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觀察五蘊的11種乃至40種方式 11 or even 40 ways of observing Pañcaupādānakkhandhā

 

🟩緣起

佛陀教導弟子們觀察五蘊的本質,幫助他們斷除煩惱、滅盡欲愛,最終達到解脫的目標。在經典中,這些特質反覆被強調,以喚起對現象本質的深刻洞察。
繼續閱讀......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貪欲、貪婪、貪求,貪著,貪染、貪?craving、 desire、greed, covetousness、clinging, defilement by greed?

三界,四洲,無所求,不可救,長夜,今朝,是非黑白,顛倒,有情,眾生,愛恨貪嗔生死,交織,因緣,果報,忘不了。--歌曲:屁」

在聖典中,佛陀提及三種不同深淺的「貪」,在翻譯上都只能作貪,難以區別,而這個問題,對大多人而言,不但不知,且距離遙遠,更是碰不得的問題。您願意分辨他嗎?
您願意瞭解他嗎?您願意與他對峙嗎?您願意調伏他嗎? 繼續閱讀......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苦聖諦(Dukkha Ariyasacca),請重新瞭解五陰--透過湖面看天空 Getting to know the pañca upādānakkhandhā

 

前言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修行時,能夠於身心中更容易識別出五陰。目的之二,這是學佛最基本的知識,但是對於許多學習者而言,卻不重視,且落於漢字表面的解讀。目的之三,在於釐清用語,避免混淆。因為,湖面像個鏡子,透過它來理解天空,波盪湖面的反射,本就模糊而無法真實的反應著天空,而天空的浩瀚,就算是用韋伯望遠鏡來看,也難以一窺全貌。

繼續閱讀......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三摩地(Samādhi)--介紹佛陀自覺前的禪修(六)

🟨前言


先止後觀,先觀後止或是止觀並修的問題,如此,止不能觀,觀不能止的紛爭,其實都不是佛陀造成的問題。三摩地並不神秘、奇妙、高深莫測或是單純的寂靜,也不是關注一個焦點,就能悟道入神秘之境。三摩地是只要練習,就能辦到,並且,具備初禪的條件就可能入法,如《AN 6.56》。然而,能否對三摩地具備正確的認識,而無曲解?能否放棄錯誤的要求,避免浪費無謂的修練時間?得待是否能夠瞭解EBT(初期佛教)中,佛陀親傳的佛法。本文旨在介紹三摩地的重點,以及與四念處的不可分割,而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培育,並釐清對三摩地的種種誤解,區分奢摩他,尤其是許多人會認為三摩地是難以辦到的事,可是並不知道自己所學的卻是奢摩他,如此,更加應該知道三摩地的種種內涵,才能無礙的練習。因為,指導者本身對法的認識不足,學人卻喜好參加這般的估木禪修,這樣的話,只會造成障礙,而如此所造成的困境,往往會更深遠地影響未來的前進。

本文盡量列出巴利聖典的原文與編號,以方便查詢,及避免解釋的錯誤。如此,雖然可能會造成閱讀不易,但對個人而言,引用出處不但是負責任的態度,也是言有所本。至於文本的排列,採由淺至深,而部份觀點,由於在此系列的文章中,已有交代,故未詳細。文章最後,以EBT四聖諦的角度,說明如何實修的範例,期許回歸原典,期許所有學人能夠成就。

繼續閱讀......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由禪定的清明狀態中顯現---The clear and lucid state of concentration

 

不是從那個定出來。佛陀不僅僅是從一般的禪定中出定,更指從一種深度的、不散亂的清醒狀態中顯現出來。這種狀態並不只是單純的靜坐,而是包含高度的正念與正知,完全寂靜而清明。 繼續閱讀......