惱。
第三點:任何階段的練習過程,由於會獲得心的清淨,應當要知曉心念處有四階,而心念處並不是所緣或念住於心。請參考SA.803等經,其四階如下:
第一階:學習覺知心念,當色蘊在行動、活動時,所伴隨的心念。不要誤解,此處只有觀察心,而是觀察身心並辨別出受想行識。
第二階:學習覺知心喜悅。不要誤解,並不是只有心喜悅,而是整個身心。
第三階:學習覺知心定。不要誤解,並不是專注某一點,經文中,佛要求的是「一心、有念」,也就是正念正知。
第四階:學習覺知心解脫,這裡關係到,在「受」發生時,要如何的處理,屬於聖者的範圍。
第四點:正念正知的培育,除了要先清楚緣所生法,更是在於使用因緣的技巧,將其破壞,並永遠保持穩定。正念正知的培育次第是以正見來正思惟〔四聖諦〕→正知〔任何身語意行為〕→正定〔得定〕→正知〔如實知諸行〕→正念〔知集法〕→正知〔具備前七支正道:聖正定〕→正智〔知集滅法〕→正心解脫〔四聖諦成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